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城小县:既各美其美也交相辉映
摘要:有关专家认为,县域经济的发展需要充分发挥其地理位置和资源优势,与周边大城市形成密切的分工互补。
作为湖南省长沙市下辖的县级市,宁乡市今年以来经济保持强劲增长态势:引进投资额100亿元以上项目1个、50亿元以上项目3个、10亿元以上项目13个,今年1~10月规模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2.7%。图为工作人员在位于宁乡市金洲新城的湖南斗禾智能电器有限公司生产线上作业。新华社
中国发展改革报社记者 | 刘 政
在华夏经济的壮阔画卷中,中心城市与县域如同璀璨星辰,既各美其美,又交相辉映,共同编织着国家发展的壮丽图景。
今年以来,特大城市的“两新”政策成效显著,基础设施数智化发展步伐加快,县域经济则在先进制造业和特色产业的推动下持续增长。市与县,既在各自的发展轨道上加速前行,也通过区域协调发展机制的积极搭建和交通网络的日益完善,加速实现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产业布局的协同互补和公共服务的共建共享。
特大城市:“两新”政策成效显现
今年前三季度,在经济总量层面,上海、北京和深圳稳居全国城市前三甲,上海和北京地区生产总值均超3万亿元。在经济增量层面,北京、深圳、上海、重庆同期经济增量均突破千亿元,分别为1738.9亿元、1466.03亿元、1369.95亿元和1000.43亿元。北京经济增量排在首位,体现了巨大的增长潜力。
各地工业经济结构呈企稳向好态势,工业“压舱石”作用进一步凸显。今年前三季度,深圳、青岛、重庆、北京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分别同比增长10.2%、9.4%、8.1%、6.9%。
随着“两新”政策成效显现,今年前三季度,各地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等政策措施加快落地实施,带动相关行业生产向好,上海、成都、北京等地设备制造业增加值大幅提升。在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助力下,北京、重庆、深圳、成都等地新能源汽车产量大幅增长,今年前10个月,重庆新能源汽车产量同比增长108.9%,增速高出国内平均水平近80个百分点;广州家用电冰箱、家用房间空气清洁装置、房间空气调节器等家电产量分别增长52.3%、26.6%和13.2%。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加快转变超大特大城市发展方式。近日,中办、国办印发《关于推进新型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打造韧性城市的意见》,提出推进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新型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打造承受适应能力强、恢复速度快的韧性城市。
当前,不少城市正推动地下管网、桥梁隧道等设施配套建设物联智能感知设备,逐步实现对城市生命线运行数据的全面感知、自动采集、监测分析、预警上报,进一步提升智慧防范风险的能力。
有关专家表示,韧性城市建设的实践说明,运用前沿技术推动城市管理手段、管理模式、管理理念创新,从数字化到智能化再到智慧化,让城市更聪明一些、更智慧一些,是推动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提高城市治理现代化水平,加强韧性安全城市建设,城市将更加“有里有面”、百姓将更加安居乐业。
县域经济:持续发展现代制造业和特色产业
作为国民经济的基本单元,今年前三季度,我国县域经济继续保持稳健增长态势,不仅在地区生产总值的总量上有所突破,还在基础设施项目施工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这一发展态势不仅体现在东部沿海地区的县域经济中,也体现在中西部地区的县域经济蓬勃发展的活力里。
从数据来看,江苏省昆山市作为全国县域经济的领头羊,2024年前三季度凭借3784.95亿元的地区生产总值再次位列全国千亿县市首位,增速达到了6.2%;浙江省义乌市的数据同样亮眼,前三季度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607.8亿元,增速达到了7.3%。这些数据显示出东部沿海地区县域经济的强劲实力和稳定增长。同时,中西部地区的陕西省神木市也展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前三季度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966.16亿元,增速为6.8%。
在项目施工方面,各地县域也取得了显著进展。以湖北省襄阳市谷城县为例,三季度以来共有13个项目竣工或部分投产,投资额可观。而襄阳市全市累计竣工或部分投产重大项目64个,总投资达到310.3亿元,其中重大产业转型升级类项目占比高达89.1%,显示出县域经济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方面的积极努力。此外,昆山市在工业经济方面也取得了显著成绩,2024年前三季度规上工业总产值达到8634.70亿元,同比增长8.0%;外贸进出口5692.2亿元,同比增长13.5%,这些项目的成功实施为县域经济的持续增长提供了有力支撑。
应该看到,目前,县域经济的发展重点仍在先进制造业和特色产业上,通过优化产业结构、提升技术水平来增强县域经济的竞争力。
“我们围绕产业链‘一图三清单’,针对产业链缺失、薄弱环节,靶向发力招商。今年外出招商23次,签约项目9个。”贵州红果经济开发区经济发展局副局长魏进表示,随着一个个企业落地红果经济开发区,一个个项目建成投产,作为其所在地的贵州省盘州市本地产业链持续延伸,产业配套能力逐渐增强,2024年1~9月能矿装备制造集群企业完成产值31亿元,力争全年产值突破40亿元、营收突破60亿元。
今年9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区域司在四川德阳广汉市组织召开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中西部现场会。会议提出,新时代新征程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要因时因地制宜、分区分类施策,对接融入区域重大战略,扎实推动城乡融合发展,积极构建以县城为枢纽、以小城镇为节点的县域经济体系,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作出更大贡献。
市县交融:各类要素双向流动日益频繁
“建设都市圈是破解‘大城市病’的有效手段。”中国国土经济学会理事长、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土地区研究所原所长肖金成告诉本报记者,当城镇化进入到以创新驱动为主的高质量发展阶段时,城市群、都市圈、中心城市将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主要空间形态。
肖金成表示,通过都市圈规划,把都市和周边城市通过轨道交通联系起来,消除断头路,让周边城市和核心城市无障碍联动,有利于都市功能向外疏解。应重点破解行政体制的制约和分割,推动都市圈的同城化。
以上海为圆心、1.5小时交通距离为半径画圈,“上海大都市圈”囊括了周边13个城市,包括江苏苏州、无锡、常州、南通、泰州、盐城,浙江杭州、宁波、绍兴、嘉兴、湖州、舟山和安徽宣城等,形成一个“超级朋友圈”,承载全国7.7%的人口和14.5%的经济产出。
“‘上海大都市圈’以科技创新和产业协同发展为抓手,发挥好核心城市的带动作用,推动区域内大中小城市的协同发展,让城市各扬所长、各美其美。”有关专家表示,其关键在于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上海大都市圈”构建了立体化、高效便捷的交通“一张网”,带动G60、G50、宁杭创新要素集聚,加快沪甬走廊、沿海走廊、环太湖科创圈建设,深化都市圈协同创新机制,探索共同参与创新基金建设,建立科技成果转化的区域联动机制。“值得注意的是,目前我国综合立体交通网总里程超过600万公里。跨区域交通的便利化打破了城市和县域之间的交通梗阻,二者间各类要素的双向流动日益频繁。”
有关专家认为,县域经济的发展需要充分发挥其地理位置和资源优势,与周边大城市形成密切的分工互补。
肖金成表示,我国现有1472个县、394个县级市,数量众多,差异很大。比如,大城市周边的县城距离大城市很近,便于接受大城市的辐射带动。
“面对城镇化水平不断提高的必然趋势,应坚持‘一县一策’,对各类县城进行识别,确定县城的基本特征和类型,明确各个县城的功能定位和发展方向,因地制宜、分类施策,统筹县城生产、生活、生态、安全需要,补短板、强弱项,大力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肖金成强调,城镇规划应适度超前,尤其是小城镇的管理体制要创新,要向开放型的现代城市转型,不能把小城镇搞成大农村。
责任编辑:刘丹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