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成为治理大气污染速度最快的国家
本报记者 | 白 雪
“2022年,全国339个地级及以上城市六项常规污染物年评价浓度的均值都能达到我国《环境空气质量标准》要求。”近日,亚洲清洁空气中心(成立于2001年的国际非营利性环保公益组织)发布《大气中国2023:中国大气污染防治进程》,其中更是有“3个首次”凸显了我国空气质量改善的显著成效——PM2.5年均浓度均值为29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3.3%,首次降低到30微克/立方米以内;重度及以上污染天数比率为0.9%,同比下降0.4个百分点,首次降低到1%以内;NO2(二氧化氮)首次实现100%城市达标。
该报告还针对168个重点城市进行了研究,以空气质量改善情况、政策措施两个指标为主,围绕PM2.53年滑动平均改善幅度和达标天数3年滑动平均改善幅度,以及固定源、移动源、面源、能力建设、保障措施进行分别评估,结果由好到差依次为:好、较好、一般、差、极差。“绝大多数城市综合评分为‘好’或‘较好’。”亚洲清洁空气中心空气质量项目主任张伟豪表示。
空气质量改善惠及越来越广泛的人群。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研究员薛涛举例,我国已成为治理大气污染速度最快的国家,仅考虑PM2.5降低,“大气十条”预计增加人均预期寿命2.1个月、“蓝天保卫战”增加3.7个月;综合PM2.5和O3(臭氧),“大气十条”预计增加人均预期寿命1.9个月、“蓝天保卫战”增加3.9个月。此外,“大气十条”实施带来的家庭医疗支出相当于GDP的1%,大气治理改善了肺功能、代谢功能、躯体功能等多项生理指标。
成效背后的经验更值得关注。报告指出,针对重点污染源治理,能源、产业、交通三大领域的结构调整起到重要作用。
“在能源结构方面,尽管去年煤炭消费占比有所回升,但能源清洁低碳转型的大方向没有变。”张伟豪给出一组数据:截至2022年底,煤电、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容量分别达到11.2亿千瓦、12.1亿千瓦,占总发电装机的比重分别为43.8%和47.3%,可再生能源装机比重历史上首次超过煤电。
在产业结构方面,重点工业行业加速推进减排与综合治理。2022年钢铁行业完成粗钢产量压减工作,全国粗钢产量为10.13亿吨,降幅2.1%;水泥产量为21.2亿吨,是近10年来最低,同比降幅高达10.8%。两者不但实现产量“双下降”,还通过超低排放改造加快清洁转型。
在交通结构方面,政策组合拳推进多式联运,多方面支持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以货运“公转铁、公转水”为例,2022年铁路、水路货运量较2020年分别增长9.5%、12.3%;全国港口集装箱铁水联运量达到875万标箱,同比增长16%。新能源汽车销量占汽车的比重从2020年的5.4%增至2022年的25.6%,纯电动开始成为内河船舶脱碳的关键路径。
“WHO(世界卫生组织)在2021年更新了《全球空气质量指南》,与其对照,我们的大气污染治理工作应该说路还很长。”在肯定成绩的同时,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碳中和研究院院长贺克斌表示,“新标准就是新挑战”。
贺克斌认为,要重视减污降碳协同治理对实现气候目标和空气质量改善的关键作用。“大气污染物和二氧化碳排放同根同源,通过减少化石燃料燃烧能够实现减污降碳协同治理。中长期来看,仅靠治污的力量是不够的,‘双碳’力量逐渐发力,结构调整到位,污染物排放量将大幅度降下来。在碳中和路径约束下,剧烈技术变革将改变经济产业结构,人类活动将在未来几十年内发生巨变,温室气体、大气污染物等人类活动排放将迅速减少。”
“适时启动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修订,加强标准的引领和驱动作用。”报告表示,当前我国PM2.5浓度仍然处于高位,臭氧浓度呈现波动上升态势,全国整体PM2.5年均浓度与发达国家和WHO指导值仍有倍数差距。与此同时,“蓝天保卫战”进入持久攻坚阶段,不乏城市放松目标、放缓进度,需要设置更严格的空气质量管理目标。对此,报告建议尽快基于本土空气污染健康效应和基准研究,借鉴国际已有研究、指南和方法,适时启动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修订。
责任编辑:吕娅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