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媒感叹:创新推动中国电动汽车业上演“残酷的竞争”
摘要:在平均每两天推出一个新车型的中国,随着市场不可避免地整合,跟上先进技术——比如辅助驾驶功能和最新的信息娱乐系统——已经成为生存的关键。
参考消息网4月14日报道 英国《金融时报》网站4月6日刊登题为《推动中国“残酷”汽车大战的不断创新》的报道。报道编译如下:
从车顶安装了无人机的汽车到自动驾驶软件和“5分钟充电”,中国比亚迪公司快速的电动汽车创新正在创造一些分析人士所称的汽车行业竞争最激烈的时期。
特朗普的关税预计会提高美国和欧洲的资源和电子零件成本,导致电动汽车销售放缓。但世界最大电动汽车市场中国的销售量预计今年将增长约20%。
汇丰银行数据显示,中国电动汽车销量的78%被10家企业分享,其中仅比亚迪一家就占27%。汇丰银行分析师丁玉倩(音)说,这导致大约52个品牌争夺中国市场其余22%的份额。
在平均每两天推出一个新车型的中国,随着市场不可避免地整合,跟上先进技术——比如辅助驾驶功能和最新的信息娱乐系统——已经成为生存的关键。
丁玉倩说局面出现了“二元化”,分为有“智能电动汽车”能力的企业和没有的企业。她还说随着燃油车市场进一步萎缩,该行业正在进入其历史上“最残酷的竞争”时期。
自动变更车道和自动泊车等功能在中国已十分普遍。本地车企在越来越多地开发更加精密复杂的辅助驾驶软件,并且早于许多分析师的预测,这要归功于基于人工智能的大语言模型的帮助。
贝恩公司在上海的汽车技术专家雷蒙·曾(音)说,中国的汽车企业正“加倍押注”采用先进辅助驾驶系统软件,以瞄准曾经被老牌外国汽车企业主导的高端市场。
他说:“所有的中国车企都在努力争夺高端市场。它们在这些功能方面超出预期。这是它们的竞争优势。”
埃隆·马斯克的特斯拉在上海生产汽车并且被认为最初帮助推动了中国对电动汽车的热情,该公司是不断流失市场份额的外国汽车企业之一,因为消费者喜欢更新的款式,比如它最大的竞争对手比亚迪的车型。
比亚迪今年一季度销售了41.6万辆电动汽车,同比增长39%,而特斯拉同期在全世界交付了33.7万辆,低于分析师的预期。
曾担任克莱斯勒公司北亚负责人的谋拓商务咨询公司创始人比尔·拉索说:“跟上本地市场是一个真正的挑战。”(编译/杨新鹏)
责任编辑:王小义
(原标题:英媒感叹:创新推动中国电动汽车业上演“残酷的竞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