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海阳核电3、4号机组获国家核准
摘要:进一步拉动核能产业链,助推山东打造更高水平千万千瓦级沿海核电基地,助力“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早日实现。
中国经济导报、中国发展网 段文奇、梁军、池毓凯、记者尹明波报道 喜报传来振奋人心,奋楫扬帆正当时。近日,国家对经过多年准备和全面评估审查、已纳入国家规划的山东海阳核电3、4号机组予以核准,这是山东核电发展史上又一重大里程碑。
以此为标志,山东核能弯道超车、跨越发展,又迎来新的“春天”。
海阳核电项目俯瞰图。 摄影:姜立波
据悉,此次核准的海阳核电3、4号机组,采用三代非能动压水堆核电技术,每台机组容量125万千瓦,满足国际最高安全标准,项目预计投资约400亿元,计划工期56个月。其中,3号机组计划于今年5月开工,4号机组间隔10个月开工,“十五五”初期全部建成投运,年发电量200亿千瓦时,基本满足全省四分之一人口生活用电;年可替代标煤消费约600万吨、减排二氧化碳1600万吨、减排二氧化硫5.2万吨、减排氮氧化物4.5万吨,相当于种植阔叶林4.4万公顷,可覆盖4.6个泰山林地面积。
海阳核电3、4号机组被核准,山东调优能源结构、推动绿色转型,再次彰显核电担当。据介绍,3、4号机组将持续拓展核能综合利用,探索创新更经济、更环保、更高效、可复制的“核能+新能源+储能”等方案,再为美丽山东画卷泼墨。同时,进一步拉动核能产业链,助推山东打造更高水平千万千瓦级沿海核电基地,助力“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早日实现。
海阳核电作为山东首座建成投产的核电站,一路领先。1、2号机组为国家三代核电自主化依托项目,分别于2018年底、2019年初投入商运,总装机容量250万千瓦,累计发电超过700亿千瓦时。在确保机组安全运行的同时,探索放大“核电+”效应,率先蹚出全国核能综合利用新路径,2019年11月,建成全国首个核能居民供暖工程,被国家授予“国家能源核能供热商用示范工程”称号;2020年11月,世界首个“水热同传”试点工程投运,实现供水、供热跨界融合;2021年5月,世界首个“水热同产同送”科技示范工程投运,通过“核能进行先发电、后制水、再供暖”三级高效利用,在全球率先实现“零碳”供热、“零耗能”制水;2021年11月,核能供暖面积近500万平方米,代替12台燃煤锅炉,成功打造全国首个核能“零碳”供暖城市。目前,核能供热已安全运行3个供暖季,海阳“零碳”供暖城市名片越擦越亮。
“能源的饭碗必须端在自己手里。”山东省能源局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处负责人介绍说,山东“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明确提出“实施核能高效开发利用行动计划”“打造核能强省”,核能作为安全高效、清洁零碳能源,对于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地位特殊,责任重大,使命光荣。这位负责人表示,随着技术日臻成熟,山东聚力跳出核能单一发电角色,坚定不移加速推进核能综合利用,将以前所未有的决心和力度发力“核能+”“裂变”效应,创新创造出新的更大奇迹,在新时代新征程上,让核能造福齐鲁大地的道路越走越宽阔,前景越来越光明。
责任编辑:宋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