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玉门:以AI赋能打造“无事不扰 玉事有我”营商新标杆
摘要:玉门市以“无事不扰”的治理定力与“玉事有我”的服务担当双轨并行,构建起全周期、智能化的企业服务体系,在西北大地奏响营商环境优化升级的时代强音。
中国发展网讯 AI数字人“玉小助”以秒级响应解企业之惑,智慧园区监管平台以科技之眼守安全之责,“标准地”改革以制度创新破发展之困……近年来,玉门市以“无事不扰”的治理定力与“玉事有我”的服务担当双轨并行,构建起全周期、智能化的企业服务体系,在西北大地奏响营商环境优化升级的时代强音。
“AI导办员”上岗,企业办事“零跑腿”
“过去跑部门、递材料的繁琐流程,如今在手机上就能完成。”甘肃能新建设工程有限公司员工王世福轻点“企业全生命周期服务链”平台,仅1小时便完成项目备案。
这场“指尖上的改革”背后,是玉门市打造的“AI+政务”生态系统——集成40余项高频事项实现“掌上秒办”,AI数字人“玉小助”化身24小时在线政务管家,将企业咨询响应时间从1天缩短至3秒,准确率逾95%。更值得称道的是“信用+审批”创新:2024年累计为358个项目出具“信用备案证”,审批时限压缩95.4%。
智慧园区:化工产业的“数字守护者”
在玉门老市区化工工业园应急指挥大厅内,智慧监管平台正以每秒百万级数据处理能力守护安全底线。575处视频监控与传感器覆盖21家重点企业,不仅对企业中控室、重点仓库、高危工艺车间、重大危险源区域等重点区域进行实时监控,还对企业在生产运行过程中温度、液位、压力、环保监控数据实时监测预警。首创“红橙黄蓝”四色风险评价模型,平台试运行期间累计分析风险单元55万条,企业自查自改隐患559条。
此外,玉门市在环保、安监等领域推行“电子眼巡查+算法预警”模式,通过物联网设备实时采集企业能耗、排放数据,2024年提前化解风险隐患108起,实现“无事不打扰,有事早介入”。
制度创新:破解痛点的“玉门方案”
在玉门工业园区,6860亩完成“九通一平”的“标准地”静候企业入驻,36个重点项目实现“签约即落地、拿地即开工”。“从投产到达效,政府服务全程相伴,为我们抢出几个月黄金期。”瑞航化工总经理杨洪武的感慨,印证着“标准地”改革的制度效能——环境影响评价、施工图审查等多项服务由政府“买单”,土地资源与产业规划数据实时匹配生成最优方案。针对中小微企业融资困境,创新开发的“订单融资宝”产品成效显著。2024年这类“及时雨”已惠及200余家企业,融资总额突破20亿元。
站在新起点,玉门市深耕“AI+政务”应用,拓展智能审批、电子证照等前沿功能,推动政务服务向“免申即享”“无感智办”进阶升级。在这片曾见证“铁人精神”的热土上,一场以AI赋能、制度创新双轮驱动的营商环境变革,正为西北地区高质量发展书写着独具特色的“玉门答卷”。(靳娜娜 王钰 窦文静)
责任编辑:刘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