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赤水:生态经济发展为小康路铺满绿色
摘要:赤水市农业农村局局长赵忠良告诉中国经济导报记者,目前,示范园鲜条年产量约12万公斤,年产值432万元,户均年收益3.13万元。
贵州省赤水市丰富的竹资源为生态产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生态产业的高质量发展又进一步拉动了农户种植竹子、保护生态环境的积极性。图为黔北20万吨林浆纸一体化项目生产现场。吴承坤/供图
中国经济导报、中国发展网 记者 | 吴承坤
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农经司在贵州省赤水市召开重点区域生态保护和修复经验交流现场会。与会人员实地观摩了赤水市天然林保护、大同河和赤水河生态系统治理、退耕还竹及相关产业发展典型,并共同分享交流了典型工作经验。
赤水市自1990年提出“生态立市”以来,始终坚守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全面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退耕还林(竹)工程”和“流域生态环境保护与修复工程”,开展在石山上种植金钗石斛等生态保护与修复工程,逐步形成了以生态旅游、竹资源开发利用和金钗石斛种植产销为代表的生态经济,为赤水市小康路铺上了浓浓的绿色。
“天然林保护工程”形成“天然氧吧”
赤水市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实施近20年来,全市森林面积由2000年的171.3万亩上升到了现在的224万亩,森林覆盖率由2000年的63.4%上升到了82.51%,赤水河每年排入长江的泥沙量减少约400万吨。莽莽苍苍的森林,使得赤水市空气清新,气候宜人,形成了“天然氧吧”。
自“天然林保护工程”实施以来,特别是“十三五”期间,国家累计下达赤水市工程资金1.5亿左右元。赤水市累计聘请“天然林保护工程”管护人员909人次,选(续)聘建档立卡贫困户护林员3033人次,实现了森林管护全覆盖。
通过实施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赤水市的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提高,生态旅游的知名度、美誉度不断提升,实现了“生态美、产业强、百姓富”的有机统一。中国经济导报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赤水市黎明村是受益“天然林保护工程”的典型例子。
黎明村距赤水市区40公里,全村有8个村民组222户共797人。近10年来,黎明村大力开展植树造林,林地面积由4.06万亩增加至目前的4.52万亩;森林覆盖率由2009年的76%提升至目前的94.55%。
良好的生态资源,促进了黎明村生态旅游的蓬勃发展。黎明村境内有中国丹霞地貌地区最大、最壮观的瀑布景区——赤水大瀑布景区。黎明村紧紧围绕森林生态保护,服务于生态旅游的发展思路,实行“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的生态资源改革,带领村民以林地入股等方式,搭上生态旅游发展的快车,办起了村集体经济,发展起了漂流、民宿、农家乐等生态旅游配套业态,并解决了48名村民的就业问题。
2014年以来,黎明村共获得赤水大瀑布景区每年2.5%的门票收入资源补偿费共计570.82万元。资源补偿费除8%用于村集体公用事业发展外,其余则按照村民林地面积在村合作社的占股比例进行分红。2020年,黎明村实现旅游配套服务收入400万元,集体分红达130万元。其中,全村建档立卡贫困户、低保户年底分红5000元以上。
退耕还林(竹)造就独特“竹生态”
1998年,国家调整林业生态政策并启动退耕还林工程;2001年,赤水市被列为贵州省退耕还林(竹)工程试点县(市)。
退耕还林(竹)工程建设初期,赤水市农户对政策抱有诸多疑虑。为此,赤水市先后出台《关于加快竹基地建设步伐的意见》《关于促进和加快竹产业发展的意见》等系列政策措施,切实地解决了群众的顾虑,赢得了群众的拥护和支持。
截至2020年,赤水实施退耕还林(竹)59.85万亩,全市竹林面积从53.2万亩发展到132.8万亩,竹林总面积和农民人均竹林面积居全国前列,年可采伐楠竹1200万株、杂竹75万吨、竹笋6万吨以上……丰富的竹资源不仅带来生态的改善,更促进当地依靠竹林发展起“竹经济”,造就独特的“竹生态”。
赤水市始终坚持资源培育与产业发展相统一,通过“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农户”发展模式,推进资源、市场、林农有机结合,形成多方共赢的发展格局,实现了退耕还林(竹)“退得下,稳得住、能致富”的目标。
截至目前,赤水市共有100个村(社区)级组织,共建有66家竹业合作社发展竹业经济,村(社区)级经济组织年收入突破1亿元;全市5万余户18万农村人口实现竹产业全覆盖,带动竹农每年人均增收4000余元。
赤水市群众因拥有“富竹”而加倍“护竹”。以该市大同镇天桥村为例,该村党支部书记韩昌华告诉中国经济导报记者,天桥村借助退耕还林(竹)工程发展形成的1.8万亩竹林,以村自建的合作社与社会资本合作,投资50万元建成竹子切片厂,形成了“社会资本+合作社+农户”的利益共同体。目前,切片厂年加工竹原料1.5万吨,常年提供就业岗位5人,辐射带动该村及周边48名青壮劳力在家门口采伐竹原料实现就业,并有效解决了该村718户(2310人)竹农竹原料采伐销售问题。“如今,凭借竹原料采伐,天桥村合作社利益联结的贫困户56户(149人)每年分红1.12万元,天桥村人均年增收2400元。”韩昌华说。
此外,贵州赤天化纸业公司建设的黔北20万吨林浆纸一体化项目也是利用赤水市丰富的竹资源发展生态产业的典型。该项目作为2003年经国家发展改革委核准的林浆纸一体化示范项目,总投资31亿元,于2008年建成投产,现纸浆产能为36万吨/年、生活原纸19.5万吨/年。项目自投产以来,已累计向农户收购竹原料550万吨,向农户支付竹原料收购款34.4亿元,生产竹浆板143.5万吨,生活原纸27.8万吨,销售收入76亿元,上缴税收3.8亿元。同时,项目通过产业化助推脱贫攻坚,为当地18万名竹农每年人均增收3800元以上,直接带动8000户贫困户2.8万人脱贫。
着力打造滨河绿色风景线
在通过实施“天保工程”“退耕还林(竹)工程”来保护生态环境的同时,赤水市还大力实施境内河流流域生态环境保护与修复工程,着力打造境内河流生态自然、开合有度的滨河绿色风景线,提升旅游业品质。尤其是“十三五”以来,赤水市累计投入资金30153万元,实施生态保护修复治理项目51个,境内生态环境质量稳步提升。
其中,大同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与修复工程便是一个典型的工程。大同河是赤水河的重要一级支流,河道干流长81公里,流域面积700平方公里。通过水环境综合治理、河道内生态护坡工程、水生态修复、生态物理隔离等措施,减少大同河水环境污染,控制河道由于河流冲刷和河水回流引起的水土流失,改善水生动植物以及白鹭等鸟类生活环境,调节流域内小气候,使大同河河床变深、河岸变绿、河水变清,河岸两侧动植物更加多样,形成了一个河岸生态与人居环境和谐共存的自然综合体。
中国经济导报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随着工程接近尾声,该项目已吸纳当地农户就业47人(建档立卡贫困户8人),人均增收1.8万元以上。后期还可提供10个就业帮扶岗位。未来,当地群众可依托建设好的项目区,开办农家乐、观鸟园等特色休闲产业,实现产业发展与人居环境改善互促互进,实现农民增收与环境进一步改善的良性循环,提高当地居民生活水平,推动建成具备宜居宜游宜业的农民幸福家园、城市居民休闲乐园的“四美两园”美丽乡村。
生态经济创造“岩石旮旯出金银”奇迹
在赤水市发展生态经济的布局中,充分利用荒山荒石荒坡发展金钗石斛产业化种植颇值得关注。
众所周知,赤水市是世界丹霞自然遗产地,境内山多石多地少,年均气温18℃,年均相对湿度83%,是被誉为“药界大熊猫”的名贵中药材金钗石斛最适宜生长的地区之一。
从1996年起,赤水市就开始了金钗石斛产业化种植。20多年来,赤水市金钗石斛面积从200亩发展到近10万亩,鲜条蕴藏量达8000余吨,允采量6000吨,面积和产量均占全国的90%以上,综合产值达10亿元以上。截至目前,赤水市金钗石斛产业各类经营主体达44家,提供就业岗位上千个,临时用工2万余人,带动群众务工收入6700余万元;1.37万户近5万余人参与产业发展受益,助推5120户贫困农户15886人实现脱贫,人均增收7000余元。
红岩石斛示范园是赤水市发展金钗石斛产业实现生态保护和修复的缩影。示范园始建于上世纪80年代,当时,山上是一壁光秃秃的丹霞红岩,山下是犬牙交错的乱石旮旯、荒草荒坡,综合效益低下。为此,当地农户开始尝试在丹霞石上种植金钗石斛进行改善——用水泥钢钉直接将金钗石斛种苗钉在丹霞岩石上,金钗石斛种苗然后附石而生,真正实现了“点石成金”“点石成绿”。
1996年后,当地抢抓全市大力发展金钗石斛的机遇,由企业、合作社、农户共同参与,先后投入资金840万元。其中财政通过种苗补贴、大户奖励、基础设施建设投入400万元,农户自筹和投工投劳440万元,建成核心示范区1200亩。
赤水市农业农村局局长赵忠良告诉中国经济导报记者,目前,示范园鲜条年产量约12万公斤,年产值432万元,户均年收益3.13万元。
赤水发展金钗石斛产业,不仅有效防治了丹霞石的风化,减少了水土流失,提高了植被覆盖率,改善了生态环境,而且创造了“岩石旮旯出金银”的奇迹,呈现出“荒石改绿地”“石头开红花”的美丽景象。
责任编辑:刘丹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