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金融助力科技小微企业蓬勃发展
摘要:津市加快建立市、区两级协调工作机制,明确工作职责和工作流程,开展“千企万户大走访”活动,排摸辖区内小微企业融资需求,推动银企充分对接。
中国发展网讯 李揽月 李亚柯 记者朱波报道 为切实推动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难题,支持小微企业高质量发展,天津市加快建立市、区两级协调工作机制,明确工作职责和工作流程,开展“千企万户大走访”活动,排摸辖区内小微企业融资需求,推动银企充分对接。
“当时我们的产品研发到了关键阶段,急需资金投入购买新的芯片和传感器等核心元件,可账上资金却所剩无几,四处找投资又屡屡碰壁”,在河东区科技产业园区内,有一家专注于智能穿戴设备研发与生产的科技型小微企业,曾一度面临严峻的发展困境,公司创始人白明谈及那段困难时期,满是感慨。鹏天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尽管有明确的发展规划和光明的市场前景,但规模较小、资产有限,资金紧张、融资困难的问题始终困扰着企业发展。
机制建立后,河东区工作机制联合农行天津河东支行积极开展“千企万户大走访”行动,在了解到鹏天智能公司资金紧张的情况后,第一时间同企业取得联系,并进行融资需求对接。农行天津河东支行积极响应,依据其良好的技术研发前景和过往订单情况,快速为其办理了科技专项贷款业务,发放贷款760万元。“效率真的太高了,从申请到资金到账,只用了短短一周时间,就像给我们企业注入了一针强心剂”,鹏天智能公司创始人白明激动地说道。有了这笔资金,该企业顺利采购了先进的元器件,产品研发得以加速推进。最近,鹏天智能公司推出了新近研发的新一代智能手环,凭借精准的健康监测功能和时尚的外观设计,一经上市就受到了消费者的热烈追捧,订单如雪片般飞来,企业也由此走上了发展的快车道。
和鹏天智能公司的境遇类似,天津中冠汽车部件制造有限公司也遇到了资金紧张和融资困难的问题。
“我们自主研发这款胶管具有极强的高、低温工况环境适应性,最高温可适应150度,最低温可以适应零下40度”,公司技术负责人介绍到。在新能源汽车产业蓬勃发展的浪潮中,一根看似普通的车用胶管,同样承载着国产汽车供应链自主创新的使命。天津中冠公司深耕车用胶管细分领域,自成立以来,为包括比亚迪、吉利、长城在内的多家知名车企提供高质量的车用胶管产品,为国产汽车合作伙伴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企业表示,随着中国汽车制造领域尤其是新能源汽车技术的迅猛发展,市场对汽车配件的性能、精度和环保要求不断提升,天津中冠公司近年来一直面临着行业技术快速迭代的压力,公司负责人坦言:“技术升级迫在眉睫,但资金缺口成了最大的‘拦路虎’。”
小微融资协调机制建立后,天津市市级工作机制联合市科技局、市工信局等成员单位,系统梳理了全市“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型中小企业”等重点企业名单,并推送至各区,以便于开展针对性走访摸排。
滨海新区工作机制联合邮储银行大港支行就是在“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专项走访过程中来到了天津中冠公司,并和企业负责人进行了细致的沟通交流。在了解到企业的资金痛点后,邮储银行大港支行迅速组织专业团队,对天津中冠公司的经营状况、技术能力和市场前景进行全面评估,结合企业实际需求,为其推荐了专为科技型企业量身定制的“科创贷”产品。该产品不仅利率优惠,还具备审批快、额度灵活等特点,能够有效满足企业在技术研发、设备升级等方面的资金需求。最终,邮储银行大港支行为天津中冠公司授信500万元,为企业提供了强有力的金融支持,让这家民营企业在重要技术革新节点突破了资金瓶颈。天津中冠公司负责人感慨道:“支持小微企业融资协调工作机制,不仅是我们资金上的‘及时雨’,更是我们技术创新的坚实后盾”。
事实上,大多数小微企业,尤其是民营小微企业、科技型小微企业,都面临着不同程度的资金短缺和融资困难的问题,天津市建立支持小微企业融资协调工作机制,正是为了针对性解决这些问题,有力破除制约小微企业发展的藩篱。
机制建立以来,天津市像这样在机制助力下蓬勃发展的小微企业越来越多,它们既为市场经济增添了活力,又创造了大量就业岗位。截至目前,全市共走访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等经营主体31.79万户,其中有融资需求的2.8万户企业被纳入“推荐清单”推送至意向银行机构,天津市辖内银行机构累计向其中2.05万户企业提供授信621.44亿元,累计发放贷款506.43亿元。
责任编辑:刘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