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能源 正文

“十三五”全方位能源国际合作成就卓著“十四五”继续全力打造能源命运共同体

2021-05-12 09:39 中国经济导报-中国发展网

摘要:这既为保障我国能源安全、支撑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也为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提供了强力抓手,更为打造能源命运共同体发挥了重要作用,充分彰显了大国使命与担当。

高世宪  蒋钦云

“十三五”时期,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和艰巨繁重的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任务,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瞻远瞩、深谋远虑,保持战略定力,牢固树立和践行新时代能源合作大局观,全方位加强能源国际合作,取得了卓著成就。这既为保障我国能源安全、支撑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也为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提供了强力抓手,更为打造能源命运共同体发挥了重要作用,充分彰显了大国使命与担当。

全面拓展合作领域,构筑全方位能源合作新格局。“十三五”时期,我国不断深化和拓展能源国际合作纵深,立体合作格局正逐渐形成。能源合作领域从传统的油气等化石能源领域为主,不断向风电、太阳能、水电、核能等清洁能源拓展,同时各领域合作链条不断延伸,油气领域从贸易为主延伸到投资、开采、冶炼、加工、储备基地建设等上下游一体化、全产业链深度合作,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领域已从产品出口为主向能源技术、标准、装备、服务“四位一体”输出转变;电力领域“走出去”步伐加快,我国电力企业在亚洲、欧洲、南美洲、非洲等地区取得重大突破。总体上,“十三五”时期,我国能源国际合作已呈现全领域拓展、全链条延伸的良好势头,逐渐形成全方位、立体式合作新格局。

“一带一路”建设走深走实,能源合作成为重要抓手。“十三五”时期,是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的重要时期,也是“一带一路”倡议从谋篇布局“大写意”转向精谨细腻“工笔画”的新阶段。作为“一带一路”建设的重点领域,能源合作为“一带一路”建设走深走实提供了重要抓手。首先,发挥能源具有贸易和投资体量大、带动性强、关乎民生等方面的突出作用,能源合作历经由点到线、从线及面的推进阶段,并开始进入立体深耕的新层次。“十三五”时期,能源合作紧紧围绕“一带一路”的“五通”深入推进,满足了沿线地区能源需求,繁荣了沿线国家经济,惠泽于沿线区域人民,从而也进一步凝聚了共建“一带一路”的向心力。其次,绿色“一带一路”的底色显著增强。依托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领域全产业链优势,我国深入推动沿线区域绿色能源合作,“十三五”时期,我国在“一带一路”沿线实施了一批绿色、低碳、可持续的清洁能源项目,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领域投资额和投资项目都稳步增长,为“一带一路”沿线绿色发展贡献了“中国力量”。再次,“一带一路”能源合作的平台机制日益完善,有效推动了各国之间的务实合作。其中,“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为各国开展能源领域高质量合作搭起了桥梁,“一带一路”能源合作伙伴关系、“一带一路”能源部长会议成为各国能源政策沟通和深化务实合作的重要平台。

持续加强能源治理合作,大国责任与担当充分彰显。“十三五”时期,国际环境错综复杂,单边主义、保守主义抬头,全球化遭遇逆潮,作为多边主义的积极倡导者和坚定捍卫者,我国积极参与区域和全球能源治理合作,在联合国、G20、亚太经合组织、上海合作组织、金砖国家、中国-东盟、东盟与中日韩、东亚峰会、中国-中东欧等多边框架下推进能源治理合作,极大提升了我国国际影响力。其中,在联合国框架下,习近平总书记倡导的“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倡议多次写入联合国决议,我国与联合国签署了《关于建设绿色“一带一路”的谅解备忘录》,为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创造了条件。在G20框架下,我国推进能源与气候治理合作发挥了重要作用,特别是作为G20杭州峰会主席国,我国提出了全球能源治理的“中国方案”,并就能源可及性、可再生能源、能效等领域共同制定了行动计划,成为G20杭州峰会的重要成果。同时,作为全球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参与者、贡献者、引领者,我国在多边平台下积极参与和引领气候治理国际合作,尤其是在美国宣布退出《巴黎协定》后,我国仍坚定践行承诺,继续推进多边框架下的气候治理合作。在新冠肺炎疫情引发人与自然关系深刻反思的背景下,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我国向世界庄严承诺推进碳达峰、碳中和,为全球气候治理注入新的动力,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赞扬和肯定,彰显了负责任大国担当使命。

“十三五”圆满收官,“十四五”已经来临。作为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之后,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十四五”时期我国将进入新发展阶段,面临的机遇和挑战都有新的发展变化,只要我们坚定不移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统一部署,继续全方位加强能源国际合作,将能源合作服务于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服务于打造能源命运共同体以及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宏伟愿景,“十四五”时期我国能源国际合作必将取得更大成就和新的辉煌。

(作者单位: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能源研究所)

责任编辑:刘丹阳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