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能源 正文

山东新型储能规模今年将超200万千瓦

2023-01-17 16:03 中国经济导报-中国发展网
新型储能 新型储能工程

摘要:在枣庄、东营等市,重点发展原材料产业;在青岛、济宁等市,重点发展设备制造产业;在济南、烟台等市,重点发展储能集成产业;在淄博重点发展相关服务产业。

本报讯  记者尹明波报道  近日,山东省能源局印发《山东省新型储能工程发展行动方案》,推动新型储能规模化、高质量发展,为加快山东省新能源供给消纳体系构建和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建设提供重要支撑。《方案》明确,到2023年底,山东省新型储能规模达到200万千瓦以上;2024年,达到400万千瓦;2025年,达到500万千瓦左右。

同时,《方案》提出六大重点任务。一是打造“储能+海上新能源”应用带。开展多技术路线示范,重点推动绿电制氢、制甲醇及胶东半岛丘陵地带人造地下硐室、东营枯竭油气藏压缩空气储能建设。开展多元化应用试点,以“储能+海上光伏”为重点,探索储能统筹布局、合作建设新模式;以海岛源网荷储清洁供电为重点,探索多能互补、联合调度运行新机制。开展安全技术试点应用,重点推广大数据人工智能预警、数字储能系统、基于阻抗响应的电池安全监测等技术,提升储能本质安全。到2025年,建设新型储能项目100万千瓦。

二是建设济南、青岛储能示范城市。重点推广应急备用、移动储能等电网侧应用模式,分布式能源聚合商、V2G充电桩双向互动智能充放电等用户侧应用模式。

三是构建鲁北基地型储能重点区。加快推动技术成熟、应用广泛、经济性好的先进储能技术规模化应用,打造吉瓦级新型储能大基地。以兆瓦级液流电池、重力储能技术为重点,开展高安全、长时间、大规模储能示范应用。推广熔盐储热、固体蓄热等热储能技术,探索提升传统火电调节性能。加强高精度长时间功率预测、智能调度控制等技术应用,推动风光火储一体化运行,探索多能互补发展新模式。到2025年,建设新型储能项目270万千瓦。

四是构建鲁中先进压缩空气储能重点区。利用泰安丰富的盐穴资源,以300兆瓦级大容量非补燃先进压缩空气技术为重点,建设一批大型储能电站。以液态压缩空气储能、超临界液态压缩二氧化碳储能等技术为重点,探索开发一批中小型储能电站。到2025年,建成压缩空气储能项目30万千瓦以上。

五是构建鲁西南多场景应用储能重点区。推广济宁横河煤矿用户侧储能应用经验,实施煤矿应急电源清洁化替代工程。探索利用废弃煤矿(石膏矿)、退役火电机组等既有厂址和输变电设施,开展先进压缩空气储能试验应用。开展飞轮、超级电容等快速储能技术应用。加强虚拟电厂、智慧化多能互补等技术应用,推动电力用户向零碳智慧电厂转变。到2025年,建设新型储能项目50万千瓦。

六是培育一批特色鲜明的产业基地。在枣庄、东营等市,重点发展原材料产业;在青岛、济宁等市,重点发展设备制造产业;在济南、烟台等市,重点发展储能集成产业;在淄博重点发展相关服务产业。

责任编辑:宋璟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