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政经 正文

“新基建”的看点不是规模,而是拉动力

2020-03-19 09:56 中国经济导报-中国发展网
新基建 5G网络 5g

摘要:会议强调,要加大公共卫生服务、应急物资保障领域投入,加快5G网络、数据中心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进度。

王晓涛

最近,在有关未来疫后经济恢复发展的政策中,“新基建”一词频繁出现。所谓“新基建”,全称是新型基础设施建设。3月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召开会议,会议强调,要加大公共卫生服务、应急物资保障领域投入,加快5G网络、数据中心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进度。

其实,这并非“新基建”首次提出,早在2018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就把5G、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物联网等相关的基础设施定义为“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现在强调“新基建”,目的是把5G、特高压、城际高速铁路和城际轨道交通、充电桩、大数据中心、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七个行业和相关行业的基础建设纳入到下一步大幅度扩展的政策计划之中,在避免旧基建建设带来的各种负面影响的同时,达到扩大有效需求、对冲经济下滑的效果。

在新基建出现后,有人片面地认为,它是与传统基建完全对立的。其实,加快发展新基建并非不再发展传统基建,基础设施始终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传统和新型基础设施要协同融合和统筹发展,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可以说,新基建是发力于科技端的基础设施建设,即“集约高效、经济适用、智能绿色、安全可靠的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它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及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内容和任务。

坦率地说,尽管作为当前的“热词”备爱关注,但“新基建”其实在规模上与传统基建相比还是相去甚远。数据显示,广发证券团队测算2020年可实施的新基建规模约1.1万亿元左右,不含城际高速和城市轨道交通大约4500亿~5500亿元;中泰证券团队从目前存量PPP项目中发现现有狭义的新基建项目只占0.5%,规模不足1000亿元,类似新基建项目(轨道交通、园区开发和垃圾发电)占14.7%,大约2.6万亿元;而从专项债流向来看,新基建占全部基建的比例为24%,其中轨道交通是主要发力点,剔除轨道交通后占比不足10%。

显然,规模和体量不是新基建的优势,新基建的“新”不仅是新的基建工程项目,更是要打造新的产业增长支柱,创新投资环境,培育新的消费。

就IT领域而言,新基建是指5G网络、数据中心、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等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四大领域都有很长的产业链,合起来构成数据从采集到决策的全过程,彼此成为上下游并有交叉。中国工程院院士邬贺铨认为,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既是新基建,又是战略性新兴产业,更是新型信息消费的市场,同时也是其他领域新基建的通用支撑技术,还是传统产业数字化的新引擎,赋能传统基建领域提质增效。

近些年来,随着信息技术和数字经济的飞速发展,数据流量高速增长,而信息基础设施的存储与利用能力却存在相当大的差距。据统计,当前得到保存的企业数据不足2%,由于技术和流动性的问题,其中只有10%的数据能得到分析,这意味着在大数据时代,我们能够挖掘利用的企业数据仅有2‰。在现有数据没有得到充分利用的同时,新的海量数据还在不断产生,如自动驾驶汽车每小时要产生4TB的数据。《华为全球产业展望GIV》预测,全球将产生的数据量将从2018年的32.5ZB快速增长到2025年的180ZB。据统计,美国IDC(互联网数据中心)的机柜数量目前占全球市场的40%,中国和日本分别占8%和6%。中国IDC的发展虽比美国晚5年,但互联网用户数决定了中国的IDC规模不会低于美国。预计2020~2025年,中国IDC市场累计将超万亿元。

近年来人工智能异常火热,而算力基础设施则是人工智能发展的根本保障,因为机器学习对算力的要求在不断攀升:据斯坦福《AI Index2019》报告,2012年之前AI的算力需求每两年翻一番,2012年后则3~4个月翻一番。根据OpenAI统计,从2012~2019年,随着深度学习模型的演进,AI所需计算量已经增长30万倍。可以说,算力不足已然成为制约人工智能发展的瓶颈之一。

单纯从建设规模上看,新基建显然难以与传统基建比肩而立,但前者通过对不同领域和相关产业的渗透、辐射和融合,所产生的经济拉动效能却是无比巨大的。据预测,2025年全球工业物联网将创造3.9万亿~11.1万亿美元的价值。同样,信通院2019年曾就5G对我国经济的贡献进行过预测:2020~2025年,5G累计直接带动的经济总产值为10.6万亿元,间接带动24.8万亿元;直接带动的经济增加值为3.3万亿元,间接带动的经济增加值为8.4万亿元,可直接带动新增就业岗位300万个。

面对“新基建”的不断升温,有人担心其会分流传统基建的资金,且产生不了同样的拉动作用和就业岗位。这显然是杞人忧天了,当然,在新基建的建设中,项目上马要科学决策,避免投资重复浪费,则是我们始终应当坚持的原则。

责任编辑:刘维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