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文物局:电气故障仍是2019年文物火灾事故最主要的诱因
摘要:国家文物局政策法规司司长陆琼表示,现在正值隆冬季节,天干物燥,生产生活用火、用电量剧增。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北京1月16日讯(记者 成琪)文物安全永远是零起点。2020年国家文物局第一场新闻发布会就剑指文物安全问题。记者从发布会上获悉,2019年,国家文物局共接报文物火灾事故21起,有19起已查明火灾原因。电气故障仍然是最主要的火灾诱因,发生文物电气火灾8起,占42%。如9月25日,青海省黄南州隆务寺忠义囊谦(僧舍)发生火灾,过火面积约400平方米。起火原因就是僧舍内装饰灯带变压器故障发热引燃周边可燃物。
为了更好地守住文物消防安全的底线,连续几年,每年春节前,国家文物局都会联合相关部门组织突击暗访。2019年12月到2020年元月,国家文物局派出四个工作组,分赴山西、河南、山东、安徽、湖北、江西、四川、贵州8个省份,会同省级文物行政部门,对部分重点文物、博物馆单位存在的火灾隐患、安全管理问题和违法建设行为,进行了随机突查暗访。共抽查文物、博物馆单位75处,其中国保单位47处(第八批国保单位16处),省级及以下文物保护单位11处,博物馆17处,发现各类文物安全隐患和问题260余项。
在突查暗访中,工作组发现电气火灾隐患突出。例如在文物建筑的木质构件上直接敷设灯具和线路,在文物单位内使用大功率电器,甚至用棉被等直接遮盖电器。
国家文物局供图
“本次突查暗访对一些省份违法行为整改情况进行了现场核查,大部分问题得到较好整改,但仍有个别地方对违法行为整改不到位。”国家文物局督察司司长陈培军说。“对于此次检查中发现的安全隐患、管理问题和违法建设行为,国家文物局将进行跟踪督办,要求各地加大整改力度,进一步加强执法巡查和安全检查。”
明确火灾原因是文物消防安全工作的前提以及基本性的工作。国家文物局督察司安全监管处处长常金国透露,通过对近十年来文物火灾事故的原因进行处理和分析,发现引发文物建筑火灾事故的原因主要有电气故障、生产生活用火、施工工地违规用火用电、宗教活动场所燃香烧纸、人为纵火、玩火、吸烟和雷电等,这些是近年来发生文物火灾事故的主要原因。“电气故障是最大的诱因,经过统计,40%以上的文物建筑火灾事故是由电气故障引发的,电气故障表现为电气线路和用电设备老旧,电线安装不规范,超负荷使用电器或者使用不合格的电器等等。”
文物安全工作归根到底是预防工作。2019年国家和省级财政投入14.6亿元,安排国保单位安全防护工程469 项;其中消防工程投入6.8 亿元,安排消防工程170项。文物安防和火灾防控设施建设不断完善,无人机、机器人等先进技术装备在文物安全巡查领域加大适用。
2019年,国家文物局与应急管理部先后开展文物消防安全大检查和火灾隐患专项整治行动,两次共排查文博单位14.8万余家,发现安全隐患和问题15.4万余处,督促整改13.5万余处;提请国务院安委会对33家存在重大火灾隐患的文博单位挂牌督办,已基本完成整改。
“我们始终将预警防范放在首位,每年不厌其烦地开展专项检查、专项整治、明查暗访等各类活动,旨在源头治理、预防为先。”陈培军说。“‘宁可十防九空,不能万一失防’‘宁可事前听骂声,不可事后闻哭声’,力求将火灾事故消灭在萌芽之时、成灾之前。”
国家文物局供图
据悉,针对火灾防控,国家文物局下一步将采取四个措施,一是落实责任,解决有人管的问题。二是推进文物平安工程,引导各地加大无人机、机器人和火灾预警装备等先进科技研发应用,提升火灾防控水平。三是持续整治隐患,主要是解决起火源头治理问题。四是加强管理,解决防控能力问题。
国家文物局政策法规司司长陆琼表示,现在正值隆冬季节,天干物燥,生产生活用火、用电量剧增。同时临近庚子春节假期,博物馆和文物保护单位的客流量增加,各类火灾诱因增多,防控压力加大,各地文物部门要积极协调配合消防、宗教、旅游等部门,综合施策,坚决防止文物火灾事故发生。“要树立文物消防意识,要紧绷安全这根弦。”
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
责任编辑:唐雅丽
(原标题:国家文物局:电气故障仍是2019年文物火灾事故最主要的诱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