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恩施:23.8万吨森林碳汇开启市场化交易新篇章
摘要:恩施州创新性地引入具有国际交易资质的硒资源交易平台,构建起“碳汇 + 硒产品 + 旅游服务”的复合交易模式,成功破解了长期以来生态产品面临的“度量难、交易难、变现难”困境。这一创新模式如同为生态产品装上了“变现”的翅膀,让绿水青山真正变成了金山银山。
中国发展网讯 在绿色发展的道路上,恩施州迈出了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步。4月11日,咸丰县国有坪坝营林场与恩施州硒资源国际交易中心正式签订“鄂西林碳”森林碳票委托平台交易协议,23.8万吨森林碳汇成功踏入市场化交易的大门。这一创举,不仅标志着恩施州生态产品价值转化取得突破性进展,更是湖北省首个实现碳票交易和生态产品捆绑销售的地方实践,为全省乃至全国的生态资源市场化利用提供了宝贵范例。
创新试点 破冰前行
作为湖北省首个市域林业碳票创新试点地区,恩施州早在2024年10月就高瞻远瞩地发布了《“鄂西林碳”森林碳票管理办法(试行)》,为森林碳票的规范管理和有序交易奠定了坚实基础。今年1月,首批碳汇量顺利完成核定认证,这一关键步骤为后续的市场化交易铺平了道路。
此次,恩施州创新性地引入具有国际交易资质的硒资源交易平台,构建起“碳汇 + 硒产品 + 旅游服务”的复合交易模式,成功破解了长期以来生态产品面临的“度量难、交易难、变现难”困境。这一创新模式如同为生态产品装上了“变现”的翅膀,让绿水青山真正变成了金山银山。
“碳汇超市”:开启个性化认购新时代
“我们正全力打造全国首个‘碳汇超市’。”据州林业局相关负责人透露,目前该线上认购平台已进入内测的关键阶段,预计“五一”期间正式上线与大众见面。这一平台的亮点在于支持企业和个人“按需认购、按克交易”,极大地满足了不同主体参与碳汇交易的需求。
平台还别具匠心地设置了“碳足迹中和”计算器,消费者只需轻松操作,就能便捷地测算出自己的碳排放量,增强了公众对碳减排的认知和参与感。在价格方面,大宗交易参照湖北碳市场前一日收盘价定价,确保与市场接轨;个人认购则按“一元碳汇”标准执行,即每10千克1元,以亲民的价格鼓励更多个人参与到碳汇认购中来。
多元场景 构建生态价值闭环
除了碳汇交易模式的创新,恩施州还积极拓展多元应用场景,同步开发了“碳票 + 旅游”“碳票 + 餐饮”“碳票 + 住宿”“碳票 + 土特产”等丰富业态。游客凭借碳汇认购凭证,即可享受景区门票、餐饮住宿折扣以及硒产品的优惠,形成了一条完整的“吸碳—固碳—售碳—惠客”生态价值闭环。这种创新模式不仅提升了游客的旅游体验,也让更多人切身感受到生态产品的价值,进一步激发了全社会参与生态保护的积极性。
专家点赞:可复制样本与绿色发展新引擎
中国林科院专家朱建华博士对恩施州的创新实践给予了高度评价。他指出,恩施州探索出的“政府定规则、第三方核数据、平台做交易、市场促循环”机制,为山区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提供了极具价值的可复制样本。随着全国碳市场扩容的步伐日益临近,“鄂西林碳”模式有望凭借其创新性和可操作性,成为推动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的新引擎,引领更多地区走上生态与经济协同发展的可持续之路。
恩施州的这一系列创新举措,无疑为生态资源丰富但经济发展相对滞后的地区提供了宝贵的借鉴经验,让人们看到了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的无限可能。(廖亮 孔德威 王涛)
责任编辑:刘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