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产经 正文

福安市创新党建引领助推产业链高质量发展

2025-02-19 14:37 中国发展网 潘志洋 丁南

摘要:为做深“融合链”,福安市坚持链式思维,搭建共赢共享平台,推动资源高效配置、人才有机联动,精准延链补链强链。

中国发展网讯 潘志洋 记者丁南报道 把党组织建在产业链上,如何助推产业链高质量发展?福建宁德福安市的好做法给出了答案。

连续4年入选全省县域经济发展“十强”县(市)、跻身全国县域高质量发展百强县行列的福安市,聚焦优势特色产业,按照“一链一联建”思路,全面推进产业链党建工作,将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转化为产业链突破、价值链攀升的发展胜势,为县域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2024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918.7亿元、增长9.3%,多项主要经济指标居宁德市第一。

强化顶层设计 做强组织链

为做强“组织链”,福安市坚持系统思维,构建“上下联动、左右协同”的组织体系,为产业链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

强化统筹推进。出台《福安市全面推进产业链党建工作加快产业集群高质量发展的工作方案》,建立“一条产业链、一个牵头部门、一个工作专班、一个实施方案、一组配套政策”的“五个一”工作机制,处级领导“分链挂钩”、业务部门“驻链帮扶”,形成市委统筹抓总,组织部、社会工作部牵头负责、相关职能部门协同配合、属地兜底管理的工作格局。

织密组织体系。立足产业集群特点,组建不锈钢新材料、电机电器、按摩器具(大健康)等5个产业链党委。建立“2+N+X”产业链党建工作体系,由产业链牵头部门、“链主”企业担任“双链长”和党组织负责人,在“链上”确定N个核心企业、X个要素保障部门,吸纳企业(合作社)、产业园区以及镇村两级党组织等,以签订共建协议等方式加入,以党建链引领产业链一体运转。

夯实“两个覆盖”。深化“党建赋能强企”行动,23名处级领导挂钩48家“提质培优”非公企业,选派41党员干部兼任产业链党建指导员,指导链上企业采取“单独建、联合建、挂靠建”等形式,成立企业党组织113个,吸收45名企业出资人、“四高”群体等入党。落实“理论联学、阵地联享、活动联办、党员联培”等联建机制,推动党建工作和产业链发展互融互促、同频共振。

突出同向发力 做深融合链

为做深“融合链”,福安市坚持链式思维,搭建共赢共享平台,推动资源高效配置、人才有机联动,精准延链补链强链。

强化链上合作协作。举办电机电器、按摩器产业链上企业供需对接大会,引才引资达成合作项目35个,签约15.5亿元。以青拓集团为龙头搭建产业协同创新联盟,有效链接12家头部企业资源,落地青美报废动力电池回收、青拓重卡等延链补链项目7个。依托红茶科技小院、电机电器协同创新院等平台,开展课题研究23个,培训相关人才600多人,推动产业链延伸、产品增产提质。

激活链上创新活力。发挥产业链党委牵头作用,以“数转智改联网”为主攻方向加快产业链转型升级,累计完成193家企业数字化诊断,推动巨龙电机等5家企业率先完成数字化转型。上线涵盖数据采集、监控、分析、优化等功能的宁德首个工业互联网平台,引导289家企业入驻,建成荣耀健康等4家企业“透明工厂”示范案例,促进改造企业工作效率提升12%、资源利用效率提升10%。

引领链上先锋攻坚。围绕主导产业精准聚才、育才、留才,吸引集聚创新团队14个,435人获评高层次人才项目。建立电机电器产业链发展智库、电商人才孵化中心等5个孵化载体,与高校共建18个校企实训基地,促进技术交流与成果转化。开展“三比三赛”活动13场,“揭榜挂帅”科技项目超10项,攻关技术迭代、产品升级、降能增效等难题29个。

强化要素保障 做优服务链

为做优“服务链”,福安市坚持导向思维,将需求导向和目标导向相结合,推动“链有所需、我有所帮”“企有所呼、我有所应”。

惠企政策实打实。构建产业政策文件库和奖补政策要点库,汇聚整合173类奖补措施,顶格落实各级惠企政策。坚持“一链一策”出台支持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13条措施、推进不锈钢新材料高质量发展5条措施、推进按摩器器具产业转型升级7条措施等系列“政策包”,梳理13类20条“免申即享”清单。今年以来,累计兑现各类惠企政策资金11亿元,退税、征前减免14.27亿元。

助企亲商优加优。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开设18个商事登记“全科综窗”,月均涉企办件效率提高21%。聚焦围绕“企业全生命周期一件事”,实行政务服务“进园区”“视频办”等活动,推广8个涉企“一件事”集成服务套餐。积极打造“一体化招商服务平台”,组建7个产业链招商小分队开展“招商季”行动,完成签约项目5个,总投资47.6亿元,相关做法入选“宁德市2024年首批优化营商环境典型案例”。

联企纾困面对面。举办“书记市长益企茶话日”14期,累计邀请企业家代表57名,直面听需问计,推动34件“急难愁盼”问题逐条解决。深化“千名干部进千企”活动,组织897名党员干部组成6支组团服务队和10支职能服务队,联系服务企业891家,开展“两进三问”行动,当好政策“宣传员”、项目“代办员”、问题“协调员”,累计走访企业1400余次,提供咨询服务3800多人次,解决问题210件。

责任编辑:刘丹阳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