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产经 正文

广西上思县党建“三新”模式 推动新业态就业群体

2025-04-24 16:13 中国发展网 黎建飞 本报记者龚成钰

摘要:上思县主动回应时代发展之变、就业形态之变、群体活动之变,聚焦新业态新就业群体党建工作“新课题”,探索推行“三新”工作模式,即坚持组织凝“新”、服务暖“新”、共治融“新”,着力将新业态新就业群体吸引过来、组织起来、稳固下来,推动其与基层治理融合互促、双向奔赴、蓬勃发展。

中国发展网讯 黎建飞 记者龚成钰报道 当前,新兴领域迅速发展,新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大量涌现,新就业群体规模持续扩大。上思县主动回应时代发展之变、就业形态之变、群体活动之变,聚焦新业态新就业群体党建工作“新课题”,探索推行“三新”工作模式,即坚持组织凝“新”、服务暖“新”、共治融“新”,着力将新业态新就业群体吸引过来、组织起来、稳固下来,推动其与基层治理融合互促、双向奔赴、蓬勃发展。

凝“新”织密组织网

据了解,上思县聚焦完善新就业群体党组织体系。一是着眼“摸得清”联动排查,建立“组织、社会工作部门+行业部门+乡镇、社区+新业态企业”四级联查摸排机制,收集货车司机、‌快递员、‌护工护理员、‌家政服务员、‌商场信息员、‌网约送餐员、‌房产中介员、‌保安员等新就业“八大群体”,分类建立“从业人员”“党组织”“党员”三本工作台账,实行动态管理。截至目前,共造册“三新”群体1268人,其中“三新”流动党员44名。二是着眼“统得起”健全组织,灵活抓好“两个覆盖”,通过统筹谋划建立新业态行业大党委、新业态企业党支部等方式,推动新组建党组织7个。对暂时不具备组建党组织条件的新业态企业,指导先行建立群团组织5个。三是着眼“管得住”完善机制,选派21名党员干部担任党建指导员挂钩新业态企业党支部,以项目化、节点化的方式排定新就业群体党建工作重点任务。辖区内共有上思县思甜土特产公司等11个新业态企业党组织获评为自治区、市级“两新”组织党建工作示范点。

暖“新”构建服务圈

聚焦“三新”群体管理服务、权益保障等“短板”,构建多元、硬核服务保障平台。一是布设“新新驿站”全域筑巢。统筹实施“新新驿站”工程,构建起以江平社区“新新驿站”党群服务中心为总站,以司机之家、零工之家等6家行业服务中心为示范,以及N个整合型服务点为支撑的“1+6+N”暖新服务阵地矩阵。目前已建设完成首批“新新驿站”8个,安排志愿者和党员干部轮值,每个驿站免费提供歇脚休息、纳凉取暖、饮水热饭、充电维修等12项便捷服务,构建起主城区15分钟暖“新”服务圈,惠及“三新”群体1050名。二是充实“暖心礼包”多维赋能。推行“10大暖心”行动,联合相关行业主管部门提供廉租房、免费义诊等“服务包”,依托团委等群团组织定期开展培训课程、职业指导,联合司法、律所等定期开展心理健康辅导、提供法律援助,建好“新新”党员活动室方便分散“三新”流动党员就近学习等10大类暖心服务。目前收集并解决法律法务咨询、子女就学等问题37个。三是开展“共建联建”组团关爱。开展“党政工银企”联建联创模式,整合社会工作、工会、市场监管、人力资源社会保障、桂林银行、中国移动等12家县级行业主管部门和27家新业态企业党支部开展新业态行业党建共建活动,发布出台《惠“骑”十条》等系列政策,常态化开展组团式关爱。截至目前,联合开展关心关爱“三新”群体活动72场次,服务910余人次。

融“新”提升融合力

聚焦“三新”群体融入感不强、治理参与度不高等问题,出台《“三新”群体积分管理办法》,积极引导其发挥作用。一是“三亮三比”发挥行业示范。在“三新”群体中开展“亮标准、亮身份、亮承诺,比技能、比作风、比业绩”“三亮三比”行动,设置先锋岗位、模范骑手,以模范示范激励更多“三新”群体辛勤工作奉献社会。先后评比出8名“最美骑手”等“最美新就业群体代表”。二是“双向奔赴”融入社会治理。发挥外卖快递等新就业群体走街串巷优势,将辖区内37名外卖快递小哥吸纳为兼职网格员,组建“随手拍”小分队,协助做好“8+5”类治理清单,争当食品安全监督员等“五大员”,推动成为基层治理前线的流动“哨兵”。截至目前,共直报治理线索87条,开展安全监督等志愿服务活动27场次;外卖送餐行业发出食品质量监督倡议,动员88名外卖小哥守护“舌尖上的安全”,让“三新”群体从“治理对象”转变为“治理力量”。三是“村企共建”引领服务发展。开展“党旗领航·聚新发展”行动,推动新业态企业与村社开展村企共建活动,以党建串联直播链、供应链、运输链,助力乡村振兴。先后有10余家新业态企业与村级集体经济联盟建设产业项目,有20余名网络主播参与直播助农活动。

责任编辑:刘维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