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市找准着力点高质量推进新型工业化
摘要:夫锚定“全年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以上”任务目标,发挥重点地区挑大梁作用,紧盯重点企业、重点项目,持续优化企业服务,不断强化要素保障。
中国发展网讯 记者施文郁报道 2024年,大连市工业和信息化系统聚焦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和市委《提升清单》重点工作,全力以赴稳增长,加速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取得显著成效,全年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6%,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1%,工业技术改造投资同比增长75.6%,工业经济“压舱石”作用进一步凸显。
2025年是辽宁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的决战决胜之年,大连市工信部门将紧紧围绕新型工业化这个关键任务,统筹推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和新兴产业发展,加快建设具有大连特色优势的制造业现代化产业体系,为全市打好打赢决胜之年决胜之战贡献工信力量。
狠抓工业稳增长 稳定工业经济基本盘
夫锚定“全年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以上”任务目标,发挥重点地区挑大梁作用,紧盯重点企业、重点项目,持续优化企业服务,不断强化要素保障。通过“稳存量、控减量、找增量”的方式,确保全市工业经济平稳增长,全力以赴实现一季度“开门红”。持续做好生产经营异常波动企业提振工作,帮助企业解决实际问题,确保工业稳产增产。
统筹推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和新兴产业发展
以制造业新型技术改造试点城市建设为契机,强化产业基础再造和重大技术装备攻关,加快推动产业转型升级,不断提升核心竞争力。推进石化产业向下游延伸发展,提升装备制造业智能化、高端化、服务化水平,实施消费品工业“三品”战略。围绕先进设备更新、数字化转型、绿色装备推广、提升本质安全水平等重点方向,推进工业领域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重点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新能源和储能装备、新材料、新一代人工智能等新兴产业,加快关键技术创新,扩大应用场景建设,培育更多新兴支柱产业。持续聚焦软件产业“1+4”产业赛道,不断提升产业竞争力。围绕“上天、驰地、下海”等智能制造发展方向,推动低空经济、氢能汽车、高速船舶等新兴产业发展。
培育发展先进制造业集群
重点推动“大盘绿色石化集群”“沈大工业母机集群”由国家级向世界级跃升,争取取得突破性发展成果。加快构建以世界级产业集群为引领、千亿级产业集群为骨干、百亿级高成长性集群为驱动,结构合理、优势互补的先进制造业集群体系,持续壮大绿色石化和精细化工、工业母机、新一代汽车、船舶与海工、高端轴承、轨道交通等重点产业集群规模。
下一步,大连市将以“大盘绿色石化集群”“沈大工业母机集群”获评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为契机,深入开展产业集群专项行动,找准定位、明确方向、精准发力,促进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协同融通发展。
切实抓好统筹协调坚持市级统筹、市县联动,整合各种优势资源要素,协同推进产业集群培育发展。进一步调整优化集群发展布局,“一群一策”编制产业集群发展方案,推动集群专业化、差异化发展。
着力壮大集群规模提升绿色石化和精细化工、新一代信息技术两个千亿级产业集群竞争力,加快汽车及零部件、船舶与海工装备、新能源、中高端消费品等准千亿级产业集群向千亿级冲刺步伐,快速做大工程机械与重型装备、工业母机、轨道交通、生物医药及医疗器械等百亿级产业集群,形成结构合理的集群梯次培育体系。
加强集群协同发展加快引育一批具有核心技术、带动效应强的龙头企业,培育集聚一批创新能力突出、成长潜力大的优质中小企业。支持龙头企业牵头打造产业链上下游发展共同体,构建“龙头企业引领、中小企业共生”的发展体系。
推进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和绿色低碳发展
实施传统产业智能化升级行动,推进数字化车间、智能工厂、智慧供应链建设,加强智能制造标准推广应用,培育形成一批智能制造系统化解决方案。实施“5G+工业互联网”工程,推动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开展“5G+工业互联网”融合应用先导区重点培育。推动绿色低碳发展,积极培育绿色工厂、绿色工业园区和绿色供应链管理企业,打造绿色制造领军力量。
引导企业开展工业固体废物资源综合利用评价,帮助企业享受优惠政策。
培育壮大市场经营主体
持续完善以创新型中小企业—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为主体的梯度培育体系,推动各类优质企业做优做强,促进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激发涌现更多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小巨人”企业和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
责任编辑:刘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