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宜春铜鼓县:践行绿色发展理念 打造美丽中国“铜鼓样板”
摘要:在日前“宜春这十年”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上,中共铜鼓县委书记李勇军介绍了铜鼓县践行绿色发展理念,打造美丽中国“铜鼓样板”的一些做法。
中国发展网讯 近年来,宜春市铜鼓县以创建国家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为抓手,认真践行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因地制宜探索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奋力打造美丽中国“铜鼓样板”。
在日前“宜春这十年”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上,中共铜鼓县委书记李勇军介绍了铜鼓县践行绿色发展理念,打造美丽中国“铜鼓样板”的一些做法。
一是坚定不移践行“生态立县”理念。早在上世纪末,铜鼓人民就一改“靠山吃山”的历史,痛下决心封山育林。1991年,该县便确立了“生态立县”发展战略。2021年将这一战略提升为“生态立县、工业强县、文旅兴县、依法治县”,坚决打好污染防治和生态修复攻坚战,严格落实河(湖)长制、林长制,恪守“生态、耕地、水资源”三条红线,狠抓中央、省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整改,全力做好治山理水、显山露水文章,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生命共同体建设,厚植绿色发展底色。
二是坚定不移打通“两山”转化通道。从改革创新入手,积极探索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拓宽“两山”双向转化路径。着力提升“绿色总量”。针对生态产品价值度量难、交易难、变现难、抵押难等问题,通过编制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来量化生态家底,对土地、森林、宅基地等各类生态资产的确权,对农村集体土地使用权、集体林权等产权的流转,分别给绿水青山贴上“价值标签”“权属标签”“资产标签”等,加速全县生态资源向生态资产转化,不断健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让美丽风景变为美丽经济。2020年度全县GEP达364.5亿元,是当年GDP的6.4倍,居全省前列。着力提高“创新增量”。紧紧抓住“国家生态综合补偿试点县”政策机遇,探索建立市场化、多元化的生态保护补偿机制,释放“生态红利”,激发绿色发展新动能。以推进碳中和试点为契机,在全省率先启动森林碳汇开发,争创“碳中和先行区”。着力提质“幸福均量”。对标国家“两山”基地建设规程“3方面8大类20项指标”,以创建文明城为抓手,同步创建卫生城、森林城、园林城、双拥模范城,办好民生实事,着力补短板、强弱项,不断提升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着力管控“风险变量”。压实生态环保责任,坚决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扎实开展“护绿提质行动”,健全完善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和责任终身追究制,开展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等。
三是坚定不移抓实生态产业发展。以生态+大健康产业为发展方向,系统推进绿色低碳转型,逐步构建起以电子信息、生物医药、笋(竹)精深加工、精细化工为主导、文农旅融合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体系。如今,主导产业不断发展壮大,新引进生物医药EPCM、薪太软、箩趣科技、乡村振兴+元宇宙等一批数字经济项目,生物医药大健康产业园、电子信息产业园和冷链物流园建设顺利推进,铜鼓获评省新型工业化竹产业示范基地。深挖绿色和红色资源富矿,推进文化、康养、体育、研学、旅游等产业深度融合。全县有汤里文化旅游度假区、天柱峰景区、秋收起义纪念地3家国家4A级景区,尖尾峡森林探险漂流、七星岭滑雪场2家国家3A级景区,坪田、浒村、永丰3家省4A级乡村旅游点,年接待游客超1000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超50亿元。做实以林下经济为主的有机农业,重点发展黄精、竹笋、茶叶三大富硒产业。其中黄精种植面积达5万亩,“铜鼓黄精”“铜鼓宁红”获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成功承办全省林下经济高质量发展现场推进会,全县已完成基地有机认证面积63万亩,认证品种56个,有机农业产值超7.56亿元。(张亚静)
责任编辑:刘丹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