汕头市新材料产业发展迎来新风口 一批国内外细分行业龙头骨干企业正在奋力突破“卡脖子”技术
摘要:为进一步推进产品差异化提升竞争力,贝斯特开发了系列BOPE薄膜用功能母料,可实现塑料薄膜的单一材质可回收和同质化管理,符合国家当前的环保和可回收政策,目前在国内市场占有率近70%。
中国经济导报 中国发展网 石培璋、鲁利韦、记者罗勉报道 从汕头市工信局了解到,汕头市当前新材料产业发展现状,华兴冶金的铜冷却壁产品全球市场占有率最高,西陇科学在国内化学试剂细分行业产量第一,光华科技的电子化学试剂产量国内第一,美联新材的黑色母粒产量国内第一……随着一批国内外细分行业龙头骨干企业的不断成长,尤其是近年来化学与精细化工广东省实验室落户汕头,进一步加快推动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产业化相互融通,越来越多“卡脖子”技术将被突破,汕头市新材料产业发展也必定迎来新风口。
从无到有、从有到优,作为战略性、基础性新兴产业,目前我国新材料产业正不断发展壮大,在体系建设、产业规模、技术进步等方面取得明显成就。经过多年的不断培育,汕头市新材料产业也已具备一定的项目支撑和基础优势。日前,汕头市委提出构建“三新两特一大”产业新格局,新材料产业作为“三新”之一位列其中,将加快推进发展。据初步统计,汕头市规上新材料产业2020年产值超300亿元,占全市规上比重达10%以上。
汕头市新材料产业基础较好,原化工塑料产业的多数大企业,如化工类的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塑料类的塑料薄膜制造、塑料板管型材制造等,都可划入新材料产业,这样既能搭乘国家大力发展新材料产业的“快车”,也将对汕头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起到重要推动作用。
光华科技:新材料营收占比超80%
汕头市近年来随着产业结构的不断优化,涌现出多家知名度高、竞争力强、行业影响力大的新材料领先企业。光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便是该领域中的佼佼者。作为一家电子专用材料制造商,光华科技自2016年起就致力于锂电池正极材料的研发与生产。截至今年第三季度,该企业营收已达18.4亿元,预计整年营收将超20亿元,其中新材料占比超80%。
光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汕头公司总经理陈雄介绍说,我们的锂电池正极材料是供应给锂电池生产厂商。消费者比较熟悉的新能源汽车、电动低速车,此外还有5G基站等的储能,都是锂电池的主要终端应用产品。锂电池正极材料是企业新材料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企业未来产值增长的重点板块。
在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量不断扩大、早期应用的新能源整车动力电池大量退役背景下,光华科技还将目光瞄准锂电池的综合回收利用,发展成为首批符合工信部《新能源汽车废旧动力蓄电池综合利用行业规范条件》5家企业之一,也是目前广东省唯一一家。“除了生产正极材料,我们还积极布局整个新能源产业循环利用相关的一些技术配套和产业化工作。这也是我们基于多年来在电子化工产品领域积累的技术而提出的‘循环经济’的概念。”陈雄说,锂电池的综合回收利用一方面是控制成本,解决锂电池原材料的供应问题,另一方面是为新能源领域退役锂电池提供去向,进一步提升行业核心竞争力。当前,以自身优势和对新能源产业发展的信心,企业拟增资超5亿元建设废旧锂电池高效综合利用暨高性能电池材料扩建项目,投产后预期产值将逾15亿元。
汕头市提出构建“321”产业发展新格局,坚定不移走“工业立市产业强市”之路,陈雄表示企业上下都倍感振奋、倍受鼓舞,非常期待接下来汕头能出台一些有指导性、引导性的政策,与我们在技术和产业化方面已经形成的一些前期积累碰撞出火花,让一些成熟的项目能够在汕头落地生根。
贝斯特科技:主导产品国内市场份额近70%
生产基地位于汕头市龙湖区万吉工业区的汕头市贝斯特科技有限公司同样是一家新材料研发生产企业,主营各类塑料薄膜高分子功能性母料,是国家第一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2010年,按照“5年储备、3年研发”的部署,贝斯特从添加剂和传统母料的生产转型进军新材料领域,并凭借独有母料技术和稳定的产品质量,年产能达到15000吨,年销售额超2.2亿,实现连续十年持续增长,近3年平均增长率达20%以上。
什么是塑料薄膜高分子功能性母料?“可以将它比作双向拉伸薄膜生产企业的‘味精’,用量不多,但不可或缺。”汕头贝斯特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杨波作了“科普”,一颗颗白色粒子形状的配方树脂材料就是功能性母料,其供应下游企业生产出来的薄膜,主要可以应用于冷冻海鲜产品包装、电子产品显示屏、微型机器人电容器等多个场景。
为进一步推进产品差异化提升竞争力,贝斯特开发了系列BOPE薄膜用功能母料,可实现塑料薄膜的单一材质可回收和同质化管理,符合国家当前的环保和可回收政策,目前在国内市场占有率近70%。而此前被国外垄断的MLCC基膜用功能母料生产技术也被该企业攻克,由此解决了我国高端领域薄膜“卡脖子”的难题。“目前我们已与国内多家薄膜厂家合作,并已通过测试,得到客户的一致认可。”据杨波介绍,企业以科研为先导,建有省级企业技术中心和省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等创新平台,已与国内多家高校例如汕头大学,中山大学,苏州大学等建立了良好的产学研合作关系。为应对未来几年下游薄膜产能爆发式增长而迎来的新一轮母料需求,企业于今年申请了16亩工业用地用于增资扩产,目前正在积极筹备建设中,预计明年建成投产后,可实现年产功能性母料30000吨。
责任编辑:唐雅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