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组合拳”让政策发挥“黄金效应”
摘要:薛庆国强调,在政策方面,青岛市充分挖掘上合示范区、山东自贸试验区青岛片区政策红利,探索实施重大项目落户“标准地”供地模式,着力在产业集群培育、重大项目落地、创新平台引进、招商引智等方面打出政策“组合拳”,让黄金政策发挥“黄金效应”。
青岛市委常委、副市长薛庆国表示,青岛市立足招引一批世界500强及行业领军企业,谋划了数字科技与智能制造、新能源汽车、智能家电等三大产业集聚区,将推出产业净地37.3平方公里。
薛庆国强调,在政策方面,青岛市充分挖掘上合示范区、山东自贸试验区青岛片区政策红利,探索实施重大项目落户“标准地”供地模式,着力在产业集群培育、重大项目落地、创新平台引进、招商引智等方面打出政策“组合拳”,让黄金政策发挥“黄金效应”。
——实施产业集群培育“链条式”服务。对符合入园条件的项目,按“一事一议”方式对能耗指标和煤炭替代指标给予重点支持;对总投资30亿元以下且符合条件的乘用车和商用车生产企业分别给予1亿元和5000万元的一次性奖励;对产业链上下游关键配套项目,最高奖补100万元。
——实施项目招引入驻“保姆式”服务。健全“要素跟着项目走”综合保障机制,在土地供应、资金安排、产能压减、能耗指标等方面向重大项目倾斜,在企业注册、用地审批、融资保障等方面开辟绿色通道,实施“一个项目、一个领导、一个班子、一个专员、一跟到底”的全流程保姆式服务。
——实施科创平台建设“一站式”服务。对获批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工程研究中心的,奖补1000万元;对承担工业转型升级重点项目的,按国家奖补金额的50%给予最高1000万元奖补.
——实施招商引智“悬赏式”奖励。对新注册的总部企业,按实缴注册资本实施不高于4000万的奖励。
责任编辑:刘丹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