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两项技术取得重大技术突破,助力“双碳”目标实现
摘要:这两项技术联合,可使准能集团四台循环流化床锅炉发电机组供电煤耗降到国家“十四五”末全国火电平均供电煤耗降至300克/千瓦时以下的要求。
中国发展网 记者 梁喜俊报道
近日,在中国煤炭工业协会组织召开的“煤基纳米碳氢燃料工业化制备技术及煤基纳米碳氢燃料火力发电技术成果鉴定会”上,国能准能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研发的“煤基纳米碳氢燃料工业化制备”和“煤基纳米碳氢燃料火力发电”两大技术体系被中国煤炭工业协会专家组鉴定为“国内外首创,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
中国煤炭工业协会专家组成员、国家能源集团科技部主任李全生、国能准能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杜善周、曹勇、张宝卫及相关部门负责人及技术人员参加了本次鉴定会议,公证处机构对会议内容进行了全程公证。
据了解,国能准能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是国有重点中央企业,总部位于内蒙古准格尔旗,隶属于国家能源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是集煤炭开采、坑口发电及煤炭循环经济产业为一体的大型综合能源企业。准能集团拥有煤炭资源储量30.85亿吨,拥有年生产能力6900万吨的黑岱沟露天煤矿和哈尔乌素露天煤矿及配套选煤厂,装机容量960MW的煤矸石发电厂,年产4000吨的粉煤灰提取氧化铝工业化中试工厂,以及生产配套的供电、供水等生产辅助设施。截至2021年底,集团资产总额642.15亿元,在册员工9100余人,累计生产商品煤8.26亿吨,发电655.25亿度,累计实现利润599.11亿元,累计上缴税费546.08亿元。2021年7月,入选国有重点企业管理标杆创建行动标杆企业名单。
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加强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准能集团立足准格尔煤炭特性,开展煤基特种燃料研究,全力打造储氢赋能纳米碳氢燃料制备与后续应用开发产业路径,加快建设清洁能源供应体系,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努力践行中央企业担当奉献精神。
记者获悉,为积极落实国家“双碳”目标,自2021年3月份开始,准能集团联合清华大学、三易(海南)新材料有限公司、浙江大学、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东方锅炉、中国矿业大学、中南大学、中国煤炭科学技术研究院等机构,组建了专业研发团队揭榜挂帅,集中力量进行科研攻关,打通17项核心技术,成功制备出煤基纳米碳氢燃料,热值较常规水煤浆提高10%-30%。结合煤基纳米碳氢燃料火力发电技术,完成了煤基纳米碳氢燃料实验室燃烧试验、3兆瓦半工业化燃烧试验、150兆瓦现役锅炉的示范改造及工业化验证,取得了煤基纳米碳氢燃料发电关键指标新突破,煤耗降低50克/千瓦时。
在采访中记者了解到,准能集团研发的煤基纳米碳氢燃料是由煤、水和少量添加剂经先进的纳米化处理工艺制成的一种基本颗粒粒度为纳米级、具有较高表面活性的液态煤基特种燃料,是一种新型、高效、清洁的环保燃料,具有原料热值低、燃料固含低、点火温度低、燃料热值高“三低一高”的特点,可实现节能、降耗、减污、增效的清洁化燃烧,不仅可以替代燃煤作为锅炉燃料,还可作为液体燃料应用到其它领域,极大拓展煤炭的应用空间,同时为煤炭产业找到一条高质量发展的路径。
基于煤基纳米碳氢燃料特性,准能集团相继完成了试验平台、半工业化试验台、150兆瓦循环流化床锅炉工业化应用研究,完成了煤基纳米碳氢燃料炉前存储输送、雾化控制、低温点火、燃烧调整、高效分离、布风、超低排放等七项关键技术研究,建立煤基纳米碳氢燃料火力发电技术体系,目前已实现了4000大卡煤制备的50%浓度煤基纳米碳氢燃料在180-200℃低温下成功点火。
神华准能资源综合开发有限公司循环经济管理部主任黄涌波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介绍说,两项技术结合,成功降低发电煤耗50g/kWh,这是传统煤电机组升级改造的颠覆性技术,实现了煤电产业源头减碳,是煤炭企业落实“双碳”目标的重要技术支撑。目前全国300MW以下的机组是390台,应用该技术盘活全国小型机组,可盘活资产约1640亿元。纳米碳氢燃料具有独特的理化特性,可作为煤化工领域的催化剂,可作为储氢功能材料,可作为农业种植领域的碳基肥料,特别是它的高热值、低温点火、均一稳定等特性,未来可替代部分传统燃油产品。
“面对‘双碳’目标压力,准能集团认真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坚持科技自立自强,高度聚焦煤炭开采和火力发电两大主业,研发煤基纳米碳氢燃料工业化制备及火力发电技术,实现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准能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杜善周表示,这两项技术联合,可使准能集团四台循环流化床锅炉发电机组供电煤耗降到国家“十四五”末全国火电平均供电煤耗降至300克/千瓦时以下的要求。两项技术是准能集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重要举措,也是推动准能集团完成煤炭企业绿色低碳转型重要环节,将为煤电行业落实“双碳”目标提供重要技术支撑。
责任编辑:刘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