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发电8亿千瓦时 山东又一海上风电项目并网发电
摘要:记者获悉,山东将按照统一规划、统一资源配置、统一开发建设总体思路,加速渤中、半岛北、半岛南三大片区海上风电资源开发,全力打造千万千瓦级海上风电基地。同时,重点推动海上风电与海洋牧场融合发展试点示范,加快启动平价海上风电项目建设,推动海上风电规模化发展,助力能源结构绿色转型,赋能山东能源行业高质量发展。
图为国家电投山东半岛南3号海上风电项目
中国经济导报、中国发展网 刘昊、马向阳、柏贞杨、记者尹明波报道 近日,在海阳南部碧海深处,随着一排排百米高的风机叶片徐徐转动,陆上集控中心主控室大屏的发电量数字开始跳动,标志着国家电投山东半岛南3号海上风电项目首批机组顺利并网发电。这是继9月12日华能山东半岛南4号发出海上“第一度电”后,山东向海揽风取得的又一个重大突破。
锚定“3060”目标、落实“双碳”战略,山东加快推进海上风电发展决心坚定不移。聚焦海洋强省建设目标,该省科学布局千万千瓦海上风电基地,研究制定配套支持政策,大力推进海上风电两大试点项目建设,确保2021年底前建成投运;“十四五”期间,实现海上风电开工1000万千瓦,建成500万千瓦的目标。
作为山东首批海上风电示范项目,山东半岛南3号是目前国内单桩基础水深最深、单机容量最大的大型海上风电场之一。项目总装机容量301.6兆瓦,建设58台单机容量5.2兆瓦风电机组,配套建设220千伏海上升压站1座,年均发电量达8亿千瓦时。
为确保首批风机如期并网发电,自5月份开工以来,项目加足马力,攻克施工船机资源紧张、工期紧、海上作业窗口期短等困难,顺利完成海上升压站吊装、首根220千伏海缆敷设、陆上集控中心安装调试等工作。其中,总重5200吨、全省最大“钢铁心脏”——海上升压站,创新采用4腿导管架型式吊装方案并成功实施,仅用24小时即完成发运到吊装所有工序;创新应用“水下超短基线定位系统”,精确定位海缆路径,仅用10天就完成水深31米、总长47公里的220千伏海缆敷设任务;首次采用吸气式烟感系统和高压细水雾消防系统,为项目安全运行提供重要保障……目前,山东半岛南3号海上风电项目正以奔跑之姿,加速向年底全容量并网发电攻坚冲刺。
“该项目作为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示范工程,全容量并网后,每年可有效替代标煤25万吨,减排二氧化碳65万吨,预计年营业收入5.5亿元,上缴利税8000万元,提供就业岗位1000余个,实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多赢。”据烟台市发展改革委相关负责人介绍,特色配套产业集群优势形成,吸引了海阳来福士、蓬莱大金、烟台打捞局等优秀企业踊跃投入项目建设。目前,具有年产300套海上风机能力的远景能源风机制造基地已在海阳建成,项目“本土化”建设程度高达80%,有力推动当地产业和经济社会发展。
记者获悉,山东将按照统一规划、统一资源配置、统一开发建设总体思路,加速渤中、半岛北、半岛南三大片区海上风电资源开发,全力打造千万千瓦级海上风电基地。同时,重点推动海上风电与海洋牧场融合发展试点示范,加快启动平价海上风电项目建设,推动海上风电规模化发展,助力能源结构绿色转型,赋能山东能源行业高质量发展。
责任编辑:唐雅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