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新春第一会”唱响民营经济“好声音”
摘要:乙巳蛇年新春首个工作日,泉州“新春第一会”召开,聚焦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政企齐聚,共谋发展、共谱新篇。“新春第一会”上,多位民营企业家畅所欲言,唱响泉州民营经济“好声音”——
多年来,泉州市委、市政府聚焦民营经济,聚合所有力量,高点部署,高位谋划,一起擂响拼经济、抢先机的战鼓。图为2025年泉州市民营经济发展大会现场,这是泉州连续第五年于春节期间召开民营经济发展大会。陈起拓/供图
宗航宇 柴洁
2024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考察时强调,坚持“两个毫不动摇”,创新发展“晋江经验”,充分激发全社会投资创业活力。
民营经济是中国发展的关键变量。勇当新时代民营经济强省战略主力军的福建省泉州市,在生产线的轰鸣声中别旧年迎新岁。
在泉州,民营经济贡献了七成税收、八成地区生产总值、九成技术创新成果、九成城镇就业和九成企业数量,是城市发展的坚实基础。2024年,泉州民营经济晒出耀眼“成绩单”——2024年新增经营主体24.2万家、累计163万家,增速全省第一。
乙巳蛇年新春首个工作日,泉州“新春第一会”召开,聚焦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政企齐聚,共谋发展、共谱新篇。“新春第一会”上,多位民营企业家畅所欲言,唱响泉州民营经济“好声音”——
锚定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点”
“福建是制造大省、民营经济大省,民营企业积极投入科技创新,通过核心技术创新、产业链创新,抢抓产业新机遇。作为全球数智卫浴领跑者,九牧集团以科技创新为驱动,坚持走卫浴行业的可持续发展之路。”九牧集团党委书记林孝发道出了企业对技术创新、模式创新的主动求变。
肩负民族品牌担当,引领绿色智造。九牧5G智能马桶工厂入选“绿色黑灯工厂”,每年节约用电超1亿度,每年减排超1.8万吨,每年节约用水超1个杭州西湖水量;九牧石狮五代绿色黑灯工厂,以科技创新为主导、绿色环保为核心。关键工序100%自动化、生产效率提升30%、生产周期减少50%、排放标准远超欧美日韩,真正做到高效、高质量、低成本、发展优势……
2024年,九牧集团业绩实现两位数增长;2025年一季度订货超额完成130%订货任务,智能马桶、新材料同比增长35%以上、提前实现开门红……从智能工厂落地到绿色化技改加速,从产业链延伸布局到全球化市场开拓,从增资扩产到以“大手笔”投资抢占新赛道,泉州民企续写了民营经济“逆势突围”的传奇。
2024年以来,面对外部复杂环境、全球需求收缩等情况,泉州民企延续“小步快跑”姿态实现多点突破。这背后,既有“爱拼敢赢”的泉商精神加持,更离不开企业对技术创新、模式创新的主动求变。泉州民营企业铆足“爱拼会赢”的拼劲闯劲,突破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的深度融合“点”,通过科技创新、换道超车、引领产业新发展。
一批“独角兽”、高成长性的项目在政企合力下孕育而生,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成为泉州民企“逆势突围”的密码之一。2024年,全市规上企业研发经费投入增幅居全省之首;全省新增四批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700家,泉州占了近四成;全市新增九批创新型中小企业400多家,累计1300多家,数量连续位居全省第一。
当前,泉州正打造“永不落幕”的成果对接平台,嫁接30家大院大所、630亿元政府引导基金、1700亿元产业基金的资源,帮企业找科技、帮技术找企业,今年力争高新企业在3084家的基础上再增200家,R&D(科学研究与试验发展)继续保持两位数增长。
回答民营经济品牌建设的时代考卷
如果说一个个微观企业是满天星斗,那么一个个集合了众多企业的中观产业无疑是如银河般壮丽的“线”。传统产业实现创新转型、价值跃升,是福建民营经济打造有竞争力品牌的一道“必答题”。
“今天泉州企业正站在新的历史关口。如何以国际化视野重构品牌基因,在传统产业赛道实现价值跃升?这不仅是七匹狼需要回答的命题,更是泉州民营企业集体高质量发展的时代考卷。”七匹狼董事长周少雄在会上直言。
七匹狼的企业发展历程,是泉州不少深耕品牌建设的企业代表。“当前,泉州企业的国际化,需要从单一的产品制造、贸易转向技术标准、商业模式、产业生态的系统输出。”周少雄建议,泉州企业可以探索集群出海的新格局:比如泉州时尚产业联盟的成立,纺织鞋服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可以探索共建海外仓,建立直播基地等生态化出海模式,既降低了单个企业的试错成本,又通过产业协同放大品牌势能。
35年前,当第一件七匹狼夹克从泉州的生产线诞生时,人们或许不会想到,这件带着闽南人闯劲的衣裳,将在数年后利用中国本土文化元素结合当代时尚趋势,与西方奢侈品牌主导的全球美学的设计作品竞技,让世界看到中国时尚的文化深度。周少雄借助夹克的“四个纽扣”,与在场企业家共勉品牌企业的升级之道。第一个纽扣:坚守“专业基因”的战略定力;第二个纽扣:把文化做成“定价权”;第三个纽扣:用科技重新定义“性价比”;第四个纽扣:让用户成为“产品经理”。
七匹狼要做的就是牢牢扣紧“专业基因、文化厚度、科技含量、用户思维”这四粒扣子。
科技,不再只是生产工具,而是品牌价值的核心组成部分。数字化,不仅是提高效率,更是打造企业长期竞争力的关键引擎。同样在进行国际化战略实践的安踏,近年来投资12亿元建立了位于晋江的安踏数智一体化产业园二期,旨在打造鞋服行业自动化和智能化物流仓的标杆;投入超过20亿元在晋江创建安踏智慧创新产业园,聚焦创新、研发、供应链及智能化生产;新建投资5.2亿元的安踏学园,将培养高水平行业创新型和管理型人才……
这些泉州民营企业的品牌建设探索实践揭示着泉州制造的进化方向:以文化为魂构建品牌深度,以科技为翼突破产业高度,以生态为基拓展商业宽度。当传统产业插上创新翅膀,当地域品牌升维成文化符号,泉州企业正在书写新时代的“丝路传奇”。
政企合力传承弘扬“晋江经验”
为企业扫清发展障碍,是泉州支持民营经济发展一以贯之的态度,也是泉州民企迎难而上、向上生长的底气所在。
“2024年,泉州市地区生产总值突破1.3万亿元,比上年增长6.5%,在全国27座万亿城市中,增速排名第一。这彰显了泉州民营企业爱拼敢赢的精神,也是市委、市政府多年对营商环境的用心培育,更是传承弘扬‘晋江经验’的丰硕成果。”稻兴集团董事长陈全炼在会上感慨地说。
近年来,围绕如何更好地服务民营经济,泉州出台了一系列政策举措,接续打造“泉心泉意”营商服务品牌。“企业关心和需要什么,我们就谋划和推动什么。”这是泉州市委、市政府多年来对于企业的庄重承诺。
栽好梧桐树,引得凤凰栖。美佳爽(中国)有限公司的董事长陈汉河对此深有感触。1998年在菲律宾成立,经过多年发展,美佳爽集团逐渐成长为卫生用品行业的佼佼者。2022年,集团决定在南亚地区拟再投资1亿美元建设卫生用品工厂。“‘晋江经验’激励着众多闽籍侨领企业家到泉州投资兴业,让我们深受鼓舞,公司决定将南亚地区的投资项目落地泉州。这不仅是响应政府号召,更是我们传承‘晋江经验’、勇当新时代民营经济强省战略主力军的实际行动。”
陈汉河介绍,在泉州各级政府的积极推动下,公司投资近6亿元建设第五工厂。2023年11月,美佳爽顺利拿到土地开工许可证,并于2024年2月初启动建设。目前已建设完成14万平方米的工业厂房,计划于2025年3月投产。这一项目的顺利推进,彰显了泉州市政府各级的友好营商环境和帮扶企业的决心,也体现了“晋江经验”中“政府引导、企业主体”的良好互动。
多年来,泉州市委、市政府持续完善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1+N”政策体系,完善“法治护企”“泉心泉意帮企”“万名干部进万企”服务矩阵,升级推出“政策找企”2.0平台,全面上架资金类惠企政策,全市直达兑现各类惠企资金40多亿元。今年,泉州接续发力,聚焦企业关心、社会关注的痛点难点堵点问题,增强政策取向一致性,加力推出稳经济一揽子增量政策,梳理提出新一批政策干货,打好“加减乘除”政策组合拳。
责任编辑:张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