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庆云:新能源点亮“绿色经济”
摘要:项目投产后,庆云县能源结构将由化石能源和新能源融合使用,转变为全时段绿色能源供应,推动产业体系走上高质量发展之路。
马俊良 王凡存 郭荣云
中国经济导报、中国发展网 记者 | 尹明波
近日,三峡新能源庆云储能电站项目入选“山东省2021年度储能示范项目”。从三峡新能源来山东省德州市庆云县考察到签约,再到向山东省能源局申报储能示范项目成功,经过近50天的努力,项目正式落地。继海螺集团后,该项目为庆云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再添重磅“绿色动力”。
据了解,项目由三峡新能源集团投资,一期建设100MW/200MWh储电站及配套220kV升压站各一座,可实现错峰收储、释放绿电,提升“移峰填谷”用电调解能力,推动实现“24小时绿电供应”,助力打造山东首个县级“纯绿色电网”。项目投产后,庆云县能源结构将由化石能源和新能源融合使用,转变为全时段绿色能源供应,推动产业体系走上高质量发展之路。
“庆云临近渤海,风电资源富集,连续两年入选‘全国绿色发展百强县’。围绕优化能源保障体系,推动绿色发展,我们相继招引了中国广核集团、国家电力投资集团、天润德州等企业落户,建设风电场、光伏发电等绿电项目。”庆云县发展改革局局长王志广介绍,目前庆云县已投入运营风电场7个,新能源装机容量达512.8兆瓦,占装机总量的95%。
电网监测数据显示,2020年庆云县70%以上时段实现“绿电供应”。今年以来,新能源发电达5.7亿千瓦时,是全县社会用电量的1.7倍,在满足自身绿电供应基础上辐射供应滨州、乐陵等周边地区。“我们进行了30天实时监测,全月累计绿电供应时长超515小时,占总供电时长的71.5%。”三峡新能源项目负责人董晋明说,基于产业规划、资源环境等优势,在庆云建设储能电站,意义非凡。
新能源产能大,化石能源相应压减。据德州市发展改革委消息,2020年庆云GDP能耗为0.175万元/吨标准煤,低于全省平均水平;人均能耗0.95吨标准煤,仅为全市平均水平的30%。“十四五”期间,庆云县将持续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综合能源消费量只减不增,高耗能高污染项目持续减少,能源结构、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致力实现绿色发展。
作为工业的血脉,能源品质决定了发展质量。“立足打造工业强县,我们始终坚持以优化能源保障为基础,推动传统项目升级,严控高耗能高污染项目审批,坚决不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王志广表示,近年来庆云县锚定“节约、清洁、安全”发展目标,把“绿电”作为能源结构调整的着力点,制定发展规划、优化变电站、线路选址,扩建新能源项目,有效增强了“绿电”供应能力,包括建立以太阳能、生物质能及风能为重点,地热能为补充的新能源应用体系,推动集中式和分布式并举推动风电发展,持续加大太阳能热利用推广力度,鼓励“太阳能光伏+项目”建设等等。
通过打好“绿色能源”牌,深入实施新旧动能转换,庆云县构建起“361”产业体系,即大力支持科技含量高、能耗小、带动能力强的优势产业,把高端装备、新一代信息技术等作为主导产业,加强核心技术研发;以昆仑创奇、红日东升为龙头,加快电力装备产业提档升级;以海螺集团、大国重器为龙头,集中力量发展高档数控机床和工业机器人等高端制造业,同时以电子信息产业园为载体,打造科技、智慧、服务型高端产业园区,集中引进芯片、原器件、电子通讯、人工智能等电子信息相关企业,提升绿色制造,发展绿色工业。
新能源推广不仅带来庆云产业结构调整,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群众幸福指数也日益提升。如今,行走在庆云,绿树成荫,空气清新,水质清澈。庆云县生态环境局负责人介绍,截至今年4月份,全县PM10、PM2.5、SO2分别同比改善6.5%、18.8%、5%,月降尘量均控制在6吨/月·平方公里以下。随着环境的持续改善,更多外地人来到庆云工作生活。第七次人口普查显示,相比第六次人口普查,庆云县人口净增23421人,位列德州市首位。
“能源是发展基础。三峡新能源的落户,将进一步提升庆云县新能源利用效率,夯实新能源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中‘压舱石’的重要作用。”德州市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庆云县委书记王晓东说。
责任编辑:刘丹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