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文旅深度融合 四川“大蜀道”有了“新”目标
摘要:新时代新形势下,如何进一步促进“大蜀道”交通与文化旅游深度融合、良性互动和高质量发展,对于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来川视察重要指示精神,加强交通遗产资源保护挖掘,强化蜀道文化传承利用具有重要意义。
中国发展网讯 记者王进报道 已被纳入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提名范围的蜀道是人类交通文明的宝藏,在历史上发挥着“开放、联通、融合、畅享”等重要作用,蕴藏着“和谐共生、守护传承”等文化内涵。新时代新形势下,如何进一步促进“大蜀道”交通与文化旅游深度融合、良性互动和高质量发展,对于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来川视察重要指示精神,加强交通遗产资源保护挖掘,强化蜀道文化传承利用具有重要意义。
日前记者从四川省有关方面获悉,为加快建设交通强省、文化强省、旅游强省,助力蜀道申报世界遗产,打造蜀道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旅游带,秉承“ 开放、联通、融合、畅享、共生、守护”理念、按照“打造文旅廊道、串联古今资源、提升游客体验、传承蜀道文化”总体思路制定的《“大蜀道”交通与文化旅游融合发展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已于近日由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正式对外印发。
《方案》明确将在四川广元市、巴中市、达州市全域,绵阳市涪城区、游仙区、三台县、盐亭县、梓潼县、平武县、江油市,德阳市旌阳区、罗江区、广汉市、中江县,南充市阆中市、南部县,成都市武侯区、龙泉驿区、金牛区、青羊区、邛崃市等7个市共37个县( 市、区) 范围上构建“ 四廊”即:金牛文旅走廊、米仓文旅走廊、阴平文旅走廊、荔枝文旅走廊等四条大蜀道文旅走廊,打造“ 五道” 即:剑门蜀道风景道、米仓画廊风景道、米仓乡韵风景道、康氧巴山风景道、嘉陵山水风景道等五大蜀道风景道。到2027年,四条大蜀道文旅走廊基本完善,五条大蜀道特色风景道逐步成型,基本形成“ 通道畅行、走廊畅游、服务畅享、文化 畅传” 的大蜀道文化旅游交通廊道,“大蜀道”成为交通运输与蜀道文化旅游互促共融、协同发展的示范廊道。
为实现上述目标,《方案》明确提出了“传承开放理念、强化快进快达效率”“传承联通理念、建设四条蜀道走廊”“传承融合理念、打造五条特色风景道”“传承畅享理念、提升在途服务水平”“传承共生理念、构建绿色生态廊道”“传承守护理念、发扬公路管养传统”等六项主要任务,并做出了详尽安排部署。
为推动任务落地落细落实,见到实效,《方案》还提出了严格按照“省级指导、市州负责、区县落实”工作方式建立健全绩效评估机制;强化资金、土地等要素保障;采取“ 以奖代补”对验收合格的旅游化改造项目参照国省道中修标准予以激励等系列保障措施,进一步提升蜀道作为四川东向北向重要门户能级,加速“蜀道通”向“蜀道畅”迈进。
责任编辑:刘丹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