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关岭县:文旅项目全面融入 世界级旅游标识“黄金三角”
摘要:2024年关岭县花江峡谷大桥桥旅融合旅游景区获批项目前期工作经费200万元,目前正在开展花江峡谷大桥桥旅融合旅游综合体项目前期工作。
关岭县以世界第一高桥花江峡谷大桥这一世界级旅游标识的建设为契机,有计划地谋划和实施一批文旅项目,并将其融合到黄果树大瀑布、花江峡谷大桥(花江峡大谷景区)、关岭化石群国家地质公园三大世界级旅游标识体内,进一步丰富世界级旅游标识的内涵
——贵州省桥旅融合3.0版项目花江峡谷大桥建设
综合成果观察报告之关岭县中篇(七)
中国经济导报、中国发展网记者吴承坤
花江峡谷大桥横跨贵州省安顺市关岭县和黔西南州贞丰县交界处被誉为“地球裂缝”的花江大峡谷,花江峡谷大桥以其自身主桥跨径1420米的单跨钢桁梁悬索桥,尊享山区悬索桥桥跨径第一桥,又以桥面与水面垂直距离高达625米,尊享世界第一高桥的美誉外。建成后,还将以其凌空飞跨的雄浑和壮观气势自成一景。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关岭县以世界第一高桥花江峡谷大桥这一世界级旅游标识的建设为契机,有计划地谋划和实施一批文旅项目,并将其融合到黄果树大瀑布、花江峡谷大桥(花江峡大谷景区)、关岭化石群国家地质公园三大世界级旅游标识体内,进一步丰富世界级旅游标识的内涵。目前,关岭县重点启动和谋划的文旅项目已全面融合于“黄金三角”内。
图1说明:花江坝山村花椒基地 关岭县县委宣传部供图
关岭县文体广电旅游局局长姚青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目前关岭县已重点启动和谋划包括村庄规划、人居环境整治、产业项目谋划,小城镇综合承载能力提升等项目。
村庄规划布局村级文旅产业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花江峡谷大桥地处关岭县花江镇境内,花江镇五里村、下石村、坝山村、峡谷村和普利乡马马崖村五个村最靠近花江峡谷大桥。
其中,五里村的观山海景点可以平视、远眺花江峡谷大桥,干耳盘自然寨可以仰视花江峡谷大桥,科力寨自然寨则可以俯视花江峡谷大桥。
姚青说,五里村、下石村、坝山村、峡谷村、马马崖村等五个村随着花江峡谷大桥的建成和桥旅融合项目的推进,无疑具有极高的潜在旅游开发价值。关岭县着眼桥旅融合和乡村全面振兴目标,编制了五个村的村庄规划。目前五里村、下石村的村庄规划已经编制完成。
五里村、下石村位于关岭县花江镇中部,距县城 36 公里,距乡政府所在地 3.5 公里。最高海拔 1270 米,最低海拔 650 米,属亚热带季风气候。村域对外交通道路为 S210 省道,六安高速(花江峡谷大桥)公路。五里村地处花江大峡谷风景名胜区入口,依托便利的交通条件,受桥旅融合影响,具有良好的旅游发展基础。至 2022年末,五里村共有 9个自然村组,现状总户数 603 户,人口2764人。人口汉族居多,有布依族等少量少数民族。下石村共有 6个自然村组,现状总户数 537户,人口2514人,人口汉族居多。
两村目前的经济现状主要以农业作物及经济作物种植为主。
结合五里村、下石村的现状、基础和需求,规划五里村、下石村的发展定位为,以“花江胜景、最美五里、生态融合、风情下石”为发展定位,依托花江峡谷大桥发展旅游服务业。
规划五里村、下石村的发展目标为,以现代农业和生态旅游业、休闲观光、民宿等业态为特色产业,提升人居环境,完善公共服务及基础设施,发展成为“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休闲农旅、生活富裕”的农旅村庄,成为花江大峡谷景区旅游综合服务基地,关岭县重要的民俗文化体验基地。
规划五里村、下石村产业的发展空间和格局是,以农林种植及农旅融合为中心,以实现现代农业综合为发展目标,因地制宜布局产业体系,加快推进产业融合。
按照空间邻近性、整体性、系统性、有机性的空间组织原则,五里村规划形成 “一环四区多点"的产业空间发展结构。
一环:打造一条村域循环旅游线路,串联四个区。
四区: 景观农业种植区:绿色农业空间,重点发展生态农业种植,形成农业示范基地。乡村旅游服务区:主要是民宿休闲旅游服务、花江大峡谷风景区旅游服务等。桥旅观光发展区:特色景观空间,依托花江峡谷大桥。打造民宿、休闲、观赏亭、探险等旅游产品。休闲农业体验区:依托村庄良好的生态优势,开展农耕文化休闲与体验。
多点:依托桥旅融合项目,打造桥旅观光节点、民宿接待节点、花江大峡谷风景区旅游服务接待节点。
下石村规划形成“一轴四区"的产业空间发展结构。
一轴:依托村域乡道形成的产业综合发展轴。
四区: 景观农业种植区:绿色农业空间,重点发展生态农业种植,形成农业示范基地。农旅观光发展区:特色生态空间,乡村休闲旅游服务,构建景观民宿、观赏亭、探险等。 休闲采摘体验区:依托村庄良好的生态优势,形成采摘茶果蔬菜的田园休闲体验。农耕文化体验区:休闲农业空间,利用梯田景观及田园生态环境,开展农耕文 化休闲与体验。
记者获悉,坝山村、峡谷村、马马崖村村庄规划及报批工作正在有序进行。
文旅产业配套设施全面建设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做好花江峡谷大桥桥旅融合产业的全面建设和发展,关岭县在产业路建设、人居环境整治、产业招商等方做了大量的工作,并取得了明显的成果。
图2说明:花江大峡谷风景 关岭县县委宣传部供图
关岭县整合资金约2.1亿元用于花江峡谷大桥周边及沿线环境改造提升和基础设施建设。
其中,整合千村示范、万村整治项目资金1200万元,完成花江镇五里村(科力寨)、峡谷村(干耳盘、孔炉箐)、普利乡马马崖村(下瓜组)人居环境整治和通组路、产业路建设。
投入资金35万元完成210省道(五里村至峡谷大桥)绿化打造项目。完成峡谷大桥周边五里村、峡谷村、坝山村道路两旁约30米的可视范围内开展坡改梯整治项目,坝山村以工代赈项目产业路完成毛路、涵桥建设。
石漠化综合治理和生物多样性保护项目(关岭境内)已完成林地清理1384亩,整地1384亩,种植1384亩。桥旅融合区域内的供水保障工作除八河景区外,其余区域已覆盖自来水管网,针对八河景区用水,县水务部门通过现场勘测确定了供水方案,已纳入2024年全县供水保障项目清单。
对花江峡谷大桥坐落中心位置的峡谷村孔落箐组、五里村法郎组、干耳盘组、科力寨组农户进行庭院打造,共计安装艺术围栏450米,完成庭院打造192户;在五里村、峡谷村、坝山村道路两旁30米的可视范围内实施坡改梯整治项目;利用财政衔接资金在坝山村沿线新修产业路,道路总长1.2公里,现已完成毛路开挖,完成堡坎2000立方米。
投资新修花江镇科力寨到花江峡谷大桥桥头的产业路、观光路。该产业路宽5.5米,长6.2公里,目前已建成。
关岭县围绕世界第一高桥谋划编制的桥旅融合发展产业项目,有30余个项目初步纳入省级有关规划。
文旅产业招商发展有序推进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关岭县花江峡谷大桥桥旅融合产业项目的招商和运营有序推进。
关岭县与贵旅投集团就观山海民宿、马马崖民宿项目达成合作意向,贵旅投集团已经完成这2个民宿的设计。
图3说明:关岭冰臼 关岭县县委宣传部供图
2024年关岭县花江峡谷大桥桥旅融合旅游景区获批项目前期工作经费200万元,目前正在开展花江峡谷大桥桥旅融合旅游综合体项目前期工作。关岭县围绕文旅基础设施建设(游客服务中心、美食村、停车场、酒店等)和中医药康养完成该项目设计方案,后期将该项目作为桥旅融合重点项目积极开展争资争项。
村民热情高涨办民宿办农家乐
记者在花江镇五里村采访时,村党支部书记、村民委员会主任勾晶建告诉记者,五里村就在花江峡谷大桥和桥下原有3A级景区的旁边,村子气候属亚热带季风气候,海拔只有几百米,村民种有花椒、火龙果、脐橙、沃柑、芒果、龙眼、杨梅、枇杷等热带水果和常规经济作物。
勾晶建告诉记者,结合特殊的气候特点和桥旅融合项目的影响,五里村准备重点发展的仍然是精品水果。目前,五里村干耳盘上寨、科力组的90户村民已投资50万元,在花江峡谷大桥桥下两侧建设380亩蜂糖李。380亩蜂糖李预计3年内挂果。丰产期,全果园可年产30万斤蜂糖李供应游客。届时,游客来世界第一高桥旅游时,春天可赏花,夏天可摘果。
勾晶建告诉记者,五里村除了大力发展精品水果种植以外,还组织村民着手开办民宿。科力自然寨25户村民利用村村通公路的优势,将村民原住房改造成民宿。这些民宿一家一户都有小菜园、小庭院和污水处理设施,环境优美干净整洁。目前已全部建成,正在对外招商。
勾晶建告诉记者,五里村科力自然寨、干耳盘自然寨、法朗自然寨利用临近花江峡谷大桥的优势,准备在自家庭院里开办农家乐,有不少在外打工的中青年村民都已回来准备开办农家乐。干耳盘自然寨28岁的张学武,原来在湖南省某地开狗肉馆,已回来准备在自家庭院里开办狗肉馆。科力自然寨56岁的吴家荣,一直长期在家,30多岁的儿子则长期在浙江打工,一家人看到花江峡谷大桥建设带来新的商机,商议准备利用自家庭院开办农家乐。原本是准备打算在城里买房的,现在不打算买了,目前正在筹备用买房的钱来翻修老房子开办农家乐。
责任编辑:刘丹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