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政经 正文

积极应对疫情,年内第二批新增地方政府债务限额8480亿元下达

2020-02-19 08:57 中国经济导报-中国发展网
地方债 新冠肺炎 财政部

摘要:财政部此次再度提前下发地方债务额度,有助于生产活动的修复,也有助于保持专项债发行的连续性。鉴于疫情对经济的冲击,基建稳经济、稳就业的重要性明显提升,需要更积极的早投资、早见效。

中国经济导报记者 | 邵鹏璐

近日,财政部提前下达2020年新增地方政府债务限额8480亿元,其中一般债务限额5580亿元、专项债务限额2900亿元。加上此前提前下达的专项债务1万亿元,共提前下达2020年新增地方政府债务限额18480亿元。

光大证券固定收益首席分析师张旭表示,今年的新冠肺炎疫情蔓延期与春节重合,对旅游、餐饮、娱乐等服务业造成了影响;延长假期和推迟开工,对工业生产和建筑业也会产生一些冲击。很显然,疫情会对我国2020年第一季度的经济活动造成扰动。本次新增地方政府债务限额的提前下达,可以确保地方债资金的尽早筹集与使用,带动有效投资支持补短板扩内需。

截至2月12日,2月份以来,地方债仅发行692亿元,相比1月份的7851亿元大幅放缓。华泰证券固定收益首席分析师张继强表示,一方面,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春节假期延长,工业生产处于停滞状态;另一方面,部分地区此前下达的新增限额接近使用完毕。近期全国除湖北以外地区新增确诊、疑似病例走低,疫情出现逐步稳定的迹象,各地陆续安排错峰复工,复工生产有序启动。财政部此次再度提前下发地方债务额度,有助于生产活动的修复,也有助于保持专项债发行的连续性。鉴于疫情对经济的冲击,基建稳经济、稳就业的重要性明显提升,需要更积极的早投资、早见效。

张继强分析,1月份地方债发行规模达到7851亿元,2月份已经发行692亿元,此次下达新增限额之后,仍有9937亿元的新增地方债空间可在特定时间段内使用。全国两会时间已确定推迟,提前下达的新增额度按有关计划在3月底前发行完毕,则2月和3月新增地方债平均发行规模接近5000亿元,一季度地方债发行规模将接近2万亿元,超过去年同期地方债发行规模。而近期无风险利率已经大幅下行,货币市场流动性充裕,也是地方债发行的好时机。

当前疫情对宏观经济运行的短期冲击显现,宏观调控政策需要适度发力,给予定向支持政策,协助企业度过阶段性困难。此外,关键之年要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的既定目标,对宏观逆周期调节政策存在更高的诉求。

2月7日,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等五部门联合下发了《关于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强化疫情防控重点保障企业资金支持的紧急通知》(财金〔2020〕5号),其中“专项再贷款、财政再贴息”的政策组合是一次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的协同发力,令专项再贷款与财政贴息的政策捆绑发力,实现了2月5日国务院常务会议所要求的“确保企业贷款利率低于1.6%”。张旭表示,本次财政部提前下达新增地方政府债务额度,准确地把握住了货币政策创造出的地方债发行时间窗口。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之间的协同,不仅用地方债之水解了经济之渴,而且用货币政策充足供应的流动性为地方政府降低利息成本。

2月3日和4日,人民银行超预期开展公开市场操作,两天累计投放流动性1.7万亿元,且逆回购中标利率下降了10BP;此后的2月10日和11日,人民银行再次向银行体系提供了共计1万亿元的逆回购资金。公开市场操作资金的供给不仅保障了疫情防控特殊时期银行体系流动性的合理充裕,而且压低了地方政府债券的收益率。2月11日,10年期AAA级地方政府债券的收益率已下降至3.16%,位于2017年初以来的最低水平。

财政部抓住了这一时间窗口提前下发新增地方政府债务额度,有助于降低地方政府的融资成本。张旭表示,事实上,当前10年期AAA级地方政府债券的收益率已经较1月末的3.31%下降了15BP。如果本次下达的8480亿元地方债以此利率发行,相较于1月末发行,大致每年可以节约13亿元的利息支出。

此外,张继强认为,就财政政策而言,扩大预算赤字以打开积极财政空间的必要性提高,赤字率预计提高到3%;税收政策可能更加体现资源分配的功能,即通过提高部分疫情中受益行业的税费,以补贴或减免受抑行业,减轻后者负担;专项债额度更有大幅度扩容的必要性,项目的收益要求或适当放低,加大对医院、学校、污水垃圾处理、停车场等民生短板领域的建设支持,对冲疫情等引发的经济下行和就业压力,尤其是疫情严重地区专项债额度上调更有必要。

责任编辑:李振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