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实现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医保全覆盖
中国经济导报、中国发展网讯 记者崔国玺 汪险峰报道 正式挂牌成立一年零两个多月,辽宁省医疗保障局向党和人民交上了一份满意的答卷。可圈可点的是综合施策确保困难群体医疗保障,有效防止因病致贫返贫。1月3日上午,在辽宁省政府新闻办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辽宁省医疗保障局新闻发言人、副局长刘洪涛介绍医保扶贫时,充满着无限深情和坚定自信。
全力确保贫困人口医保全覆盖。立足打赢脱贫攻坚战,制定实施《辽宁省医疗保障扶贫三年行动实施方案(2018-2020年)》。开展贫困人口参保及享受待遇情况大排查,健全贫困人口医保扶贫综合管理台账,确保医保扶贫精准到人。截至去年11月,辽宁省应纳入医疗保障74.77万人,实际纳入医疗保障74.72万人,保障比例99.93%。除个别贫困人口因无户籍、失联等特殊原因外,实现了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医疗保障全覆盖。
规范提高贫困人口保障待遇。进一步加大大病保险和医疗救助对贫困人口的支付倾斜力度,贫困人口大病保险起付线降低50%,统一执行最高报销比例70%,不设封顶线;贫困人口重特大疾病救助比例由60%提高到65%,辽宁部分市提高到70%。截至去年9月底,辽宁全额或部分资助贫困人口参保73.5万人,资助资金1.6亿元;实施直接医疗救助68.3万人次,资金支出4.1亿元。此外,还配合相关部门落实农村贫困人口25种大病专项救治、贫困残疾儿童康复救助、援助贫困家庭唇腭裂儿童治疗等民生实事。指导督促部分地区对贫困人口“住院零负担”等过度保障问题进行规范调整,防止“待遇悬崖”,防范基金风险。
刘洪涛表示,2020年,辽宁省医保局将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坚持以党建引领医保事业发展,不断完善医疗保障制度建设,推进医疗保障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坚持向改革要红利,向管理要效益,向服务要满意。一是完善待遇保障机制,着力做实市级统筹,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继续提高城乡居民医保政府补助标准,开展国家长期护理保险试点工作。二是改进和加强医保支付机制。落实国家新版医保药品目录,将97种国家谈判药品纳入医保,让全省群众及时用上更多救命救急的好药。继续完善以按病种付费为主的多元复合付费方式,稳步扩大按疾病诊断分组(DRG)付费试点范围,探索开展基金绩效评估。三是继续强化医保基金监管。保持打击欺诈骗高压态势,完善大数据智能监控,探索将医保监管延伸到医务人员医疗服务行为。四是协同推进医药服务供给侧改革。做好全面实施国家组织药品集中采购和使用的日常监测,适时开展第二批国家组织药品集中采购和使用。探索开展省级药品和医用耗材集中带量采购,实现以量换价,扩大药品和医用耗材降价范围和幅度。五是提升医疗保障公共服务能力。推进全国统一的医疗保障信息平台建设,探索开展省内定点医院门急诊和定点药房购药个人账户直接结算。
责任编辑:王乐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