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消费”成消费行业新常态
摘要:消费品行业正在加快打造线上销售渠道和柔性供应链。与此同时,餐饮行业加大了基于微信、本地生活或电商生态通过自建和第三方配送APP,提供了更多标准化和智能化的社区到家业务。
中国经济导报 中国发展网 记者 | 潘晓娟
德勤中国研究近日发布的《月度经济概览》第五十五期报告显示,在此次疫情中,线上线下融合的O2O消费场景将成为餐饮、商超等传统零售业态的新增量。目前,大型餐饮转战O2O,食品、美妆、母婴品牌则开展基于微信端的社区团购和电商直播带货。随着无接触需求大幅提升,依托零售技术开展的“云消费”或将成为消费行业的新常态,而零售行业的运营、销售和供应链模式也将进一步向数字化转型。
德勤中国首席经济学家许思涛分析说,在复工率依然严峻的零售行业,“云复工”成为线下零售企业的选择。依靠背后强大供应链积累,传统商超的全品类满足了生鲜及家庭日常生活需求,线上订单大幅提升。在本次疫情中,传统商超看到全品类在线上消费中的潜力,重新审视到家业务和连锁化社区便利业态的业务价值,并更有动力搭建标准化、全品类的线上服务和加快门店数字化改造。
消费品行业加快打造线上销售渠道
相关数据显示,消费品行业正在加快打造线上销售渠道和柔性供应链。与此同时,餐饮行业加大了基于微信、本地生活或电商生态通过自建和第三方配送APP,提供了更多标准化和智能化的社区到家业务。
据介绍,服饰鞋履及化妆品等多个快消行业受到疫情影响,一些主打体验和服务的线下门店无法施展。疫情中的一些美妆、家清、服饰鞋履类产品通过电商直播和社群卖货的方式获客。在疫情造就的云消费趋势下,线上成为消费品行业的流量入口,通过电商等公域流量和社群运营、自建网站等私域流量结合的获客模式将帮助企业掌握经营主动权。
许思涛表示,在此次疫情面前,食品饮料、服装鞋履、日化等消费品或将面临生产端停滞以及产品研发推后等来自供应链端的风险。柔性供应链以数字化为驱动,将帮助企业实现供应链前置和组织的高效率,通过大数据对原材料、生产、包装、仓储、物流、销售等整条供应链进行统筹和监督,最大程度地控制生产周期和库存。受本次疫情影响,消费品企业将更加重视供应链的数字化改造,而柔性供应链将作为行业标配被更多企业采纳。
专业服务机器人有望实现两位数增长
报告指出,2020年,智能技术仍然将在商业和日常生活中起着更加重要的作用。
“与工业机器人不同,专业服务机器人主要并不在制造行业发挥作用,它们通常是在帮助而不是代替人工,大多数专业服务机器人都被配备了轮子从而能够进行移动。少数的专业服务机器人拥有手臂,并且这些手臂无法或并不被设计成能执行大多数工业机器人所能完成的繁重任务。”许思涛分析说,截至目前,专业服务机器人在零售、酒店、医疗保健和物流(在仓库或配送场所)行业中最受欢迎。预计2020年将售出的供企业使用的近100万台机器人中,将有超过一半是专业服务机器人,这将产生超过160亿美元的收入,相较2019年增长30%。在企业支出方面,专业服务机器人的市场增长速度快于工业机器人。如果最近的趋势持续,那么专业服务机器人在2020年的单位数量和2021年的收入方面可能会超过工业机器人。
专业服务机器人很受关注,这并不说明工业机器人市场式微。预计,2020年工业机器人销售收入将达到近180亿美元,比2019年增长9%。尽管工业机器人在未来几年中将继续维持较大的市场规模,但专业服务机器人市场有望在5G电信服务和人工智能芯片的发展下实现腾飞。
汽车行业亟待加强数字化能力建设
该报告认为,此次疫情明显暴露了汽车产业相关企业在开展数字化业务方面的能力缺陷。尽管在到店客流骤减、企业无法获得当地政府复工审批的背景下,经销商企业加大了线上宣传、营销、销售力度,但由于多数经销商企业缺乏数字化营销标准体系,出现了内容和营销手段同目标人群不匹配、转化效率差、合规风险等问题,并造成品牌形象受损及资源浪费等。
许思涛建议,汽车产业相关企业有必要区分应急和长期的数字化能力建设。在整体生存压力加大的背景下,企业需要评估投入产出效率,准确评估自身数字化业务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对所面临的数字化风险作出通盘考虑,从而推动建立中长期的数字化营销体系和基础能力。
责任编辑:刘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