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对气候变化中国青年在行动
摘要:在他看来,有几个重点领域适合发展氢能:在工业领域,要满足高温热需求,可以用氢能替代,工业锅炉的掺氢或氨燃烧,可以有效减少碳排放;在化工领域,可以做绿氢的化工;交通领域,解决轮船、重卡、飞机的动力问题,可以用氢替代。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立足我国能源资源禀赋,坚持先立后破,有计划分步骤实施碳达峰行动,深入推进能源革命,加强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加快规划建设新型能源体系,积极参与应对气候变化全球治理。
11月25日-28日,2022中国企业家博鳌论坛在海南博鳌举办。在26日举行的2022碳达峰碳中和高峰对话上,作为“双碳”公开课嘉宾之一,中国节能协会氢能专业委员会秘书长柴博以线上方式参加了此次高峰对话。他表示,氢能是解决难以减排领域的重要手段和措施。氢可以跨地域、跨时间储存,氢能是实现电网、气网、热网三网融合有效媒介。
中国节能协会氢能专业委员会秘书长柴博
《氢能产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21-2035 年)》明确氢能是未来国家能源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用能终端实现绿色低碳的重要载体。是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重点发展方向,对实现碳中和目标具有重要战略意义。从能源发展的大趋势来看,氢能作为一种来源广泛、清洁无碳的二次能源,有利于降低传统化石能源比重、提高清洁能源应用水平,在全球碳中和背景下,氢能有望成为未来能源的重要构成,在低碳社会中发挥重要作用。
在他看来,有几个重点领域适合发展氢能:在工业领域,要满足高温热需求,可以用氢能替代,工业锅炉的掺氢或氨燃烧,可以有效减少碳排放;在化工领域,可以做绿氢的化工;交通领域,解决轮船、重卡、飞机的动力问题,可以用氢替代。
“大自然是人类赖以生存发展的基本条件。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要求。必须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发展。”
今年第32个节能宣传周期间,中国节能协会发起了应对气候变化的绿水青山公益行动,通过科普宣传方式传播双碳理念,推广绿色技术,培养专业人才,计划2025年完成百千万行动,即推广100项绿色技术,制作1000条科普视频,达到100万次公益浏览传播量。
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经济社会系统性变革,关系我们每个人,特别是青少年。青少年作为未来碳中和世界的主人,也是落实“双碳”目标的生力军。“小手”拉“大手”双碳科普,做为该公益项目重要一个活动,通过开展碳中和主题科普,以知识问答、专题互动等多种方式,普及低碳生活理念,帮助青少年从小建立节能降碳意识,通过“小手”拉“大手”打造全社会形成良好的低碳生活氛围,“选择低碳出行方式,使用高效节能产品,多一些自觉监督,多几次绿色选择”等点滴绿色行为汇聚绿色能量,为“绿水青山”添砖加瓦,为“双碳”目标贡献力量。
责任编辑:吕娅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