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产经 正文

甘肃通渭:春意盎然开启产业发展新征程

2025-03-26 16:35 中国发展网 卢博玲

摘要:2025 年,甘肃通渭县牢牢把握全县“6543”发展思路,在产业发展的道路上稳步迈进。

中国发展网讯 2025 年,甘肃通渭县牢牢把握全县“6543”发展思路,在产业发展的道路上稳步迈进。如同一位勤劳的工匠,精心谋划着新一年产业发展的蓝图,努力为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增添动力,开启产业发展的新征程。                                                     

农业沃野,绘就特色产业斑斓图

在农业产业领域,通渭县各乡镇立足自身实际,精准规划特色产业。秋收刚过,马营镇便奏响了产业布局的“序曲”。经过广泛征求群众意见,决定在长川、马营、西堡、双合 4 村打造蚕豆产业标准化示范种植基地,计划种植全膜蚕豆1万余亩,当下,村民们正趁着墒情,紧锣密鼓地开展覆膜工作。马营镇气候温凉宜人,土层深厚肥沃,光照充足明媚,蚕豆种植历史源远流长。为了让蚕豆产业茁壮成长,马营镇成立了万亩蚕豆产业标准化示范种植基地党总支,构建起 “产业总支+村党支部+种植大户+群众参与”的联农带农产业发展模式,为基地的高质量建设与高水平推进保驾护航。                                                       

药香四溢,铺展中药产业新路径

中药材产业作为通渭县的重点产业之一,在 2025 年也有着清晰的发展目标。依据《通渭县2025年中药材产业实施方案》,全县将重点发展以黄芪、黄芩、冬花为主的中药材19万亩,其中黄芪16万亩、黄芩1.5万亩、冬花1.5万亩。在黄芪种植方面,计划种苗种植1.5 万亩,大田种植14.5万亩,并在全县不同区域打造1000亩以上黄芪示范点45个,共计5.3万亩。与此同时,在黄芩和冬花种植上,也分别在相关乡镇打造500亩示范片带。为了激发农户和经营主体的积极性,政府出台了颇具吸引力的奖补政策。例如,黄芪大田种植,监测对象(三类户)按500元/亩标准给予奖补,脱贫户、一般户以及种植亩数在300亩以上的合作社按300元/亩标准奖补,一系列举措点燃了大家投身中药材种植的热情。                              

工业崛起,奏响经济腾飞奋进曲

工业产业的发展同样备受瞩目。2024年,通渭工业集中区成绩斐然,全年完成工业总产值16.7亿元,增速达26.5%;地区生产总值5.2亿元,增速为26.3%,多项经济指标增速在全市名列前茅,在定西全市开发区年度综合考评中位列第一。2025年,工业集中区将乘势而上,续写辉煌。在招商引资方面,围绕全县马铃薯、中药材、纺织服装等特色优势产业,继续以“产业招商、以商招商、归雁招商”为有力抓手,计划引入更多延链补链项目,进一步延展产业链条。在项目建设上,将密切关注国家重大战略和省市政策导向,精心谋划储备总投资22.48亿元的重大项目18个,实施总投资30.9 亿元的天然气管网工程、工业污水处理厂、中药材产业园、物流园基础设施配套等12个项目,持续完善园区基础配套设施,提升综合承载能力,实现“七通一平”基础要素保障,全力营造园区发展的优良“硬环境”。此外,持续提升科技创新能力,遵循“由小至精、由精至特、由特至大”的发展路径,动态建立企业培育库,加大科技创新投入,强化与科研院校的合作,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全力打造更多自主知名品牌。         

项目驱动,开启产业发展新征程

2025年,通渭县以2月27日举行的一季度项目集中开复工活动为重要契机,牢固树立“项目为王”的理念。2025年全县共谋划实施重点投资项目138个,总投资326亿元,年度计划投资113.1亿元,项目个数、总投资、年度计划投资相较于去年均实现大幅增长。参加本次集中开复工活动的项目有97个,总投资162.4亿元,年度计划投资76.3亿元,这些项目的稳步推进将为产业发展筑牢坚实根基。

通渭县在 2025 年全力布局产业发展,农业、工业等多领域协同发力,致力于推动县域经济迈向高质量发展新阶段。产业发展与民生福祉紧密相连,随着各类产业项目稳步推进,农业领域特色种植规模不断扩大,为农产品供应增添活力,保障农民收入;工业项目落地生根,不仅拉动了地区生产总值的增长,还创造了大量就业岗位,让居民收入稳步提升。与此同时,产业发展所带来的经济红利促使公共服务不断优化,教育资源更加优质均衡,医疗设施日益完善,交通出行愈发便捷,全方位提升了县域居民的生活品质,通渭县正凭借产业发展的新成就,不断书写民生改善的新篇章。(卢博玲)

责任编辑:刘维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