拥抱变化:汽车向新能源和智能化飞驰
摘要:“日立安斯泰莫准确捕捉到了中国这一世界最大的汽车市场的变化。”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执行役常务、中国总代表依田隆在2021上海车展上特别强调了“变化”。
2021上海车展上,日立安斯泰莫亮相的电动动力总成系统、自动驾驶系统等产品吸引了大批媒体记者和专业观众。崔立勇/摄
中国经济导报、中国发展网 记者 | 崔立勇
“拥抱变化”,上海车展以此作为2021年的主题。这个在中国提出碳达峰碳中和“30·60”目标后的首场国内大型国际车展,不仅呈现出明显“变化”,而且这些变化更具里程碑式的转折意义。
新能源和智能化是汽车行业最明显的两个变化趋势。2021上海车展共有165款新车亮相,其中纯燃油车有81款,占比已不足一半,纯电动、插电混动、非插电混动等类型的汽车成为车展当之无愧的主角。与此同时,华为、百度、腾讯、小米等多家传统意义上的科技公司不约而同进入汽车业,加速汽车“互联”。
“日立安斯泰莫准确捕捉到了中国这一世界最大的汽车市场的变化。”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执行役常务、中国总代表依田隆在2021上海车展上特别强调了“变化”。
在依田隆看来,中国社会正在发生巨大变革,这种变革不仅有中国正在加快形成的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也包括中国政府提出的双碳目标和民众不断提升的环保意识。他说,日立安斯泰莫提供环保的移动出行方案,为实现中国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作出贡献。
在2021上海车展上,众多传统整车厂商将新能源汽车推到了更加显要的位置,日立安斯泰莫等跨国零部件企业作为“幕后英雄”,其一举一动也从产业链深处反映出汽车产业之变。
“公司提供技术支持和整体移动解决方案,以适应这个快速变化的世界。”日立安斯泰莫全球总裁兼CEO柯睿思(Brice Koch)关注世界的变化,也看重汽车业的“快速技术迭代”。
“中国市场是世界最大的汽车市场,电气化、自动驾驶化、共享化、网联化正在飞速发展。”日立安斯泰莫全球高级副总裁、中国区总裁僧伟利这样概括汽车业的变革。他表示,企业计划至2030年将产品使用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减少50%。
日立安斯泰莫看重“变化”,其自身也是由“变化”而生。日立安斯泰莫株式会社今年1月1日刚刚完成经营合并,由日立汽车系统和京滨、昭和、日信工业四家企业合并而成,今年也是新品牌首次亮相上海车展。合并后的企业采用股份制运营模式,其中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占66.6%的股份、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占33.4%的股份。
日立汽车系统在汽车行业一直保持领先地位;京滨、昭和、日信工业三家企业原来都是本田旗下的零部件公司。四家企业的整合形成全球航母级的供应商,实现了专业技术的互补应用,被业内认为“必要的规模扩张和技术汇集更具战略意义”。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统计数据显示,新能源汽车呈现高速增长势头。2021年1~3月,中国市场新能源汽车产销53.3万辆和51.5万辆,同比分别增长3.2倍和2.8倍。其中,纯电动车占比超过80%。
电动汽车的结构天生注定更适合布局智能系统。日立安斯泰莫在上海车展上也展示了重点开发的自动驾驶(AD)和自动驾驶辅助系统(ADAS)、先进底盘等产品。其中,自2004年开始投入研发的双目相机,可通过视差原理识别任意不规则的物体以及纹理对象,并可以在看不到车辆整体轮廓的状态下,将车辆作为立体物被检测并将其作为触发自车控制的候选对象,从而大大提高对前方超车、加塞物体的早期检测,避免碰撞。
柯睿思认为,为环境减负、杜绝交通事故和提高舒适性是汽车业发展的必然方向。据介绍,日立安斯泰莫的驱动电机、逆变器、电动驻车制动器等产品近年来先后搭载在戴姆勒、马自达、通用、奥迪、福特等品牌的多款车型上。
中国汽车市场既是大卖场,也是全球汽车业的焦点。日立安斯泰莫业务网点遍布全球27个国家和地区,总部位于日本东京,全球共有四个地区总部,其中在中国设有一个;在全球拥有137处生产基地,中国共拥有22处。
汽车正在中国发生深刻的变化,并改变世界汽车业的走向。僧伟利判断,人们对自动驾驶汽车和摩托车寄予很高的期待,全球对相关产业的需求不断攀升,中国市场更是有望日益扩大。
责任编辑:刘丹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