首页 政经 正文

云南陆良恨虎坝灌区:创新性解决农田水利“最后一公里”问题

2020-04-09 14:00 中国经济导报-中国发展网

中国经济导报、中国发展网 云南省陆良县恨虎坝灌区为一般中型灌区,农田水利建设“最后一公里”问题较为突出。对此,恨虎坝中型灌区作为全国试点,探索建立引入社会资本和市场主体解决农田水利“最后一公里”的问题。

据了解,项目区主要水源为总库容807万立方米的恨虎坝水库,已建成干渠10余公里,但没有支渠、斗渠等田间工程配套设施,群众需拉水灌溉,拉水成本每亩超过220元,水库每年有超过350万立方米的水用不出去,只能“望水兴叹干着急”。项目采取PPP模式运营

按照“先建机制,后建工程”的总体要求,该项目采取PPP模式运营,工程建设主要任务是投资2712万元(包括吸引社会投资646万元),合同甲方为陆良县人民政府,乙方为陆良大禹节水农业科技有限公司,项目按照7的比例出资组建,成为农田水利投资、建设、管理主体。

经反复试算后,在引入社会资本为646万元的情况下,工程全成本水价为每立方米1.28元、运行成本水价为每立方米0.79元时,能够保证群众基本能承受、企业能有合理收益。

据悉,在枯水年和丰水年用水大幅减少、水费分成收入下降,导致乙方当年资本收益率和折旧率之和低于7.8%时,不足7.8%的缺口部分,由陆良县人民政府补足相应缺口部分资金。

该项目内容包括机制建设和工程建设两部分。机制建设主要任务是探索建立初始水权分配、合理水价形成、节水激励约束、用水专业合作组织参与、国有工程建管、引入社会资本和田间工程管护等7项机制。新建泵站2座,铺设干支管道243公里,田间管网1111公里,配套田间计量设施548套和用水自动化控制系统,实施微灌高效节水灌溉面积1.008万亩。

项目实现群众、企业、政府三方共赢

据了解,改革激发了市场和群众的参与活力,同时也改变了政府大包大揽的传统农田水利建设和管理模式,不仅有效解决了农田水利建设和管理“最后一公里”的问题,同时也实现了群众、企业和政府三方共赢。

群众增收方面,在项目实施前,亩均年收入7523元,亩均拉水费用及劳力合计支出780元,灌溉成本占亩均年收入的10.37%。实施后预计亩均年收入为9300元,亩均收入增加1777元,灌溉成本亩均合计支出393元,占亩均年收入的4.23%,灌溉用水成本节约387元。

企业增效方面,经测算在正常年份,社会资本回收期7年、20年运行期公司累计折旧和收益1911.8万元,年均资本收益率为9.8%。

政府方面,节水节资、工程良性运行。经测算项目区灌溉水利用系数可达0.85,大大节约了水资源,节约的水量可用于生态或其它项目用水;引入社会资本,一次性减少政府投资646万元。同时,通过建立产权明晰、责任落实、经费保障的工程运行机制,引入企业先进的管理理念和技术,参与农田水利的管理,解决了水利工程一年建、两年用、三年坏,有人用、无人管的难题,实现了工程持续、良性运行。三大创新取得良好收益

据该项目相关负责人介绍,该项目在以下三个方面进行了创新。

一是创新建立水价定价方式。该项目改变了之前完全由物价部门监审批准水价的定价机制,国有工程水价仍采用原有定价机制,把社会资本投资的田间工程水价交由供用水双方协商定价,报物价部门备案。以群众承受能力为基础,企业合理盈利为基准,政府让利为调节,找准群众、企业和政府三方利益平衡点。

二是创新建立“企业+合作社”新型合作模式。该项目把引入的市场投资主体与分散经营的农户形成利益共同体,不仅提高了群众全程参与工程投资建设经营管理的自觉性和积极性,还使群众从改革中获得了经济收益。

三是创新建立了政府与企业风险共担和社会资本退出制度。政府承担最大的改革风险,降低社会资本风险,使社会资本愿进来、稳得住、有回报。在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管理中具体实施PPP模式,是社会资本进入农业农村农田水利薄弱基础行业的一次有益尝试。

上述负责人表示,恨虎坝改革试点受当地种植结构、产业基础、用水条件、群众生产生活习惯等条件限制,改革效果尚不尽圆满:产业基础薄弱,水价承受能力有限,引入社会资本的比重有限;由于政府对有限公司监管的经验不足、信息不对称,导致对公司生产经营的监管有限;工程整体运行中存在国有和市场两个管理主体,若相互协调配合不足,将影响工程整体效益发挥。

(本栏目文章系国家发展改革委环资司向全国征集的节水案例,中国经济导报编辑部整理)

责任编辑:唐雅丽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