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政经 正文

安徽:在全面开放中强筋壮骨提升实力

2020-01-14 09:47 中国经济导报-中国发展网
安徽省 长三角一体化

摘要:纲要赋予安徽科技创新策源地、新兴产业聚集地和绿色发展样板区“两地一区”的功能定位,为安徽高质量发展锚定了时代坐标。

赵  华

2019年12月1日,新华社受权发布了《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推动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已按下快进键。《规划纲要》擘画了新时代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宏伟蓝图,进一步完善了中国改革开放空间格局,对增强长三角地区创新能力和全球竞争力、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更好引领长江经济带发展和更好服务全国发展大局意义重大。

安徽全域纳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国家战略,提升了安徽在全国发展格局中的地位。纲要赋予安徽科技创新策源地、新兴产业聚集地和绿色发展样板区“两地一区”的功能定位,为安徽高质量发展锚定了时代坐标。同时,安徽又地处长江经济带等国家战略的交汇地区,更是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和中部崛起两大国家战略叠加的唯一省份,具有左右逢源的战略优势,为安徽扩大对外开放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历史新机遇。

六大优势助力安徽实现更大作为

安徽区域面积、常住人口分别占长三角的39.1%、28.1%,创新活跃强劲,制造特色鲜明,生态资源良好,内陆腹地广阔,协同开放空间巨大。

一是区位优势明显。安徽承东启西、拥江达海,是长三角联通中西部的重要开放枢纽。铁路和高速公路运营总里程均超4000公里,高铁1小时到南京、2小时到上海、3小时到福州、4小时到北京。2019年12月1日,商合杭高铁合肥以北段、郑阜高铁开通运营,标志着安徽“市市通高铁”的目标提前实现,高铁通车里程居全国前列。商阜杭高铁贯通中原地区和长三角地区,将放大沿线地区人口红利和资源优势,促进皖北地区加快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安徽拥有5座机场、在建1座,长江黄金水道400多公里,17个万吨级以上泊位,综合交通优势明显。

二是创新活跃强劲。安徽现有110所高校、5360个科研机构,拥有全面创新改革试验省、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合芜蚌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等“国字号”创新主平台,建成3个、在建3个、开展预研3个国家大科学装置,搭建“一室一中心”、能源研究院和人工智能研究院、中科大先研院、华为量子信息和人工智能中心等一批新型研发平台,在量子通信、动态存储芯片、智能语音、超薄玻璃等领域实现“并跑领跑”,2018年13项科技成果入选国家科技奖,区域创新能力连续7年居全国第一方阵,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9.83件,居全国第9位。

三是制造特色鲜明。安徽工业规模位列全国前10位,2018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3%,居全国第4位。近年来,安徽聚焦智能家电、电子信息、新能源和智能网联汽车、工业机器人和人工智能等五大战略新兴产业,大力发展高端制造和智能制造,着力构建“高新基”全产业链项目体系,“芯屏器合”等战略新兴产业成为安徽产业标签。安徽省家电“四大件”产量占全国18.3%,居全国第2位,新型显示产业链产值突破千亿元,累计生产销售新能源汽车数占全国12.4%,机器人产业近五年平均增速超50%、居全国第2位,智能语音及关联产业规模位居全国第1位,国家级产业基地“中国声谷”入园企业达400多家。2019年9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和科技部分别批准安徽建设集成电路、新型显示器件、人工智能、先进结构材料4个国家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和1个人工智能试验区,位居全国第3位。安徽“铜墙铁壁”等传统产业脱胎换骨,能源原材料行业优势突出,铜陵有色集团和海螺水泥2019年双双首次进入世界500强。

四是生态资源良好。安徽是长三角天然“氧吧”“绿肺”“大水缸”。长江安徽段绵延416公里,维系长三角2亿多人的饮水安全;淮河安徽段430公里,是洪泽湖主要水源;新安江是皖浙两省“母亲河”,跨界生态补偿机制试点成效明显,每年注入千岛湖优质水量约70亿立方米,占总入湖量近七成;六安大别山境内五大水库蓄积了二类以上优质水源70亿立方米;全省森林面积396万公顷,约占长三角的1/3,形成“两廊两屏一区”生态屏障。

五是内陆腹地广阔。安徽处于工业化、城镇化加速期,人口规模和市场潜力对长三角的战略依托作用逐渐显现。土地开发空间广阔,全省人均耕地分别是沪苏浙的10.9倍、1.4倍、2.3倍。原国土部对安徽13个省辖市及5个县级市建设用地节约集约情况评价显示,参评城市国土开发强度为14.88%,开发潜力较大。人力资源富集,全省人才总量817万人,劳动年龄人口近4000万人。商贸物流效应明显,以合肥为圆心、500公里为半径的区域内集中了全国40%的人口和50%的消费市场,2018年安徽省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增速居全国第2位。

六是安徽开放平台优良。拥有省级以上开发区117家,其中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12家,数量居全国第四、中西部第一;拥有4个综合保税区、7个国家一类开放口岸,数量居中部第一。积极主动承接上海自贸区辐射带动,已复制推广自贸区试点经验80项。借助六大优势,安徽在推动长三角高水平协同开放中必将实现更大作为。

2020关键年机遇与挑战并存

开放带来进步,合作方能共赢。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有利于推动安徽与沪苏浙从局部合作、点对点合作迈向全面合作、深度合作,通过借船出海、借梯登高融入“一带一路”等国家开放布局,在全面开放中强筋健骨、提升实力。2018年,江浙沪来皖投资资金分别排全国第一、第二和第五,沪苏浙来皖投资在建亿元以上项目2899个,实际到位资金5707.6亿元,同比增长11.6%,占全省比重47.8%;2019年1~11月,沪苏浙来皖投资在建亿元以上项目2877个,实际到位资金5931.1亿元,同比增长12.1%,实际到资占全省比重上升到51.1%。但也要看到,安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比较突出,综合竞争力不强,开放平台相对较少,经济外向度不高,产业开放存在短板,区域开放不够协调,开放支撑基础不够坚实,营商环境不够优化,经济韧性面临深度考验,在全方位开放的大环境下,在长三角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过程中,面临新的压力和挑战,特别是新一轮对外开放对安徽提升区域竞争力带来新挑战。

2020年是国家规划纲要及安徽行动计划全面进入施工期的关键年,也是安徽全面开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征程的重要时期。针对安徽开放发展面临的新压力和新挑战,必须按照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要求,围绕“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实施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高层次的全面开放,推动制造业、服务业、农业扩大开放,加快自由贸易试验区、自由贸易港等对外开放高地建设”布局,牢牢把握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的重大机遇,在上海龙头带动下,联手苏浙,扬皖所长,主动作为,加强与沪苏浙在开放平台、产业协同、区域发展、互联互通、营商环境等五个方面联动协同,以更大力度推进全方位开放,着力打造长三角协同开放新高地,推动安徽经济更高质量发展。

五大领域齐头并进

更高水平协同开放指日可待

构筑更高层次协同开放平台。一是申建安徽自贸试验区。优化提升安徽自贸试验区申建方案,提高方案与国家战略契合度,力争早日获批。对标上海、浙江自贸试验区及上海自贸试验区临港新片区,积极做好试点经验、创新成果复制推广。二是协力办好重大会展。高水平举办安徽世界制造业大会、中国国际徽商大会等重大展会,围绕科技创新和新兴产业筹划新型展会、长三角轮值展会,全面提升安徽展会能级,打造一批具有重要影响力和开放推动力的展会品牌。三是共同构建数字化贸易平台。积极对接全球电子商务新模式新规则新标准,推动电商展示展销对接平台建设,促进跨境电子商务大发展。打造安徽“电商之家”,推动长三角电商资源整合、交换、共享,助力安徽产品走出去。推进中国(合肥)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建设,支持芜湖等有条件的市申建新的综合试验区,推进省级跨境电商园区建设,培育跨境电子商务产业链和生态圈。四是积极对接虹桥国际开放枢纽。积极对接上海虹桥国际机场,重点推动合肥新桥国际机场承接国际货运业务,黄山屯溪国际机场承接国际客运业务,提升安徽国际航运能力和现代服务业水平。引导有需求的现代服务业企业和外向型企业在虹桥地区建立分支机构、营销服务网络,参与中央商务区和国际贸易中心新平台建设。

推进更宽领域产业协同开放发展。一是大力发展新兴产业。主动对接和服务上海“五个中心”建设,积极承接上海非大都市核心功能疏解和苏浙产业转移,整体融入长三角产业分工协作,打造具有重要影响力的新兴产业聚集地;深入推进“三重一创”建设,充分利用沪苏浙人才、科技和资金优势,围绕产业链承接产业转移,争创国家级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共同打造长三角世界级制造业集群;聚焦智能家电、电子信息、新能源汽车、机器人和人工智能领域,携手打造若干世界级新兴产业集群;围绕生物医药、航空航天、高端装备、新材料、节能环保、装配式建筑等领域,强化区域优势产业协作,培育在全国具有影响力的产业集群。二是加快优势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积极引进沪苏浙优质产能,推动钢铁、化工、有色、建材等优势传统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品牌化发展。加快重点制造领域机器换人、数字化车间建设和智能工厂示范,推动智能化发展。三是共建产业创新平台体系。积极争创更多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国家企业技术中心等其他创新平台,布局建设一批省级产业创新平台。加快宣城、芜湖、合肥参与G60科创走廊建设,牵头建好新能源、机器人、新能源和网联汽车、通用航空等产业联盟,打造科技和制度创新双轮驱动、产业和城市一体化发展的先行先试走廊。

推动更大范围区域发展开放联动。一是高质量建设合肥都市圈。全方位提升合肥引领带动力。搭建创新新高地,积极争创综合性国家产业创新中心;构筑开放大平台,着力建设合肥国际航空货运集散中心;建设绿色新样板,加快打造环巢湖生态示范区;提升城市新品质,推动建设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和全国社会足球场地设施建设重点推进城市。二是加快发展合芜蚌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出台实施《合芜蚌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发展规划纲要》,着力构建面向前沿的创新供给体系和高质量发展的产业体系。围绕新型显示、人工智能、集成电路、机器人等领域,组织实施一批省科技重大专项和重点研发项目及重大科技成果工程化研发专项。三是着力提升发展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制定实施皖江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的意见和具体工作方案,推进沪宁合产业带和G60科创走廊建设,改革创新江北、江南产业集中区体制机制,促进高质量发展,建设一批有重要影响力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四是高水平打造皖北承接产业转移集聚区。印发皖北承接产业转移集聚区建设实施方案,发挥国家和省支持集聚区建设政策叠加作用,营造良好营商环境,启动构建“6+2+N”承接产业转移空间新格局。五是大力振兴皖西大别山革命老区。实施大别山革命老区对外联通通道建设工程,依托“一谷一带”“一岭一库”特色产业发展平台,加快茶叶、毛竹、中药材等特色农产品基地建设,开展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创建,培育壮大一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打造具有大别山地理标志的农产品品牌。六是高标准建设皖南国际文化旅游示范区。加快建设新安江百里大画廊、皖南川藏线、石台原生态最美山乡等,着力提升文化旅游发展的质量和国际化水平。

提升更加通畅交通协同开放效能。一是共建轨道上的长三角。以构筑通勤圈、对接沪苏浙、服务国家战略为导向,构建多层次、高品质、有机衔接的现代轨道交通运输体系。畅通沿江和省际高铁通道。加快沿江高铁武合宁通道、合新高铁等开工建设,推进沿淮、合肥—襄阳—安康(西安)高铁等项目实施。构建区域城际铁路网,加快推进皖江、皖北地区城际铁路网建设。二是提升省际公路通达能力。加快打通省际待贯通路段,加密扩容省际高速公路通道,消除省际国省干线公路“瓶颈”路段。畅通省际高速公路通道,谋划建设一批东联沪苏浙、西接中西部的省际高速公路通道,加快推进宁芜、合宁、宁滁、宣广等高速公路主通道改扩建,2019年底前取消高速公路省界收费站。三是合力打造世界级机场群。完善区域机场协作机制,加强与沪苏浙航空枢纽功能对接,全面提升现代化航空服务能力。优化提升合肥区域航空枢纽功能,大力推进合肥空港经济示范区建设,打造合肥国际航空货运集散中心。四是提升水运通江达海水平。加快建设畅通、高效、集约、智慧的现代水路运输体系,完善长三角高等级航道网;依托引江济淮工程,加快建设航运配套工程,打通江淮运河。推进芜申运河、新汴河、滁河、水阳江等与邻省的规划衔接,加快打通省际“断头航道”。积极参与长三角港口联盟建设,加强内河港口集装箱与沿海港口无缝对接,完善集装箱江海联运体系。

打造更加优良开放发展营商环境。一是合力打造一体化的市场准入环境。对标国际高标准市场规则体系,深入实施“放管服”改革,全面实施全国统一的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持续压减行政审批事项,大力推进政务服务“一网、一门、一次”改革,加速实现长三角政务服务“一网通办”,全面提升行政审批效能,为长三角地区市场主体准入提供同质化、便利化服务,打造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的市场环境。二是合力打造一体化的市场监管环境。深入推进市场主体事中事后监管制度创新,完善长三角地区知识产权价值评估机制,鼓励以知识产权利益分享机制为纽带,促进创新成果知识产权化。建立和完善长三角地区知识产权创造和保护协作网络,强化跨地区行政执法,进一步完善知识产权案件移送制度,降低企业维权成本。三是常态化开展“四送一服”双千工程。建立健全企业联系服务机制,提升对企业投资管理和服务水平。四是建立健全企业投诉工作机制。加强涉政府产权纠纷治理,依法保护企业和企业家合法权益,及时帮助解决实际困难,大力营造暖商安商稳商的投资环境,最大限度释放创新创业创造动能,大幅提升企业的满意度和获得感,奋力打造国际一流的营商环境新高地。

(作者单位:安徽省发展改革委)

责任编辑:刘维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