准能集团:在建设世界一流清洁能源保障基地征程中“抓地有痕”
摘要:如今的准能集团,是一家集煤炭开采、坑口发电、铁路运输及煤炭循环经济产业为一体的大型综合能源企业集团,拥有国内单坑最大、年生产能力6900万吨的黑岱沟露天煤矿和哈尔乌素露天煤矿及配套选煤厂
哈尔乌素露选煤厂全景图
义 博
“环境就是民生,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
“生态重建不仅是矿山企业的生存线,更是企业发展的生命线。”
“从响应‘植树造林、绿化祖国’的号召,到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准能人始终秉承‘煤田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并重’的理念和行动。在他们看来,无论是绿化造林,还是生态修复,都不可能一蹴而就,生态文明建设注定是一场持久战,行动越早,代价越小,要想安心生产,就得老老实实提前谋划实施生存环境保护工程,生态兴则企业兴,生态衰则企业衰。”
……
这是一家央企——国家能源准能集团公司(以下简称“准能集团”)立足内蒙古鄂尔多斯能源基地、潜心23年针对矿区生态文明建设探索实践、梳理总结出的核心理念。这些核心理念,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铭记印刻于准能人心中、脑中。不仅彰显了央企以人民为中心的政治站位,更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在内蒙古的生动实践。
着力建设世界一流清洁能源保障基地
准能集团前身是原煤炭部直属准格尔煤炭工业公司。准格尔煤田项目一期工程是国家“八五”“九五”重点建设项目,也是国家首个煤电路一体化项目。
1976年项目筹备,1986年国家计委批准项目立项、成立公司,1990年黑岱沟露天煤矿开工建设,1996年投入试生产。这期间,发电厂于1990年开工,1993年8月交由准能公司管理,大准铁路1990年开工,1997年6月全线通车。之后的2000年3月、2005年3月和2017年9月,准能集团三易其名,现为国家能源准能集团有限公司。
从1990年黑岱沟露天煤矿开工建设至1997年6月大准铁路的全线通车,短短7年时间,准能集团凭借雄厚的综合实力,大手笔完成了煤电路一体化产业布局,为今后的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彼时,已投产的黑岱沟露天煤矿年产能一直是1200万吨,2003年扩能到2000万吨,再到2011年以后年产能突破3000万吨,达到3400万吨。这期间在2007年,准能集团又规划建设了年产能3500万吨的哈尔乌素特大型露天煤矿。
据悉,截至2018年底,准能集团总资产689.94亿元,在册职工14000多名。累计生产商品煤6.7亿吨,发电554.68亿度,铁路运输12.76亿;累计实现利润463.25亿元;累计上缴税费411.76亿元。
如今的准能集团,是一家集煤炭开采、坑口发电、铁路运输及煤炭循环经济产业为一体的大型综合能源企业集团,拥有国内单坑最大、年生产能力6900万吨的黑岱沟露天煤矿和哈尔乌素露天煤矿及配套选煤厂……
进入新世纪,我国煤炭市场经历市场低迷之后,迎来了煤炭“黄金十年”,在这期间,准能集团煤炭年产能节节攀升,大量的煤炭开采使本就脆弱的当地生态环境雪上加霜。为从根本上扭转这一态势,准能集团确立了“安全高效、清洁环保、和谐共赢”的发展理念。
在此基础上,准能集团始终坚持绿色、循环、低碳、清洁发展的基本路径,从生态文明建设的高度,坚持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并举,生态重建与土地再造同步,资源节约与清洁利用并行等一系列举措。通过煤炭开采、铁路运输、坑口发电、伴生资源利用一体化产业的链接和耦合,致力于开拓循环经济之路,开启了大步建设世界一流清洁能源保障基地的征程。
昔日荒芜矿区今朝“碧海”无垠
43年的励精图治,43载的发展改革与持续植绿,准能集团生态文明建设取得了累累硕果。
一方面,准能集团始终坚持“生态环境保护与煤田开发并重”的指导方针,全面落实开发建设与生态保护、水土保持“三同时”原则,联合科研院所开展生态建设课题攻关。在水土保持、土壤改良、植被物种筛选、群落配置等方面取得了重大成果,并通过持续不断探索实践,形成完整水土保持及生态恢复技术体系。
另一方面,准能集团设立了专项资金,保障资金投入,在进度上强调边开采、边复垦,对排土场已经排弃到界的部分及时整地造田、复垦绿化,到位排土场复垦不欠账。截至2018年,准能集团共完成复垦总面积2739.28公顷,土地复垦累计投入14.5亿元,种植各种乔灌木6504.3万株,地被植物17.13平方公里,矿区复垦率达到100%。
有专家表示,矿区复垦的重点是生态重建物种选择及植被优化配置模式技术管理。事实上,早在1992年,准能集团与内蒙古环境科学研究所合作,组成了生态重建研究组,专门针对适宜性植物的筛选、生态结构模式的建立、农业及林业复垦、土壤改良以及水土流失防治等方面开展研究,并取得显著成果。
在植物筛选方面,研究组通过多年研究和试验,由1992年科技攻关课题筛选出的适宜本地生长的40多种植物增加到现在的60余种,目前适宜的植物种类有苜蓿、新疆杨、樟子松、油松、山杏、沙打旺、紫穗槐和沙棘等植物品种,其共同特点是对不良立地因子和气候因子有较强的适应能力,有固氮能力且根系发达和有较好的生长速度、易成活。
对于植被配置,经多年实践,准能集团矿区植物群落在空间上形成了草、灌、乔相结合的混交配置,建立了灌草型、乔草型、乔灌型和乔灌草型四种较为科学的生态结构模式。在时间上采用短期、中期、长期相结合,布局上有经济植物区、生态植物区,形成了不同种、不同组合类型的生物群落,从而增加了矿区范围内物种的多样性和生态的多样化。
经过多年的生态重建,昔日荒芜的露天矿区生态景观一去不复返,取而代之的是植物品种由十几种增加到目前的近百种,生态系统向着良性循环方向发展,原本的沟壑纵横、“鸡爪子”丘陵地貌已成为万亩良田,呈现出碧海无垠的生态美景。
“全国部门造林绿化400佳单位”、“全国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示范区”、“国家级绿色矿山”等“国”字头荣誉就是对准能集团生态环境治理成效最有力的诠释。
绿色生态转化成可观经济收入
在绿色矿山建设方面,准能集团持续深化“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立足“企地共建,合作共赢”的原则,积极与准格尔旗政府合作,成立准格尔旗矿区生态建设发展有限责任公司,着力开展现代农牧业。采取强强联合、优势互补的方针,倾力打造以绿色矿区、绿色农业、绿色产业为特色的现代产业科技示范园区。
按照以种促养、以养增绿的思路,启动大规模矿山绿化行动,为矿区复垦增动力、添活力。一是扩大复垦区种植规模。采取公司主导、市场化运作的方式。2019年完成植被修复10000亩,种植青贮玉米3000亩,新增可机械化收割紫花苜蓿5000亩左右,小杂粮实验示范基地500亩。二是继续探索雨水收集、保持水土,拦住地表水,通过渗透恢复地下水,让断流的地下水系得到再生,从而实现地表植被恢复、地下水系再生的综合治理新模式。三是优化养殖模式。坚持走龙头引领、协会运作的养殖模式。2019年内新增优质基础母牛1000头,组织周边养殖户成立肉牛养殖协会,形成以销促养、以养增收、重在服务、产供销一条龙的发展格局。截至目前,准能集团已建立了肉牛繁育及养殖基地,有牛舍8座,牛1000余头,羊100多只,苜蓿种植7100亩,青贮玉米种植1000亩,建成日光温室20栋。
日益良好的生态文明建设成果,引起各级政府、媒体及社会的广泛关注。2018年,该基地被政府推选为国家级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建设目标地,并有望获得2000万元的投资。
近年来,准能集团在持续做大、做活绿色矿山生物重建和现代农牧业的同时,还以良好的生态建设为依托,全力打造工业旅游。2017年10月,准能集团与准格尔旗政府联合申报了准格尔国家矿山公园,同年12月27日获批,由此,准能集团生态文明建设新增一张“国字号”名片。
据了解,下一步,准能集团将通过园林化、现代化、科技化等手段,在功能上加以完善 ,最终实现矿山遗迹与园林景观的有机融合,现代工业和现代农牧业的协调发展,矿业开发和环境整治的示范引领,休闲旅游与科普教育的有机结合,建成国内一流的国家矿山公园。
责任编辑:李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