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技术助力水务治理系统升级
摘要:“国家水环境综合治理的相关政策不断出台,尤其在城镇污水处理提质增效领域,将对未来污水处理提供有力支撑,同时带动水业市场迎来高速发展的新机遇。”湖南科友环保有限公司董事长侯丹在论坛上表示,污水处理提质增效既是客观要求也是行业发展突破口,但受到规范化用地、建设与运营成本增加等因素制约,城镇污水处理厂提质增效也面临着巨大压力。
中国经济导报记者 | 白雪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给世界带来诸多变化,更增加了挑战,在一定程度上也加速了水务行业转型的进程。6月12日,由E20环境平台主办的“2020(第十八届)水业战略论坛”在北京开幕。本届论坛以“迭代创新共生未来”为主题,解读了当前经济、政策、产业发展等宏观形势,而在黑臭河道治理、城镇污水处理中的新技术则备受关注。
黑臭河道治理需要系统思考
生态环境是影响居民幸福感的重要因素,而黑臭河道则会给周边居民带来极大的困扰。
据了解,目前我国在黑臭河道治理方面取得了很大的成效。截至2019年底,全国2899个黑臭水体的消除比例达86.7%,其中重点城市(直辖市、省会城市、计划单列市)消除比例为96.2%,其他地级城市消除比例为81.2%。
“到2020年底,我国如期完成城市黑臭河道治理工作应该没有悬念,从这一层面上看,我国水环境治理上将进入后黑臭河道时代,但黑臭河道发生、消除的问题目前仍存在一些难题亟待解决。”清华大学环境学院教授、国家环境保护技术管理与评估工程技术中心主任王凯军在论坛上表示,“一是进水污染物浓度低;二是污水实际收集、处理率低;三是排水体制不适应环境管理变化的需求;四是投资仍面临3万亿~5万亿元缺口,治理工作任重道远。”
王凯军表示,从实际环境管理角度来看,我国河流断面水质达标率受降雨带来的面源污染影响严重,汛期达标率明显低于非汛期。而国控断面考核频率不断提高,下一步或许将发展到周、日考核阶段,达标率或将进一步下降。在王凯军看来,现实却是即使按照高、中、低浓度的氮、磷、COD的指标来计算,在1~3倍的截流率之下,即使混合雨水之后,溢流的污水也无法达到各级断面水质标准,甚至是在10倍的截流倍数下也无法达标,因此溢流污水的处理万分重要。
此外,“通过系统计算发现,我国大部分污水处理厂存在污水处理水量冗余现象。”
面对国内严峻的溢流污染情况与污水处理能力冗余现象,中国水务企业多年来也在积极探索CSO(合流制溢流)系统控制技术。据了解,CSO污染控制是许多地方水环境治理中普遍面临的难题,美国在世界范围内较早地开展CSO污染控制研究,整体上在CSO污染物削减、受损水体恢复等方面取得了良好成效。
王凯军提出,国内的解决思路应不同于欧美国家一级处理的思路,而是根据我国的国情和污水处理厂的实际情况,充分考虑污水处理冗余能力。
王凯军介绍,中持水务和清华大学正在筹建研究中心,首选课题即是CSO污染的解决方案,中持水务提出BioSand T/S工艺,该工艺已投入研究,其原理是将剩余污泥与雨水混合,迅速吸附去除污染物,提高污水处理率,再通过BioSand T/S工艺加载沉淀,使出水标准达到一级A或地方Ⅳ类标准。
据了解,目前清华大学已经进行了相关中试研究,通过添加开发的纳米絮凝剂解决沉淀池的泥水快速分离问题,来达到相同的增加处理能力的效果。从实验结果来看,该药剂能够解决跑泥问题,对水质出水基本没有负面影响。
新技术助力污水处理厂提质增效
近年来,随着城市不断发展,截污纳管工作深入推进以及污水排放国标不断提高,原有的处理规模和水质标准已无法满足日益提升的污水处理需求,污水处理厂提质增效工作势在必行。
“国家水环境综合治理的相关政策不断出台,尤其在城镇污水处理提质增效领域,将对未来污水处理提供有力支撑,同时带动水业市场迎来高速发展的新机遇。”湖南科友环保有限公司董事长侯丹在论坛上表示,污水处理提质增效既是客观要求也是行业发展突破口,但受到规范化用地、建设与运营成本增加等因素制约,城镇污水处理厂提质增效也面临着巨大压力。
2020年是城镇污水处理厂提质增效的关键之年,污水处理排放要求不断提升、收集管网不断完善、细分市场更加精准,行业发展亟待污水处理技术的创新和突破。
无需新增用地就可实现生化池处理水量翻倍、出水水质可达“准IV类”及以上标准……据了解,这项基于国内著名高校近30年来对粉末技术应用于水处理的研究成果,由湖南科友环保有限公司通过产学研结合,将高浓度复合粉末载体生物流化床技术与各种活性污泥处理工艺结合,并进行大规模产业化投入,创新应用于城镇污水处理厂新建与提标扩容工程项目,可有效解决征地拆迁难、投资运营成本高、建设周期长、停产污水下河等“卡脖子”难题。
责任编辑:宋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