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全力以赴打造能源绿色低碳转型示范区
海阳核电。
国家电投山东半岛南V场址500兆瓦海上风电项目。
潍坊滨海风光储智慧能源示范基地一期300兆瓦光伏发电项目。本版供图/山东省能源局
山东是经济大省、人口大省,也是能源生产和消费大省,能源对山东发展至关重要。推动能源绿色低碳转型,加快建设新型能源体系,努力推进能源事业走在中国式现代化山东实践前列,是能源行业坚决扛起“国之大者”的责任担当。按照《国务院关于支持山东深化新旧动能转换推动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的意见》的部署要求,山东能源行业立足本地资源条件,在清洁能源规模化发展、化石能源清洁高效利用、先进能源技术和体制机制创新等方面先行先试,全力以赴打造能源绿色低碳转型示范区,加快建设现代化能源强省,为山东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支撑,为推进能源革命和落实全国双碳战略树立标杆。
2024年,山东能源工作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践行黄河重大国家战略、碳达峰碳中和战略,认真落实省委经济工作会议部署,统筹发展和安全,深入推进能源革命,聚焦转型示范、项目投资“两个关键”,加快推进“五大体系”建设,全年新增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装机1500万千瓦左右,接纳省外电量1300亿千瓦时以上,煤炭、原油产量稳定在8500万吨、2100万吨,能源领域完成投资2000亿元左右。
加快构建多元互补的新能源供给消纳体系
提速核电建设节奏。在确保绝对安全前提下,加快海阳、荣成、招远等核电厂址开发,推进海阳核电二期、“国和一号”等项目建设,开工石岛湾扩建一期工程,争取招远核电一期获得国家核准,推动自主先进核电堆型规模化发展,在运装机达到415万千瓦。深化海阳三期等项目前期工作,力争具备上报核准条件。探索开展核能在海水淡化等方面示范应用。
加快风电规模开发。推动省管海域项目实现“应开尽开、能并尽并”,建成渤中G一期、半岛南U1二期、半岛北BW等项目;积极开展国管海域项目前期工作,适时启动示范项目建设,新增海上风电装机150万千瓦左右,总规模突破600万千瓦。加快推进首批陆上集中式风电核准开工,适时启动第二批项目开发建设。有序推进分散式风电项目开发,开展现役风电场改造升级试点。全省风电在运装机达到2700万千瓦左右。
提升光伏发展质效。加快国家第三批大基地清单项目建设,建成济宁时代永福等项目。积极推进鲁北基地项目前期工作,推动具备条件的项目早日开工建设。稳妥推动桩基固定式海上光伏项目建设,争取建成烟台招远项目,实现海上光伏“零突破”。持续推动整县分布式光伏规模化开发,积极推广德州齐河、临沂沂水、潍坊诸城等一批试点县成熟开发模式,提升分布式光伏开发质量。全省光伏发电在运装机达到6400万千瓦左右。
分类推进地热利用。有序推进中深层地热能开发利用,推动建成一批“地热能+”多能互补、地热能供暖“低碳社区”等示范工程,优选部分示范性地热井,按照“先建后补”的原则,给予一定财政资金奖补。充分发挥浅层地热能技术成熟、适用广泛优势,扩大地热能在供暖(制冷)领域应用,对符合条件的新建城乡居民住宅小区地热能项目,按程序纳入省级浅层地热能重点项目库,予以重点支持。新增地热能供暖(制冷)面积500万平方米以上。
多元发展新型储能。推动新型储能多技术、多场景推广应用,稳步推动电化学储能建设,建成中核寒亭、京能荣成、莱州蓝色海洋等项目;积极开展长时储能试点,建成中储国能30万千瓦压缩空气等项目,开工中国电建2×30万千瓦压缩空气和潍坊液流电池等项目;创新开展“云储能”试点,重点在德州、临沂等分布式光伏接入受限区域部署分布式储能设施,实现统一管理、集中调用;积极探索熔盐、飞轮等储能新技术应用。新型储能规模达到500万千瓦以上。
梯次开发抽水蓄能。加快潍坊、泰安二期、枣庄山亭等项目建设,深化蒙阴垛庄、五莲街头、莱芜茶业口等项目前期工作,争取乳山诸往等储备项目纳入国家规划。鼓励投资主体多元化,支持具有开发资质的企业参与抽水蓄能电站建设。全省抽水蓄能在运在建装机达到800万千瓦左右。
增强电网消纳能力。建成刁口等500千伏项目,开工弥河等500千伏项目,推动高地、渤海500千伏项目开工建设,启动烟威1000千伏特高压项目前期工作,保障胶东半岛、鲁北地区清洁能源基地送出。因地制宜推广德州首创的“集中汇流”“智慧透明”“云储能”开发建设运行模式,增强电网消纳能力,解决新能源发展瓶颈。实施农网巩固提升工程,加快配电网改造升级,服务分布式光伏开发。全面提升电网调度自动化水平,促进各类电源互济、源网荷储互动,满足高比例、大规模新能源消纳需要。新增500千伏变电容量200万千伏安左右。
加快构建安全可靠的能源供应保障体系
提升电力保供水平。加强发电机组运行管理,坚持机组检修“四方联审”工作机制,严控机组非计划停运和降出力,确保用电高峰期间机组应开尽开、稳发满发。稳步推进燃气机组建设,建成华电青岛2×9F第二台等机组,新增规模170万千瓦左右。全力落实跨省区优先发电计划,确保用电高峰时段电力稳定送入。合理安排电网检修,全面加强重点设备及变电站运行维护。动态修订事故拉路序位表,组织重点地区开展大面积停电应急演练,提高应急处置水平。
稳定煤炭生产储备。巩固采掘接续提升年活动成效,“一矿一策”优化生产布局,深挖增产潜力。加快基建矿井建设,建成万福矿井,新增产能180万吨/年,推动永胜煤矿复工复建。持续推进煤炭储备能力建设,建成泰安港公铁水联运物流园二期项目,政府可调度煤炭储备能力保持在1800万吨以上。制订迎峰度夏、度冬煤炭实物储备计划,按时完成实物储备任务,保障煤炭应急需求。
完善油气基础设施。深化济阳国家页岩油示范区建设,推动油气增储上产。加快沿海LNG接收站建设,建成青岛董家口三期等项目,年接卸能力达到1500万吨。建成天然气环网东干线、烟台西港区至裕龙岛输油管道等项目,加快推进威海汪疃—宋村天然气管道等支线项目,新增里程1100公里。开工中石化东营原油商业储备库、烟台港西港区原油库,建成裕龙石化岛外配套油库,稳步提升储备能力。
加快构建集约节约的能源综合利用体系
加强煤炭清洁高效利用。紧盯用煤关键领域,突出抓好煤电行业转型升级。提速大型煤电机组和纳规高效背压机组建设,建成国能博兴#1机组、华汪热力等项目,新增装机200万千瓦左右。坚持“先立后破”,在确保电力、热力稳定接续的前提下,有序推动落后小煤电机组关停并转200万千瓦以上。加快推进煤电机组节能降碳改造、灵活性改造和供热改造,加快推动“聊热入济”工程建设,完成“三改联动”1500万千瓦以上。
推动传统能源绿色开发。制定出台加快推进全省煤矿绿色生产指导意见,推广应用充填开采、保水开采等绿色开采技术,加快推进煤矿配套选煤厂智能化改造,提高煤炭洗选加工水平,构建煤炭清洁生产长效机制。持续推进采煤塌陷地综合治理,新增已稳沉采煤塌陷地治理率保持100%。鼓励油气企业结合自身优势发展地热、风能和太阳能资源,加快油气勘探开发与新能源融合发展,推动百万吨级CCUS示范工程规模化应用,打造胜利绿色油气田示范工程。
拓展清洁能源利用场景。围绕服务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加快完善充电基础设施布局,各类充电基础设施保有量达到70万台左右。引导工业企业开展清洁能源替代,利用自有场地开发清洁能源,提升绿色电力使用比例。鼓励有条件的建筑采用太阳能、生物质能、地热能等可再生能源满足用能需求,推动绿色建筑规模化发展。充分利用枢纽场站、港口码头、高速服务区等发展分布式光伏等可再生能源。
加快构建智慧融合的能源科技创新体系
强化能源领域技术创新。聚焦核电、新能源、新型电力系统、新型储能等领域,加大关键技术、核心装备科研攻关,积极争取国家级能源领域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项目。完善能源领域新技术、新产品和新设备认定管理程序,征集推广50项左右“三新”成果。支持山东能源研究院、山东省先进核能技术创新中心、国家燃料电池技术创新中心等创新平台发展,整合优势领域资源,布局建设一批新型研发机构。
加快数字化智能化建设。以中厚、薄煤层开采煤矿为重点,全面提升市县属中小煤矿智能化建设水平,实现全省煤矿智能化建设全覆盖,全省煤矿智能化产量占比达到85%。持续推进省油气管道综合管理信息平台建设及应用,开展油气管道地理信息数据采集,完善管道数字地图,推广智能监控、巡检、泄漏监测等新技术应用,提升管道保护智能化水平。
招引培育能源装备产业。依托“国和”先进三代核能基地,推动核电关联产业进一步向烟台、威海等地集聚,做强“山东核品牌”。健全完善风电产业链条,重点打造东营、烟台、威海等风电装备产业基地。发挥龙头企业作用,着力打造枣庄“中国新能源电池名城”、泰安“泰山锂谷”、滨州锂电产业集聚区等产业集群。推动氢能全产业链条发展,加快济南、青岛、淄博、潍坊等地氢能产业集群建设,积极推进可再生能源制氢试点。
开展绿色低碳转型试点。加快打造能源绿色低碳转型示范区,结合国家批复文件,细化落实工作措施,配套制定政策清单,推动示范区建设全面开局。出台全省能源绿色低碳转型试点实施方案,扎实推进能源绿色低碳转型试点建设,建立结果运用机制,及时总结提炼试点单位有效做法和成功经验,加大典型经验宣传推广,以点带面促进全省能源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
加快构建互利共赢的能源合作交流体系
持续扩大绿电送入规模。坚持高质发展增量,加快陇东至山东特高压直流输电通道建设,同步推进配套新能源电源项目建设,启动第五条直流输电通道研究论证工作。坚持高效发展存量,持续优化既有通道配套电源结构,紧盯配套新能源项目投产情况,及时组织送电交易,不断提高省外来电绿电占比,力争提升至20%左右。
加大省外资源开发争取力度。鼓励省内煤炭企业“走出去”,重点打造陕甘蒙煤炭开发基地。围绕保障盛鲁电厂等“外电入鲁”配套电源用煤需求,加快推进鹰骏三号等大型煤矿建设。引导省外开发煤矿与省内用煤大户签订中长期合同,积极推动合同足额兑现。加强与三大油气公司沟通对接,加大油气资源争取力度,推动渤海油气资源在省内登陆。
打造对外合作交流平台。加强与沙特电力等国际知名企业交流,深化在油气、可再生能源、储能、氢能等能源领域的投资合作。强化与国内头部企业重大战略合作,聚力建设区域性总部、研发中心和生产基地。争取“一带一路”能源部长会在山东召开,举办院士恳谈会、产业项目推介会、装备展览会、发展论坛等系列交流活动,提升全省能源发展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全面提升能源改革发展管理效能
加强重大课题调查研究。围绕服务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建设、落实碳达峰碳中和战略目标、促进能源全产业链发展、加强能源国际合作、“十五五”规划编制等,开展重大课题战略研究,形成一批高质量研究成果。举办调研成果专题交流会,以高质量成果转化推动实现高质量发展。在全省能源系统大兴调研之风,建立定点服务机制,定期深入基层、深入企业,了解实情、直面问题,协调解决一批群众关心关注的焦点问题和社会反映强烈的热点问题。
加强重点项目建设管理。制定出台能源重点项目管理办法,建立实施项目、储备项目两个清单,对项目实行“亮牌制”,根据项目建设进度,分别给予绿牌激励、黄牌提醒、红牌警告;对项目投资主体实行“积分制”,鼓励有能力的企业多投资、多建设;对同期同类项目实行“赛马制”,开展阶段性考核,视情况给予政策激励和竞争淘汰。适时举办能源转型发展重点项目建设推进会暨集中开工仪式。
加强重要领域机制创新。围绕疏导燃机发电成本,探索推进天然气直供、建立燃机参与电力市场机制、深度调峰能力视作可再生能源配建储能等有效措施。研究制定源网荷储一体化项目管理办法,加快试点项目建设。深化电力市场化改革,进一步丰富电力市场主体,推动全省电力现货市场正式运行。研究推进绿证相关政策机制,稳步提升绿电消费比例。
全力提高行业安全生产管理水平
狠抓煤矿安全生产。扎实开展治本攻坚三年行动,强化风险辨识管控和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常态化开展隐蔽致灾因素普查和安全生产诊断。组织“创建标准安全岗、争做本质安全人”专项行动,推动标准化动态达标,提高煤矿安全保障能力水平。实施市县属中小煤矿起底式、拉网式排查专项整治,发挥驻矿监管员“前哨”“探头”作用,强化监管执法,严厉打击重大隐患和违法违规行为。加强应急演练,强化井下避难硐室等紧急避险系统建设和维护,完善复工复产验收、突发事件处置报告等制度,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加强油气管道保护。加大人员密集型高后果区管道、大口径高压力天然气管道、老旧管道等隐患排查治理力度,组织开展占压隐患排查整治,加大问题隐患整改现场核查力度,确保整改到位。制定油气长输管道外部隐患排查治理工作规程,压实企业主体、行业监管和属地管理责任。严格落实油气管道保护执法、审批和备案“三项制度”,开展全系统、全岗位学习培训,提升法治化规范化工作水平。加大管道保护宣传力度,提升大众保护意识。
加强新业态安全管理。聚焦新型储能、海上风电等能源发展新业态,全面加强行业安全管理。开展多部门联合督导检查,督促企业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编制应急预案、组织应急演练、开展安全培训,重点加强新型储能电站、海上风电等安全管理,严防安全生产事故发生。
“2024年,是‘四个革命、一个合作’能源安全新战略提出10周年,也是奋力攻坚‘十四五’、加快推动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一年,统筹做好全省能源转型工作意义重大。”山东省能源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打造能源绿色低碳转型示范区,塑造能源发展新动能新优势,推动能源高质量发展,使命重大、责任艰巨。“我们必须树立大能源思维,时刻把全省能源工作放在国家能源发展和安全的大局下来思考,坚持高起点定位、高标准谋划,统筹做好能源供应保障和绿色低碳转型,以能源安全支撑转型发展,以转型发展促进能源安全,更好服务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山东实践。”
(文/段文奇 苏航 尹明波)
责任编辑:刘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