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节能董事长宋鑫委员:为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鼓与呼
摘要:作为一名扎根在节能环保领域的全国政协委员,近年来,宋鑫始终在广泛调研节能环保领域发展现状和困境基础上,认真履行职责,强化使命担当,不少提案始终围绕推进生态文明建设鼓与呼。
中国经济导报 中国发展网记者 | 潘晓娟
在全国两会即将召开之际,中国节能环保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节能”)在京举行了媒体见面会。全国政协委员,中国节能党委书记、董事长宋鑫在会上公布了为今年两会准备的5项提案,重点围绕强化大宗工业固废综合利用、建立清洁供暖可持续发展机制、推进“碳达峰”“碳中和”战略、出台矿业权出让收益调整政策、在北京建设科学家主题公园等方面积极履行职能,建言献策。
加快大宗工业固废处置体制机制创新
生态环境保护是关系民生的重大社会问题,也是每年全国两会关注的热点话题之一。宋鑫第一项提案即瞄准我国环境整治过程中需要长期面对的一块“硬骨头”——大宗固废处置。他建议尽快创新体制机制,强化大宗工业固废综合利用。
近年来,随着生态文明建设的深入推进和环境保护要求的不断提高,大宗工业固废综合利用显得愈加重要。
“尽管大宗工业固废综合利用取得了长足发展,但需要看到的是,由于我国大宗工业固体废物新增产量大、历史堆存量大、分布不均衡、成分复杂等原因,目前仍存在利用量小、附加值低、利用成本高、技术开发投入不足、市场活跃度较低、同质化竞争、产能过剩严重、整体产业科技支撑严重不足、法律法规不完备、政策机制不完善、配套政策不协调等问题。”宋鑫分析说。
“当前,随着我国进入高质量发展新阶段,对大宗工业固废的治理以及资源化利用也提出了更高要求。”宋鑫对中国经济导报记者说,化废物为资源、变包袱为财富,是大宗工业固废综合利用的必由之路,也是生态文明建设的迫切需求。因此,强化大宗工业固废综合利用,相关体制机制创新亟待跟上。
宋鑫建议,一是要进一步摸清工业固废产生和利用的情况。在此基础上,建立“全国工业固废综合利用信息平台”,形成全国重点区域、重点行业管理数据库,通过信息化、物联网等手段为加强工业固废管理提供基础性数据支持,同时鼓励企业、协会、中介组织提供工业固废综合利用领域从产生收集、技术开发、工程设计、项目融资到管理运营一站式服务,大力推广低成本应用技术。
二是要在现有工业资源综合利用基地建设工作基础上,针对大宗工业固废大规模利用的“卡脖子”问题,着力发挥地方政府和产废企业两个积极性,建立“新型”工业固废综合利用示范基地,整合政策工具、完善市场环境,强化对综合利用技术创新的支持,破解综合利用产品销路的政策障碍,将示范基地建设的内涵提升、外延扩大,打造升级版的工业固废综合利用示范基地。
三是要围绕当前突出的大宗工业固废处理处置问题,高水平整合全国资源,进行合力攻关,争取早日突破。如通过创建专项研究基金,充分利用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的科研优势,组织重大技术项目的科技攻关和研发,不断降低技术成本,拓宽大宗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的新方向,同时建立专门队伍负责管理“工业固废综合利用科技创新平台”,对综合利用关键和共性技术进行统一管理和信息公布。
建立清洁供暖多方共赢的长效机制
宋鑫第二项提案,建议多措并举,降低成本确保北方地区可持续的清洁供暖。这是他继去年呼吁加快推广清洁能源之后,又一次极具前瞻性的建言。
对我国北方地区来说,实现清洁供暖是改善大气质量的重要手段。宋鑫认为,站在新起点,在碳达峰等支持政策带动下,清洁供暖必将带来用能方式、能源结构的巨大变革。但当前,我国北方地区清洁供暖比例仍然较低,尤其是广大农村地区。
近年来,为推进清洁供暖,我国出台了一系列政策举措。但在推进过程中,北方农村清洁供暖困难重重,一方面,由于供热管网难以延伸至广大农村地区,对推进清洁供暖造成巨大压力;另一方面,当前清洁取暖项目主要依靠财政补贴,一些地方政府面临较大的财政压力。
未来,随着清洁取暖补贴逐步取消,后续工作如何展开将是一个棘手的问题。宋鑫认为,建立一套多方共赢的长效机制,是解决清洁取暖用户端长期可持续的关键所在。
宋鑫建议,一是针对清洁供暖市场依赖政府、盈利水平较低、市场积极性不高的问题,根据各地实际情况,选择适用清洁取暖技术,编制相应的技术指南,优化供暖规划。同时引导当地供热企业、投融资企业、热用户等积极参与清洁供热项目,探索新型的多方共赢机制,激活市场潜力。另外,要因地制宜利用太阳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结合电能、天然气推进北方清洁供暖。
二是有序推进供热管网节能改造及采暖末端能效提升。抓紧对各地供热管网进行性能评估,并寻求与清洁取暖技术最相适应的节能改造方案,鼓励探索政府、用户和供热企业三者共同分享成本与收益的新模式。这既可以为清洁供暖提供技术保障,又可以为后续智慧供热技术的全面展开提供有力的硬件支撑。
三是指导各省市大力推进建筑节能改造。通过完善政策引导、推广应用节能环保新技术、新工艺和新材料、强化节能监管等措施,鼓励支持建设星级绿色农房、被动式超低能耗农房,结合城市更新行动,对既有房屋墙体、屋面、门窗、地面等住宅围护结构进行规模化节能改造。
碳达峰、碳中和要注重打造示范样板
“碳达峰”和“碳中和”成为时下热词,作为今年要抓好的重点任务之一,要实现碳达峰和碳中和目标,该从哪些方面发力?宋鑫第三项提案正是围绕务实推进“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任务开展研究攻关,并提出了有针对性的对策建议。
宋鑫表示,当前广为人知的碳达峰实践多来自国外和国内发达地区,受中外发展阶段差异以及国内发展不均衡等因素影响,现有的区域性碳达峰样板和经验难以提供可借鉴的路径,很多地方对如何实现碳达峰和碳中和的途径还不太了解,亟需更有指导意义的样板。
宋鑫建议,一是创建零碳示范,引导市场主体积极参与。借鉴国内外先进、适用经验,创建零碳示范样板,将政府系统性探索与企业自主创新有机结合,鼓励更多有条件的地方和企业行动起来,让零碳示范项目成为低碳未来的展览厅、绿色技术的大舞台、涉碳商业模式的试验田。
二是加快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探索碳达峰科学解决方案。鼓励和支持企业开展碳减排关键技术研发和创新。要施行“揭榜挂帅”,聚焦关键核心技术项目进行重点攻关,要针对重点行业绿色低碳升级的需要,整合减碳、零碳和负碳技术,对相关企业开展综合性示范予以支持。
三是建立负碳产业集聚区,推动产业低碳转型。选取用能大户集中的产业园区,系统整合园区治理、项目示范、模式创新、资金支持等多个要素,把当地产业绿色发展、园区企业达峰行动和行业碳中和路径探索三个层面的目标相耦合,引领高载能工业聚集区和产业升级的方向。
四是优化碳交易机制,激发碳交易市场活力。要尽快完善交易规则,健全碳市场监督执法管理体系,保证碳交易市场的有序发展,吸引更多企业积极参与,让碳交易机制更加有效地引导产业界参与碳达峰和碳中和目标。
五是凝聚社会共识,推动生产生活低碳转型。推动形成绿色低碳、勤俭节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大幅提高绿色产品市场占有率。
建议尽快出台矿业权出让收益调整政策
继去年在全国两会上呼吁完善矿产资源权益金制度体系、暂缓矿业权出让收益征收后,宋鑫今年再度在提案中关注了矿产业权出让收益的话题。
矿业权出让收益是矿产资源权益金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维护矿产资源国家所有者权益的重要保障。但由于所有者权益理论不完善、评估方法运用欠妥及没有相关配套细则等问题,导致新旧制度无法平稳过渡,企业税负大幅增加。
对此,宋鑫建议,尽快出台矿业权出让收益调整政策。一是出台调整政策后,将该政策与办理矿业权新立、延续、扩界和整合等审批手续脱钩,为企业抗击疫情、促进国家和地方经济发展创造条件。二是统筹考量矿产资源权益金中矿业权出让收益和资源税的经济内涵关系,避免在税费计征测算时重复征收;对黄金等高风险矿种,改革前以申请在先方式取得探矿权无需有偿处置的,不再补缴矿业权出让收益。三是借鉴国际通行做法和算法,在开采阶段依据矿产品销售收入以收益率为主的形式征收所有者权益,并完善相关配套细则;按照“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在测算矿业权出让收益率时,扣除企业自行出资部分的投资收益;将黄金等高风险矿种列为出让收益率征收试点,并从国家层面确定出让收益率合理范围。
建议在北京建设科学家公园
宋鑫的两会提案除了与生态文明建设有关,也格外关注科学家群体。科学家是实现科技自立自强的主体,为营造尊崇科学家的良好社会氛围,宋鑫建议在北京建设科学家公园。
宋鑫表示,作为国家科技中心,北京市有必要也有条件将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和弘扬科学家精神两方面有机结合,“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通过建设科学家主题公园,做出有标志意义的创新探索。
宋鑫建议,一是坚持高起点规划、商业化运营。建议从落实国家科技创新战略、塑造科技文化内核等更高层面,建成首屈一指的科学家主题公园,打造北京市文创产业的标志性品牌。二是把准主题定位,讲好爱国科学家故事。主题公园的内容设置在符合行业特性和项目要求的同时,建议突出讲好科学家精神和爱国科学家故事。此外,建议设立中国科学发展史展览馆。三是组织高水平活动,打造主题公园影响力。主题公园的规划建设过程中,建议高度重视交互式体验设计,优化受众体验,增强品牌辨识度和影响力;建议遵循科学认知规律、把握青少年需求特点,以生动有趣的方式再现中华千年科技史和科学家们的突出贡献,引导青少年理解并欣赏科技创新的乐趣,播下热爱科学的种子。
作为一名扎根在节能环保领域的全国政协委员,近年来,宋鑫始终在广泛调研节能环保领域发展现状和困境基础上,认真履行职责,强化使命担当,不少提案始终围绕推进生态文明建设鼓与呼。
宋鑫表示,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是一场攻坚战,更是一场持久战,只有坚持不懈攻坚克难,才能积小胜为大胜。必须长期努力,以“功成不必在我、建功必须有我”的境界,为推进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作出新的贡献。
责任编辑:刘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