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碳市场先行先试 企业经济和社会效益双提升
摘要:推动碳达峰、碳中和,除了行政手段,还有“市场之手”。实行碳排放权交易,将碳排放权商品化,通过市场化机制应对气候变化,减少碳排放,深圳先行先试。
中国经济导报 中国发展网 李少辉、聂金秀、记者罗勉报道 从深圳市有关方面了解到,统计数据显示,自2013年在全国率先启动碳交易工作以来,深圳市共有706家企业纳入碳市场管控,覆盖制造业、电力、水务、燃气、公共交通、机场、码头等31个行业。引人关注的是,其中制造业企业平均碳强度下降39%,与此同时其工业增加值增长67.1%,在保持增加值增长的同时实现了碳排放量和碳强度的双重下降,经济增长与碳排放脱钩趋势初显。
推动碳达峰、碳中和,除了行政手段,还有“市场之手”。实行碳排放权交易,将碳排放权商品化,通过市场化机制应对气候变化,减少碳排放,深圳先行先试。
有人担心,限制碳排放会影响经济增长。深圳碳市场的实践表明:低碳不是增长的绊脚石,而是经济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的助推器。
从“碳配额短缺”到“碳配额富余” 节能降碳让企业经济和社会效益双提升
二氧化碳,看不见摸不着,它是如何在市场进行交易的呢?“碳交易,就是把二氧化碳排放权作为一种商品,买方通过向卖方支付一定金额从而获得一定数量的二氧化碳排放权。”深圳市生态环境局应对气候变化处副处长刘畅介绍说,通常情况下,政府主管部门确定一个碳排放总额或碳排放强度下降目标,并根据一定规则将碳排放配额分配至企业。如果未来企业排放高于配额,需要到市场上购买配额。与此同时,部分企业通过采用节能减排技术,最终碳排放低于其获得的配额,则可以通过碳交易市场出售多余配额。
2011年10月,我国碳交易试点工作正式启动,深圳成为试点城市之一。2013年6月18日,深圳在全国率先启动碳交易工作,多年来在法律制度体系、市场机制设计、主体能力建设、碳金融产品创新等多方面积极探索,激励企业走出了一条以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之路。
作为深圳市重点能耗企业,深科技是率先进入碳排放权市场的企业之一,该公司旗下的深圳长城开发精密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深科技精密公司)不断加大节能减碳力度,取得了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通过节水项目全年总节水量达12万吨,污泥干化项目使危险废弃物(含铝污泥)减重下降达70%以上,上年度总收益逾百万元。
——通过黑带项目、绿带项目和快速改善的流程优化和节能减排,上年度共节约资金近千万元,节约能源约200吨标煤,减少碳排放530吨。
“减少碳排放,不仅降低了生产成本,而且赢得了客户的尊重和信赖。” 深科技精密公司厂务经理赵杰云告诉记者,自参与碳排放权交易以来,公司实际碳强度从最高3.563下降到0.834,下降幅度高达76%,实现了从“碳配额短缺”到“碳配额富余”的转变。与此同时,过去3年公司工业增加值每年都有过亿元的增长。“企业尝到了甜头,形成了良性循环,更愿意把碳减排工作做好。”赵杰云说。
企业参与碳交易热度大幅提升 引导资金流向绿色产业
据统计,截至今年3月31日,自深圳碳市场启动以来累计配额成交量5828万吨,交易额13.80亿元,碳市场流动率连年位居全国试点碳市场首位。
今年一季度,深圳碳市场配额成交量21万吨,同比增长285%,环比增长52%;核证自愿减排量成交100万吨,相比去年疫情期间相对停滞的情况有了极为显著的增长。
“随着疫情缓解,经济恢复,同比去年一季度,深圳碳市场交易量与交易额显著增长,增幅处在全国领先地位。”深圳排放权交易所相关负责人介绍说:“由于碳中和、碳达峰方兴未艾,今年一季度,企业对于碳达峰实施路径、碳中和解决方案、绿色低碳项目投融资、自愿减排量交易等相关业务咨询明显增多,而其中可直接快速落地的就是核证自愿减排量交易。因此,企业对于核证自愿减排量交易的参与热度大幅提升。”
在碳市场建设过程中,深圳勇于创新,创建国内首个开放个人投资者和首个引进境外投资者的碳市场,并成功发行国内首支碳债券、支持发起国内首支碳基金,推出碳配额质押、跨境碳金融交易及绿色结构性存款等一系列碳金融服务产品,在开拓企业融资渠道的同时,引导资金流向绿色产业。
早在2015年11月,深圳碳排放权交易所联合广东南粤银行完成国内首单碳配额作为单一质押物的贷款业务,为富士康集团提供了5000万元人民币的贷款,成为国内碳金融领域的一大创新,引起广泛关注。
作为最早被纳入碳排放管控的企业之一,富士康最早成立了自己的碳交易管理部门,积极利用碳资产进行融资,投入到自身厂区的分布式光伏等绿色项目中,实现企业节能减排。近几年,富士康在厂区分布式光伏等绿色项目上做了大量投入,在减少企业自身排放的同时,又将自身减排获得的盈余碳配额通过碳交易市场进行变现,获得减排收益,然后再进一步将减排收益投入到其绿色项目投资中,实现了绿色项目投资——碳减排——碳交易收益——绿色项目投资的循环发展。
责任编辑:刘丹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