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形机器人渐行渐近
摘要:当前,人形机器人行业正处于百花齐放、蓬勃发展的阶段,地方政府支持的人形机器人项目也取得了显著进展。国内外人形机器人的发展进程均向市场传递出一个明确的信号:人形机器人实现大规模商业化落地的时间渐行渐近。
中国发展改革报社记者张守营
人形机器人,这一曾经只存在于科幻小说和电影中的概念,如今正逐渐走进现实。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市场需求的日益增长,人形机器人行业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当前,人形机器人行业正处于百花齐放、蓬勃发展的阶段,地方政府支持的人形机器人项目也取得了显著进展。国内外人形机器人的发展进程均向市场传递出一个明确的信号:人形机器人实现大规模商业化落地的时间渐行渐近。
在这一背景下,DeepSeek的出现无疑为我国人形机器人商业化进程注入了新的活力。DeepSeek作为一家专注于人工智能和机器人技术的企业,其技术突破和创新应用将加速人形机器人在各个领域的普及和应用。这不仅有助于提升我国在全球机器人市场的竞争力,也将推动相关产业链的快速发展。
与此同时,有研究报告显示,除宇树、智元、优必选等国内企业加速产业化进程之外,特斯拉、Figure AI、英伟达等海外厂商亦围绕软硬件持续加码,并在不同应用场景开展机器人应用探索。这一趋势表明,全球人形机器人市场的竞争格局正在形成,产业提速的趋势初现。预计全球人形机器人市场空间将从2024年的32.8亿美元升至2032年的660亿美元,对应年复合增速45.5%。这一数据不仅反映了市场对人形机器人未来发展的乐观预期,也揭示了这一行业巨大的增长潜力。
还有分析从市场空间和竞争格局两个维度深入探讨了人形机器人行业的发展前景。从市场空间来看,行星滚柱丝杠、六维力矩传感器、无框力矩电机等核心零部件价值量占比较高,在10%以上。这些核心零部件原有市场空间较小,预计人形机器人市场放量将带来较大弹性。这意味着,随着人形机器人市场的不断扩大,相关核心零部件的需求也将大幅增长,从而带动整个产业链的繁荣。
从竞争格局来看,行星滚柱丝杠、六维力矩传感器、触觉传感器、空心杯电机、软件系统是当前国产化提升空间较大的核心环节,同时也是技术壁垒较高的零部件。这些核心技术的突破和国产化进程的加快,将有助于提升我国人形机器人产业的自主创新能力,降低对外部技术的依赖,从而在全球市场中占据更有利的位置。
下游应用需求的持续打开,为人形机器人行业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预计2030年,中美制造业、家政业的人形机器人需求合计约203万台,市场空间约3185亿元。这一数据不仅反映了人形机器人在制造业和家政业中的巨大应用潜力,也揭示了其在其他领域的广泛应用前景。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应用场景的不断拓宽,人形机器人有望在更多领域发挥重要作用,从而推动整个行业的快速发展。
有研究报告从短期和长期两个角度分析了人形机器人行业的发展趋势。短期来看,人形机器人行业即将迎来爆发式增长。据测算,预计2030~2035年机器人新增需求将达136万~1163万台。这一数据表明,随着技术的不断成熟和市场需求的日益增长,人形机器人行业将迎来一个快速发展的黄金期。
长期来看,人形机器人行业的发展空间广阔。随着大脑逐步完善及场景拓宽,关节数增加,线性关节逐步渗透,灵巧手收敛至五指方案,测算2035年大批量生产后,单体执行器价值量约4万元,旋转、线性执行器市场空间将达2154亿元、2735亿元。这一数据不仅反映了人形机器人行业巨大的市场潜力,也揭示了其在未来制造业和服务业中的重要地位。
应用环节的明确为人形机器人行业的发展提供了清晰的方向。汽车、3C行业有望率先起量,逐步延伸至其他制造业及搬运、零售等服务业,有望于2030年走进家庭。这一趋势表明,人形机器人不仅将在工业生产中发挥重要作用,也将在日常生活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应用场景的不断拓宽,人形机器人有望在更多领域发挥重要作用,从而推动整个行业的快速发展。
综上所述,人形机器人行业正处于一个快速发展的关键时期。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市场需求的日益增长,人形机器人行业将迎来一个快速发展的黄金期。在这一过程中,DeepSeek等企业的技术突破和创新应用将加速人形机器人在各个领域的普及和应用。未来,随着技术的不断成熟和应用场景的不断拓宽,人形机器人有望在更多领域发挥重要作用,从而推动整个行业的快速发展。
责任编辑:王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