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会清单”是个啥 新经济企业为何对它十分欢迎
摘要:都说创业企业最缺钱,老是渴望资金支持、税收优惠。但回忆起创业的这三年,四川谛达诺科技有限公司CEO许波却说机会比优惠更重要——“我们谛达诺发展的关键节点,都受益于一张‘机会清单’。”
2019年10月8日国务院常务会议通过了《优化营商环境条例》,并于今年1月1日起施行。虽然我国营商环境从2018年的全球46名提升至目前的31名,但仍存在许多“短板”和突出问题。而成都市为了推动新经济发展,从政策、理论、管理服务、平台搭建等方面,推出了一系列举措,并首创城市“机会清单”发布机制。成都新经济如何抓住发展机遇蓄力成长,收效如何?请跟随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一同探访。
都说创业企业最缺钱,老是渴望资金支持、税收优惠。但回忆起创业的这三年,四川谛达诺科技有限公司CEO许波却说机会比优惠更重要——“我们谛达诺发展的关键节点,都受益于一张‘机会清单’。”
清单即机会
许波是湖北人,毕业于武汉大学,此前曾在大唐、华为就职。2015年,因为看到孩子去幼儿园晨检,保健医生无法在短时间内为那么多孩子认真地检查身体,许波萌生了创业的想法。他和另外3位爸爸一起,想做一个像《超能陆战队》里的“大白”那样,又温馨又软萌,让孩子一看就亲近的健康检测仪。
经过一年多的开发,2017年,谛达诺研制出国内首台人工智能幼儿健康检测仪,可以在几秒钟内完成孩子的体温测试、发育检测以及入园情绪检测。同时,应用图像识别技术,还可以识别儿童常见的手足口、咽峡炎疾病。
等到产品成型之后,许波很想找一个幼儿园试点,可是4位创始人在成都并没有太多人脉,无从下手。因此,谛达诺参加了成都创交会。在展会上,成都机关三幼看中了谛达诺的技术,并邀请他们进入机关三幼开始试点。
2019年3月,成都发布第一批城市“机会清单”。作为一家创业企业,谛达诺在清单中发布了自己的需求。
虽然是在帮自己征求方案合作伙伴,没想到却征求到了更渴望的落地机会——成都青羊区、温江区在清单中看到了谛达诺能提供幼儿园健康检测服务,便主动与其对接。
就在清单发布1个月后的2019年4月中旬,谛达诺与成都青羊区、温江区达成初步协议,6月底就签署了合作协议,目前在100多家幼儿园开始试点。
一张“机会清单”,为谛达诺打开了走向成功的大门。他们拿着这份由成都市新经济发展委员会“出品”的“机会清单”跑遍了成都的各个区县和周边省市。
许波说:“在成都,因为有‘机会清单’,有机关三幼的试点,地方教育局比较容易接受。”
温江区受到启发,还把智慧校园智能安全检测写进了温江区的“机会清单”里。在温江区,谛达诺已经进入了29家公立学校,为孩子们检测手足口病。
去年12月,成都发布了第四批城市“机会清单”,谛达诺再次借清单发布需求。“我们不需要政府给钱,我们就是想要有一个完整的区域来试点。”许波说,“给资金不如给机会,在我们想要试点的起步阶段,想打造示范区的阶段,都是‘机会清单’给了我们宝贵的机会。对于我们创业企业来说,有正确的方向,找资金并不难,试点机会多、铺的点多,估值自然就会上升。这些机会,再牛的投资机构都给不了。”
成都“机会清单”中的谛达诺公司研制出的国内首台人工智能幼儿健康检测仪,可以在几秒钟内完成孩子的体温测试、发育检测以及入园情绪检测。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 佘颖摄
倒逼体制创新
王剑峰是东北人,此前一直在北京创业。2019年,他所在的行业面临转型。在投资人的建议下,他们转向了智能出行,成立了以共享电动车出行为主要业务的科技公司摩喀。
经过前期调研,摩喀发现共享电动车在一线城市很难落地,反而是二线以下城市有强大的需求。正当王剑峰在全国寻找落地机会时,一家以前叫做“雨前顾问”的机构,给他们带来了成都市的“机会清单”。
“我们也是一家创业公司,专门从事企业咨询服务,帮助企业发展。”雨前顾问公司CEO李强强说,过去想了解各地政府的需求,只能够去刷政府网站,但有的政府官网上的信息一两年都没有更新过,看见招投标信息的时候已经很晚,准备时间基本不够。“绝大多数时候,寻找机会主要靠私人关系,没有内部关系,基本做不成事。”
成都发布第一批“机会清单”的时候,李强强就注意到了。李强强认为,这意味着新一波的创业企业大都属于轻资产,用传统的注册资本、亩均税收,无法考量他们的成长性。以他接触的企业为例,新经济企业通常投资并不会很大,在起步阶段,注册资本可能只有100万元,但他们带来的流水、带来的影响力却难以估量。
另一方面,新经济领域的创业企业对土地、税收优惠也没有太大需求,在资本的支持下,他们也不差钱。他们需要解决个性化的需求。
“比如做共享出行的摩喀用车,希望有半封闭的场所能投放共享电动车,不给补贴都行,只要能给他们机会验证产品、优化模型,因为投放的数量越多,估值就会越高,资本市场就会满足他的资金需求。”李强强记得,雨前顾问还对接过一个做远场语音识别的公司,对方提出需要一个声学实验室,哪里能提供,他们就愿意去落户。
总之,想要招商引资100家新兴创业企业,可能就会有100个个性化的需求。要满足这些需求,倒逼地方政府招商引资的思路必须变化。而成都市的“机会清单”,恰恰适应了新经济企业的需求。
“一张清单,就是一本招商引资的工具书。”李强强介绍,截至2019年12月,雨前顾问利用从“机会清单”里找到的线索,已经促成了12家新经济企业落户成都。
“过去企业需要成立政府事业部,天天盯着政府网站刷,现在‘机会清单’不光有各种发布渠道,还能够针对辖区内的企业进行精准推送。而且,登上市政府的‘机会清单’将获得更高的信任和更广泛的传播资源。”成都市新经济委产业促进处处长杨泉说。
需求要精准
2019年12月4日下午,与成都相距千里的杭州举行了一场“成都机会清单城市推介会”。结合杭州企业的产业优势和成都的实际需求,会上发布了第四批《成都城市机会清单》,围绕智慧城市、智能制造领域场景建设,一共提出了212条供需信息。
当天,就有6家企业完成意向合作签约。这是成都“机会清单”首次走出去发布。此时,距离2019年3月成都发布第一批“机会清单”,只不过9个月。这9个月中,华为、腾讯、中国移动等供给方与成都高新区的企业需求方对接100余次,有效促成多个项目落地。截至2019年9月,成都高新区新增“三新”企业13189家,总数达到8.5万家;“三新”企业总营收达2685.6亿元,同比增长22.8%。
不管从影响力,还是实际成效来看,“机会清单”赢得了企业的青睐,也受到了多个地方政府的关注。
成都市政府已经把“机会清单”作为任务写进了政府工作报告。对于这样一个创新之举,2019年1月才成为成都市人民政府工作部门的成都市新经济发展委员会只能边想边干。
在这个同样在全国首创的新部门,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看到了清单最初征集上来的版本。其中,成都国际非遗创意产业园发布的一条需求被表述为“媒体渠道宣推,各创意创业内容交易的线上、线下平台,不同场景的内容赋能,不同方式的内容展现,以及不同活动的品牌打造”——修改批注很直接,“是要采购宣传推广服务吗?”
另一条需求是“文博会、创意周、双创周、科博会等,国内外与文化相关的文化产业类节会、会展、论坛、沙龙等”——旁边的批注问“是要办这些活动吗?如果是,请明确承办方、参会对象,等等。”
经过反复修改,最终发布的清单中,这个还没开始运营的园区砍掉了一部分不着急启动的需求。
“机会清单”对于提升政府治理能力本身也是一种考量。培训政府工作人员和企业“创作”“机会清单”,已经成为成都新经济委的一项日常业务。同时,为了提高各地报送“机会清单”的积极性,成都已确定对地方政府报送信息的数量、成功对接数量进行考核,作为地方政府目标考核之一。
“我们的清单还在不断升级中。”杨泉介绍,第一、二批时,只是梳理了地方政府和企业全面的需求,像一个大筐,有需求都要。到了第三批,清单开始专注于企业重点的自身需求,细化到具体产业,第四批又进一步,满足企业想走出去强链补链的需求。
他承认“机会清单”还有很多不足,比如,还存在为了满足考核的需求而提需求,清单需要更加精准,现在“机会清单”还是人工收集、人工撮合,下一步把它变成高度数据化,后台可以完成智能匹配。
这份不完美的清单,效果已经逐渐扩大。“前几批发布的时候,还要有几个月才会逐渐达成对接效果,到了第四批,还没有正式发布,就已经有5家达成了合作协议,证明大家对‘机会清单’的认可度在逐步提高。”杨泉说。在国务院第六次大督查中,成都的“机会清单”被点名表扬,成为国办向全国推广的32项典型经验之一。(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 佘颖)
责任编辑:刘维
(原标题:“机会清单”是个啥 新经济企业为何对它十分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