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产经 正文

湖北咸丰:构建“1+3”产业体系 激活县域经济新动能

2025-02-21 11:27 中国发展网 廖亮 孔德威 毛国寅 彭信琼

摘要:展望未来,咸丰县将继续以“1+3”产业体系为引领,坚定不移地走高质量发展之路。

春日的咸丰,生机勃勃,在利咸高速公路的建设现场,中交二航局、中国葛洲坝路桥工程有限公司的建设者们正争分夺秒,他们的汗水与努力,是咸丰奋进发展的生动注脚。2025年,咸丰县锚定发展目标,持续构建生态文化旅游产业、硒产业、新材料产业、清洁能源产业“1+3”县域支柱产业体系,在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大步迈进。

回望2024年,咸丰县成绩斐然,多项经济指标增速在全州名列前茅,是近四年来的最佳成绩。国家发改委文化传承发展“专精特新”工程2亿元资金的注入,为世界文化遗产唐崖土司城址的保护传承与活化利用提供了有力支持;皇恩烨新材料公司的落户,开拓了碳基新材料产业的新赛道;上市公司新安化工的控股,使企业营收突破3亿元,成功跻身全省“独角兽”企业培育发展库,这些都彰显了咸丰经济发展的强劲势头。

产业是经济发展的根基。咸丰县将壮大产业视为推动县域经济发展的根本路径。立足“土硒茶凉绿”的独特优势,咸丰大力发展生态文化旅游和康养产业。中国土司文化专题博物馆、旅客接待中心等项目的加速建设,让世界文化遗产的价值得以充分释放。以坪坝营景区为引领,当地不断丰富旅游业态,打造“19℃的夏天在咸丰”旅游IP,坪坝营旅游度假区更是荣获全国“森林避暑消夏好去处”的称号。同时,以唐崖土司城址保护利用为核心,推动唐崖与朝阳寺协同发展,构建“一城一镇一画廊”的空间和业态布局,打造民俗民族文化集中展示区。

硒产业方面,咸丰县着力做强“茶粮猪”品牌。全县茶叶种植面积达28万亩,其中白茶14.5万亩,位居全国第3位、全省第1位,连续5年入选全国“茶业重点县域”名单。2024年,中国茶叶股份有限公司成功落户咸丰,全国白化茶产业交流活动更是让咸丰白茶声名远扬,入选中国农业品牌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名录。“陇间柒月”“小村红衣米花生”“咸丰蜂蜜”等富硒农产品也备受市场青睐,电商的助力让恩施黑猪实现了从“出栏”到“出山”的跨越,咸丰也成功入选全国产业兴旺示范引领力百强榜。

在新材料产业领域,咸丰县延伸“碳+钙”产业链,推动产业发展壮大。中国500强企业浙江新安化工控股的皇恩烨公司,其年产2万吨负极材料生产线实现当年建设、当年投产,并入选全省“独角兽”企业培育发展库。圣火钙业等龙头企业不断发展,汇硕岚达年产200万吨砂石骨料、年产130万套托盘托架等项目也顺利建成投产,绿色建材及新材料产业成为湖北省重点成长型产业集群。

清洁能源产业同样成果丰硕。唐崖河梯级开发打造了咸丰水电航母,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竞得咸丰区块3个页岩气探矿权,建成全州首个页岩气“三废”资源化先导试验基地,稳步推进页岩气“探转采”工作。

重大项目是经济发展的强力支撑。2025年,咸丰县计划实施240个重点项目,年度计划总投资121.55亿元。这些项目涵盖基础设施、产业发展、民生保障等多个领域,将为咸丰的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

消费是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咸丰县积极构建“商、文、旅、体、健”融合发展的大消费格局,推动消费市场持续升温。通过举办各类文旅活动、发放消费券等措施,激发居民消费热情,促进消费市场的繁荣。

在推动城乡建设方面,咸丰县扎实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新型城镇化建设。围绕城市建设,做好增颜值、强功能、提内涵“三篇文章”,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城市公共服务水平,塑造城市特色风貌。围绕乡村振兴,加快形成城乡融合发展新格局,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建设,推动农村产业发展,促进农民增收致富,提升农村人居环境质量。

改革开放是发展的动力源泉。咸丰县持续深化改革,优化营商环境,加强招商引资。在全省率先开展“招投标活动评标环节错误快速纠正”改革,圆满完成9项省级营商环境改革试点,落实“一件事”主题事项15个,50项惠民利企政策“免申即享”,减税降费3.4亿元,新增贷款17亿元,保障项目用地2269亩,化解682户不动产登记难题,全县经营主体突破3.9万家。通过一系列举措,吸引了一批龙头企业、领军企业、链主企业落户,推动产业链供应链优化升级。

咸丰县还积极践行“两山”理念,推动“两山”价值转化。在生态环境保护上持续发力,加强森林资源保护,推进水污染治理、大气污染防治等工作,守护好绿水青山。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上积极探索,通过发展生态旅游、生态农业等产业,将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实现生态与经济的良性互动。

展望未来,咸丰县将继续以“1+3”产业体系为引领,坚定不移地走高质量发展之路。在产业发展上持续发力,不断优化产业结构,提升产业竞争力;在项目建设上加快推进,确保项目早日建成投产,发挥效益;在城乡建设上统筹兼顾,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在改革开放上不断深化,营造更加良好的发展环境;在“两山”价值转化上积极探索,实现生态与经济的双赢。相信在全县人民的共同努力下,咸丰必将在高质量发展的赛道上跑出“加速度”,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跨越,向着更加美好的未来奋勇前行。(中国发展网) 

责任编辑:刘丹阳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