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产经 正文

315:广州法院发布消费者权益保护 十大典型案例

2025-03-14 15:40 中国发展网 张雅慧、陈诗媛、尹科、记者皮泽红

摘要:3月13日,广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召开“公正司法促消费,繁荣市场拼经济”消费者权益保护十大典型案例发布会。市法院党组副书记、副院长吴翔,民事审判庭庭长王会峰,副庭长黄嵩参加了发布会。发布会由宣教处处长谭鹤欣主持。

中国发展网讯  张雅慧、陈诗媛、尹科、记者皮泽红报道 在“3.15”消费者权益日前夕,2025年3月13日,广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召开“公正司法促消费,繁荣市场拼经济”消费者权益保护十大典型案例发布会。市法院党组副书记、副院长吴翔,民事审判庭庭长王会峰,副庭长黄嵩参加了发布会。发布会由宣教处处长谭鹤欣主持。

吴翔指出,广州法院始终牢牢把握新时代新征程使命任务,紧扣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和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培育的战略部署,将消费者权益保护作为服务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充分发挥审判职能,积极探索创新举措,通过深化“法院+”多元解纷机制建设,推广小额诉讼程序、示范诉讼应用,为消费者提供更加高效、便捷的维权路径。以优质司法服务为扩大消费保驾护航,为消费者权益筑牢坚实的法治防线,助力营造安全、诚信、和谐的消费环境。

发布会介绍了2024年广州法院涉消费者权益保护案件呈现的特点:一是案件总量稳中有降,小额诉讼程序适用率高。2024年全市法院小额案件小额诉讼程序适用率同比上升,部分涉消费类案件快速审结,减轻了消费者的诉累,提高消费者维权效率。二是新兴消费领域问题增加,经营不规范问题亟需治理。以网络消费为例,部分商家对商品的性能、质量、功效等进行虚假宣传,误导消费者购买,而消费者实际收到的商品与宣传明显不符。同时,商品质量问题、售后服务缺失等问题较为常见,也是该类案件纠纷持续占比较高的原因。但由于多措并举措施得当,广州法院该类纠纷同比2023年下降。三是服务类消费风险多样,预付式消费矛盾集中。教育培训、美容美发、健身服务等预付式服务合同纠纷形式多样,暴露出“捆绑销售”“霸王条款”等行业乱象,“卷款跑路”“退费难”等现象时有发生。为了充分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统一裁判尺度,对于与该类主体有关联的企业、个人等,在消费者有相应证据并主张的情况下,均依法认定由相应主体承担共同退款责任,或对退款承担连带责任。

发布会介绍,2024年,广州法院通过专业审判保障消费者合法权益,助力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和安全诚信的消费环境。主要做法如下:一是完善多元解纷机制,便利消费者依法维权。加强府院联动协作,与市场监管部门建立联席会议制度,加强信息共享。充分利用广州法院多元解纷中心,构建在线 “一站式”解纷体系,联动形成解纷合力。二是充分利用示范诉讼,降低消费维权经济成本。针对涉众型消费纠纷,建立“首案示范+类案调解”工作模式,实现“审理一案,化解一片”的示范效应,为企业和消费者提供稳定预期。三是创新法治宣传方式,营造公平诚信的消费环境。通过以案说法、发布典型案例、送法进社区等方式加强消费者权益保护宣传工作,提升消费者法律意识,引导正确消费理念。

会上发布了广州法院消费者权益保护十大典型案例,内容聚焦食品安全、电商售后、医疗美容、婚庆服务、健身打卡等热点领域,精准回应人民群众关切。其中包括:对于网络平台交易,确定商品质量问题认定标准,厘清平台责任边界,明确信息披露义务范围;妥善化解服务合同纠纷,强调不得通过诱导性营销侵害老年群体合法权益;针对医美服务行业,直击术前告知不足现象,通过司法鉴定明确诊疗过错责任,为消费者维权提供有力支撑。这些案例不仅警示经营者依法诚信经营,为消费者提供了维权指引,也引导消费者合理行使权利,彰显了广州法院以法治引领市场秩序、优化消费环境的决心。

接下来,广州法院将充分发挥审判职能,推动涉消费者权益保护案件审判质效提升,助力广州实现“广聚天下客、广卖天下货、广货卖天下”,营造安全放心的消费环境,保障消费者合法权益,增强消费对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以法治护航粤港澳大湾区消费升级新高地。

责任编辑:王小义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