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产经 正文

中国微生物PHA协同创新迈向规模化:绿色包装与“负碳”路径加速落地

2025-04-17 14:20 中国发展网
绿色发展 产业链 降碳 绿色包装

中国发展网讯 在全球绿色低碳产业浪潮日益高涨之际,一场聚焦PHA(聚羟基脂肪酸酯)技术及其在绿色包装领域应用的研讨会在清华大学生物学馆成功召开。本次研讨会由清华大学陈国强教授指导,清华大学孵化企业北京微构工场、造纸业巨头金光集团APP、环保高性能材料企业上海都佰城以及包装知名企业恒鑫生活联合主办。

图片1

产业协同,从实验室到规模化应用研讨会上,各方围绕PHA家族系列产品的应用场景进行了深入探讨。陈国强教授拥有30余年PHA科研经验,掌握原创的“嗜盐菌底盘”技术并拥有数十项国际专利,为我国高分子生物新材料的创新发展作出了卓越贡献。他表示,通过多方协同和技术创新,PHA乳化技术的规模化应用在绿色包装的全生物降解领域具备广阔前景。微构工场董事长徐绚明则回顾了从实验室到产业化技术攻关的艰辛历程,谈到了微构工场秉持长期主义理念,对未来充满信心。都佰城董事长林凡秋分析认为,未来三至五年内,PHA将成为“负碳产品”的重要引领者,无论是中国的碳交易规则、国际标准LCA(生命周期评估)碳足迹核算,还是GHG(温室气体核算协议)范围3的相关要求,都为全产业链的排放管理带来指导。陈国强教授发明的嗜盐菌底盘技术更有望将二氧化碳高效转化为PHA材料,为中国企业在碳信用和全球绿色竞争力上创造新的价值空间。

金光集团APP全球大纸事业群CEO王乐祥表示,金光集团作为全球领先的造纸企业之一,始终将可持续发展视为企业战略核心。未来,金光集团期待与各方伙伴共同努力,通过技术创新与市场导向,持续加速PHA材料的产业化进程,为全球环保事业贡献“纸代塑包装”的中国方案。恒鑫生活董事长严德平则强调:“今天产业链四方企业的签约,不仅是一份协议,更是一份责任与承诺。恒鑫生活将以开放心态、务实行动,与各方携手打通‘原料研发—工艺优化—规模生产—市场推广’的全流程链条,让PHA这一生物基材料真正成为减塑降碳的‘绿色引擎’,推动中国绿色包装产业迈向更可持续的未来。”APP博汇纸业技术总监王俊明补充说,PHA纸基高速涂布是一条潜力巨大的康庄大道,契合集团“以绿色造就绿色”的发展理念。该技术不仅能助力实现产业链降碳目标,也有望为全球绿色发展提供示范案例。大规模应用需要上下游企业的紧密协作,加速PHA水性乳液的商业化进程。

图片2

在清华大学技术研讨会结束后,四方企业团队正式签署了“PHA水性乳液绿色包装协同创新发展”战略合作协议,并拟定了详细且专业的规模化落地推进路线图。这一举措标志着中国PHA微生物合成技术正迎来绿色包装领域的重大市场突破,为生物基包装产业链升级注入强劲动力。

据统计,全球塑料总产量约为3.9亿吨,但回收率偏低导致传统石油基塑料大量堆积,对生态环境和人体健康形成严峻挑战。相比之下,PHA通过微生物发酵合成,100%生物基,可在土壤、淡水和海洋环境中降解为水和二氧化碳,实现“从源头到终端”的闭环利用。在碳交易、碳税及限塑政策的持续推动下,如果产业链各方协同创新并对PHA工艺进行优化,其全生命周期排放甚至有望达到“负碳”水平。

本次战略合作协议的签署,充分彰显了四方在PHA原料生产、乳化改性、纸品制造和终端包装推广等全产业链环节的深度协同创新。展望未来,各方将以技术创新为核心动力,通过不断优化成本、提升产品性能并加大品牌推广力度,携手推动全生物基绿色包装市场的爆发与产业升级。随着中国PHA生物材料制造技术的快速成熟与规模化应用提速,绿色包装与负碳路径有望真正落地,为全球循环经济和可持续发展注入新的活力与可能性。

责任编辑:潘晓娟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