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 提升林草碳汇能力 拓宽森林草原生态价值路径 ——内蒙古宏观经济研究中心第77期发展改革论坛剪影
摘要:与会专家认为,围绕建设我国北方重要生态安全屏障的任务,立足森林草原资源优势,加快发展林草碳汇,有效发挥林草资源“储碳库”“吸碳器”对碳达峰碳中和的贡献作用,是内蒙古协调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的重要内容。
中国经济导报、中国发展网讯 2月7日,内蒙古宏观经济研究中心以线上与线下互动的形式举办主题为“提升林草碳汇能力 拓宽内蒙古森林草原生态价值实现路径”第77期内蒙古发展改革论坛。
论坛会现场
来自内蒙古自治区林业和草原局、自治区发展改革委、内蒙古农业大学、内蒙古森工集团的专家学者,围绕“打通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转化的通道”进行了研讨。
与会专家认为,围绕建设我国北方重要生态安全屏障的任务,立足森林草原资源优势,加快发展林草碳汇,有效发挥林草资源“储碳库”“吸碳器”对碳达峰碳中和的贡献作用,是内蒙古协调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的重要内容。
围绕“内蒙古做大碳汇造林”,专家们建议:一是按照全国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的总体布局,结合我区“一线一区两带”北方重要生态安全屏障的总体布局,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科学开展国土绿化,实现林草资源精准扩库增容。
二是因地制宜确定黄河重点生态区、大兴安岭森林带、北方防沙带等重点区域绿化方式,坚持适地适树,多树种、多林种结合,以重点区域增绿增汇突破带动全区增绿增汇。
三是建立内蒙古典型森林生态系统碳汇功能提升的经营技术体系,开展现有典型森林林分尺度植被碳汇功能提升、地力维持和土壤固碳功能协同提升技术研发与示范。四是通过减少森林采伐、开展林草防火、防治林草病虫害等措施保护现有碳库,减少毁林毁草造成的“碳库”损失和碳排放。
围绕“研究探索内蒙古碳汇交易机制”,专家们建议:一是推进林业碳汇项目发展。结合大兴安岭等现有森林资源现状,尽快摸清符合开发条件的森林资源底数,建立全区林业碳汇项目开发清单。
二是支持内蒙古森工等区内国有林企采取自主开发、合作开发等多种方式,分类推进林业碳汇项目申报、开发和管理。
三是鼓励充分利用林草碳汇实施碳排放权抵消机制,支持区内林草碳汇参与国内外碳排放权交易。四是依托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平台,探索开展区内、省际林业碳汇交易,实时发布全区林业碳汇开发、交易等动态信息。
围绕“研究探索内蒙古碳汇补偿机制”,专家们建议:一是鼓励呼伦贝尔等地出台林业碳票管理办法(试行),试点发放林业碳票,推进林业碳汇(碳票)项目化、市场化、资产化、金融化。
二是探索“碳汇+义务植树”“碳汇+司法”“碳汇+旅游”“碳汇+金融”等市场化机制。
三是探索建立不同地区间林业碳汇的横向补偿机制,立足区情,重点建立西部盟市对东部盟市、林业碳汇产品消费区对林业碳汇生产区的基于林业碳汇贡献的横向精准补偿,进而逐渐在全区形成更好体现林业碳汇价值的补偿机制。
四是探索经营性项目用地碳汇补偿机制,对占用林地的经营性项目所造成的生态价值损失,通过市场化购买等价值的林业碳汇予以补偿,实现林地生态价值占补平衡。
(义博 张莉莉)
责任编辑:宋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