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资本2025年往哪里流?
摘要:各国市场、宏观政策、产业政策、地缘政治互相影响,短期资金、长期资本交相变换。只有能科学预判和深刻理解世界的资本,才能抓住最佳投资机遇。
季晓莉
2025年了,全球资本的流动方向有什么新变动?又受到什么重要因素的影响?
首先,地缘政治正在发生重大变化,并重塑全球经济格局。“特朗普2.0”政府的政策,包括对中国进口商品征收关税、限制双向投资及限制移民等,正在调整全球贸易流动和供应链,令不少企业将业务搬迁到墨西哥和加拿大等第三国。同时,由于美国的石油产量不断增加、地缘政治紧张持续增强,资本在美国国防和能源行业的投资也有所增加。但是随着近期欧美关系走向分歧,尤其是美国不顾昔日“盟友”之情,对欧洲也欲施以关税等种种政治和经济压力,欧洲开始向中国释放更多友好信号。在看到中国宏观政策持续稳定市场、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日新月异的情况下,欧洲资本重新审视中国的重要性。近期若干个在华投资的外资大项目,大都来自欧洲企业。中国市场的迭代和结构变迁越发瞬息万变,外资需要全身心投入才能在这个竞争激烈的市场获得立足之地、追逐在最前沿。选择相信中国的未来和潜力,才是外资获得更大收益的不二“外挂”能力。
同时,可持续性绿色经济、技术进步领域在吸引着资本。监管压力和市场对透明度的需求,使得很多资本越来越优先考虑ESG(环境、社会和公司治理)的标准。例如,由于全球气候变化和人工智能的能源需求增长,光伏技术创新和人工智能能源解决方案吸引了大量投资。年初,DeepSeek横空出世,令全球人工智能领域的竞争更加白热化,资本大量流入人工智能基础设施、数据中心和电信行业。例如,美国政府计划投资5000亿美元建设人工智能数据中心合资企业,同时技术监管放松,使得软件和电信领域的大型交易变得特别活跃。随着美元强势地位不断加强,欧元兑美元汇率持续疲软,欧洲科技资产变得相对便宜,不少美国资本瞄准了欧洲科技资产进行跨境并购。1月在香港举行的亚洲金融论坛上,人工智能话题吸引了最多的关注。不管是人工智能专家的演讲,还是人工智能领域新兴企业的意见,都是香港这个国际性金融中心的热点。吸纳大量内地科创公司上市的港股也在2025年迎来国际资本的涌入。
还有,包括南亚、东南亚等在内的亚洲新兴经济体正为发展本国基础设施持续不断吸引资本。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最近表示,在中国经济政策和多边伙伴关系的支持下,交通、能源和数字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方面的投资会变得越来越多。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预测显示,虽然全球贸易分裂的危险仍然存在,但新兴市场在2025年还将稳步增长,从而带来更多的投资机遇。中国在RCEP(《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中的合作伙伴、“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等都在基础设施建设领域有巨大资金需求。
此外,长期投资还在流入绿色农业和水资源管理领域。科学家预测,全球粮食贸易到2050年要比现在增加两倍才能满足全部粮食需求。向缺水地区出口粮食的富水地区正在采用综合了节水灌溉和绿色生态系统的生产新模式,这个领域需要大量资金。
可以看到,几个重大的资本流入领域,都与中国有着密切关系。但同时,随着中国本土企业家和资本的成熟以及跨境电商等先进商业模式的构建,中国企业正在覆盖更多细分行业的中外市场。大趋势是中国不仅货物贸易顺差6年翻番,服务贸易逆差也在逐年收窄。外资来华需要有挑选赛道的好眼光,并更多关注中国政府的政策导向。
未来资本会流向哪里?这不是一个简单的问题。各国市场、宏观政策、产业政策、地缘政治互相影响,短期资金、长期资本交相变换。只有能科学预判和深刻理解世界的资本,才能抓住最佳投资机遇。
责任编辑:王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