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能源 正文

潮州市以“四个+”打好监督“组合拳” 守护凤凰山“高颜值”生态绿

2025-04-02 12:48 中国发展网
生态环境保护 凤凰山

摘要:近年来,以打造好、应用好代表履职活动的平台载体为着力点,潮州市人大常委会凝聚工作合力,拓宽监督渠道,运用三级人大之力,推动五级人大代表履职,以联动监督力量推动生态环境与资源保护落地落实,助力凤凰山生态保护工作不断取得新成效。

中国发展网讯 聂金秀 吴伍金 黄思程 记者罗勉报道  近年来,潮州市人大常委会高度重视凤凰山区域生态环境保护监督工作,通过“深入调研—发现问题—开展监督—制定法规—推动落实”等一系列硬招实招,以“四个+”打好监督“组合拳”,全方位、全地域、全过程加强凤凰山区域生态保护,以多形式、强有力的人大监督,力促潮州市政府及有关部门开展综合整治工作,推动凤凰山区域生态环境持续改善,用“高颜值”的生态绿助力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据了解,凤凰山区域生物多样性极其丰富,既有小灵猫、高山棘螈、中华穿山甲、海南鳽等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又有潮州莸、潮州堇菜、潮州越橘等以潮州命名的新物种,享有“粤东生态屏障”和“潮汕植物大观园”美誉。各种野生动植物繁衍生息,展现出勃勃生机。这幅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画卷背后,凝聚着人民群众对生态环境的美好追求,更凝聚着制度的力量、法治的力量。

“深调研+谋实招”推动生态环境持续改善

凤凰山是韩江水源重要的涵养地,其生态环境保护的优劣,直接影响到潮汕三市1000多万人口的饮用水质量。近年来,潮州市人大常委会多形式组织各级人大代表到凤凰山区域开展视察调研,用脚步丈量大地,为潮州生态建设保驾护航。

“凤凰山是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如果不及时制止违法行为,后果不堪设想。”“凤凰山有不少古树名木,是珍贵的生态资源,也是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内容,应当得到有效的保护。”通过实地调研,人大代表发现了凤凰山生态环境保护、水污染防治工作等方面不少存在问题,并积极建言献策。

潮州市人大常委会直面问题,建立全链条监督机制,通过“深调研”为解决问题“谋实招”。坚持“四下基层”工作法,制定《关于市人大常委会及机关深入开展调查研究的工作方案》,专题召开市人大代表小组调研工作座谈会,将凤凰山区域生态环境保护列入重点调研课题之一,首次部署市人大代表小组与常委会班子成员一道领题开展调研。调研组多次深入到凤凰山区域内的各个镇、村及茶园考察,与村干部、茶农、群众等面对面沟通交流,精准掌握水库保护区林木遭乱砍滥伐、山地过度开发利用、保护规划滞后、监管不到位和农村生活垃圾、生活污水污染等情况。

经过调研,潮州市人大常委会提出了加强稀有物种保护、健全保护体制机制、实现单丛茶产业良性发展等针对性意见建议26条。通过监督持续问效,连续多年听取和审议市政府年度环境状况和环保目标完成情况报告,到凤凰镇开展农村水污染防治情况专题调研,推动生态环境持续改善。

“立法+落实”筑牢政策与法治“屏障”

潮州市人大常委会在凤凰山省级自然保护区设置立法联系点,一年多来,多次在立法联系点召开座谈会,收集专家、群众和工作人员对凤凰山生态保护的意见建议22条,将行之有效的好做法上升为地方性法规。2024年,潮州市制定广东省第一部生物多样性保护地方性法规——《潮州市生物多样性保护条例》,条例根据潮州市生物多样性的特点,从监督管理、保护名录、生态修复、惠益共享和法律责任等方面对生物多样性保护进行立法,并突出本地特色,明确对中华穿山甲、韩江鼋等一批特有珍稀野生动植物实施重点保护,构建野生动物生态廊道,对保护凤凰山等具有典型性、代表性的生态系统作出具体规定。为更好推动监督的成果转化,潮州市人大常委会注重立法和监督联动,将监督过程中收集到的好思路好办法和成功经验变成法规条文,通过抓好法规宣传和实施,跟踪落实情况。条例施行以来,凤凰山区域范围内的山体地貌、森林植被、农业生产、自然景观、物种资源等得到有效保护,较好地解决了该区域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实践中存在的重难点问题。

潮州市人大常委会通过不断推动落实相关法律法规,为凤凰山生态保护筑牢政策与法治“屏障”。近年来,先后推动市政府在《潮州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中专节规定“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内容,建立“潮州市凤凰山区域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制定《潮州市贯彻落实〈潮州市凤凰山区域生态环境保护条例〉实施方案》《潮州市凤凰山区域生态环境保护规划》和《潮州市开展凤凰山过度开垦水土流失生态保护专项整治方案》,划定“三区三线”及生态保护红线,划定野生动植物禁猎区、发布禁猎令;制定《潮州市开展生态振兴──生物多样性保护公益计划方案》,获深圳市平安公益基金会和中华社会救助基金会支持批准,成为省内首个在全域范围推行野生动物致害政府救助责任保险的地级市。

潮州市人大常委会还积极探索“人大+检察”监督工作方法。2022年“4·10凤凰山火”发生后,力促市、区两级检察院成立专案组,对烧毁濒危野生动物栖息地开展公益诉讼监督,及时挽救国内罕见的中华穿山甲野生种群栖息地。该案例被省检察院评选为检察建议典型案例,被最高检评选为生物多样性保护典型案例,并作为我国检察公益诉讼生物多样性保护领域案件办理成果,在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COP15)第二阶段会议的“中国角”展示。

 “代表+联动”开展生态环境保护监督

为更好地开展生态环境保护监督,潮州市人大常委会以“代表+联动”的方式让人大代表更为密切和深入地参与到凤凰山生态保护中。

潮州市人大常委会连续两年组织召开全市人大环境与资源保护工作会议,组织环资工委直接联系的委员和人大代表开展专题培训。组织潮州市五级人大代表一起参加潮安区凤凰镇专题调研绿美凤凰生态建设情况等各类专题视察活动,实现“五级代表共同履职”,让凤凰山生态效益进一步实现。

2024年,结合“更好发挥人大代表作用”主题活动,全市各级人大代表参加植树活动4725人次,建成人大代表林66个,在建22个,种植面积1429亩,共种植38691株苗木。经调研视察,人大代表们提出《关于加强茶叶农药使用安全监管的建议》《关于打响凤凰单丛茶发源地、核心产区品牌,提高茶叶品质的建议》等代表建议10件,潮州市人大常委会以“五个一”工作机制抓好建议办理落实,为绘就凤凰山生态底色贡献代表力量。

 “载体+平台”让群众参与生态环境保护

近年来,以打造好、应用好代表履职活动的平台载体为着力点,潮州市人大常委会凝聚工作合力,拓宽监督渠道,运用三级人大之力,推动五级人大代表履职,以联动监督力量推动生态环境与资源保护落地落实,助力凤凰山生态保护工作不断取得新成效。

在开展凤凰山区域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过程中,潮州市人大常委会在不断以法治的刚性保障推动区域生态环境保护形成长效机制的同时,探索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工作方法,以“载体+平台”的方式推动人民群众参与到生态环境保护、打造生物多样性中,以更加高效的监督成果回应代表和群众的关切。

“有个问题想向你们反映,凤凰山存在小部分裸露地,可能会造成水土流失。”2023年1月,在凤凰镇人大代表中心联络站,有群众向人大代表反映了这一问题。代表联络站及时组织人大代表到现场了解情况,随后形成代表建议以“快捷通道”方式向潮州市人大常委会反映,建议尽快予以修复。在潮州市人大常委会督促指导下,镇政府及有关部门第一时间行动,及时拆除茶园临时搭建物、对赤地裸露地进行补绿。潮州市人大常委会充分发挥在凤凰山保护区范围内的6个人大代表中心联系站、20个村居联络站的平台载体作用,推动落实好民生微实事立办制,督促相关部门落实好涉及凤凰山生态环境保护的“微实事”。

责任编辑:宋璟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