谋项目 聚民力 注活力——湖南省汝城县以工代赈工作走笔
中国发展网讯 邓生祥 记者邢成敏报道 12月5日,郴州市汝城县迎来湖南省以工代赈工作现场会,来自中央和省内的100多名相关领导嘉宾齐聚一堂交流经验,并走进汝城沙洲农旅示范基地、滁水河流域、塔林瑶寨、龙潭桥村等地,探寻以工代赈的好法子、金点子。
近年来,汝城县聚焦群众就业增收、乡村振兴,精准谋划、精致建设、精细管理,在谋项目、聚民力、抓创新、助推广、重实效上持续发力,开创了以工代赈高质量发展的新模式、新路径。
谋定而动建“三库”
初冬时节,银杏披金,枫叶如火,汝城县文明瑶族乡塔林瑶寨风光如画,村民们三五成群地聚在一起聊天。
过去,塔林村杂乱无章,野草丛生。如今依托以工代赈项目,巷道规范整洁,村庄错落有致,瑶族风情浓郁,瓜果香飘四溢。“项目聚焦民需、顺应民意,从项目拟定、实施到目标考评,都得到了村民的支持和认可。”该村党总支书记朱春娥笑道。
汝城县坚持“先有群众,后有项目”的原则,成立县、乡、村三级以工代赈沟通协调机制,聚力建好项目储备库、人力资源库、培训需求库“三库”,在科学规划、谋篇布局上花足心思。
“项目建什么,由群众决定。”该县积极组织乡镇干部深入群众,开展走访调研、日访夜谈,统筹民生需求和实际情况,分析研判、精准谋划申报项目,及时将符合要求的28个项目纳入以工代赈项目储备库,实施动态管理,确保项目择优申报快速高效。
利用监测系统全面摸清项目村脱贫户、监测户、易地搬迁户等劳动力底子;结合结对上门帮扶、日常工作开展,积极宣传以工代赈政策;拟建项目后,由镇、村干部逐户动员,收集民意、汇聚民力……该县想方设法构建人力资源库,保障了资金一下达就能在库中找到人。当前,该县人力资源库储备7982人。
项目做得好,技能须过硬。根据各储备项目建设内容、技能需求以及群众意愿,汝城县为项目逐个制定就业技能培训方案,建立培训需求库。目前,该库储备4895人,每人手握一项或多项技能,召之即来、来之能用。该县以工代赈累计带动就业3596人,发放劳务报酬4146.3万元。
善作善成质量高
高标准改造的农田,田成方、路成网、沟相通、渠相连、旱能灌、涝能排,常年农事火热……汝城县以工代赈项目现场,处处留下高标准实施、高质量打造的足迹。
近年来,汝城县在滁水河流域生态环境系统综合治理项目建设中,通过以工代赈实施污水管道铺设、生态隔离带建设、排水沟建设、荒漠化治理、生态复绿5个子工程,带动就业286人,发放劳务报酬578.6万元。在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中,通过以工代赈实施河坝维修、排灌渠建设、田间道路建设3个子项目,维修河坝4处,建设田间道路27条,建成排灌渠76条,带动316名群众务工增收415.56万元。
以工代赈,关乎民生。汝城县对入库项目创新实施“123”机制,由发改、财政等部门组建项目审核“一专班”,紧扣是否符合以工代赈要求、是否与群众需求相匹配“两重点”,坚持由县发改局、项目单位和第三方咨询机构到现场查勘论证“三必须”,环环紧扣、严格把关。为确保项目迅速落地,汝城县在收到投资计划后,由财政部门依照“快事快办、特事特办”要求,在7个工作日内完成财政评审,在2个工作日内下达项目建设单位,力促20天内开工,实现前期手续办理、下达计划后动工的“双快”目标。
高标准,用心造,一批金点子层出不穷。汝城县龙潭桥村干净秀美,宛如宜居宜业宜游的农村公园,吸引着一批批外地干部过来“取经”。“我们创新应用项目推进靠党建引领、投入靠资金整合、建设靠当地群众、材料靠就地取材、管护靠村规民约、发展靠产业支撑的‘六靠模式’,推动村美民和。”该村党支部书记、主任欧永成表示。
项目实施过程中,为更好地汇聚民智民力,汝城县群策群力探索开创以工代赈项目上级出钱、乡镇出料、国企出资、村级出力、群众出工“五出”模式,激发村民从“要我干”到“我要干”的内生动力,促进了项目高标准建成。
以点带面重推广
生姜连作、果蔬套种,农作物一茬接一茬,一年四季,汝城县沙洲现代农旅示范基地生机蓬勃、游人如织。
占地面积560亩的基地,集采摘、观光、科普、体验、教育、团建和智慧农业于一体,不仅通过推广生姜连作、果蔬套种、测土配方、标准化生产等技术,推动产业提质增效,还积极探索“企业+基地+农户”“农业+旅游+以工代赈+产业帮扶”等模式,助力村民就业增收。如今,通过电商平台销售,基地每年带动该县农产品销售1.2亿多元,辐射带富周边8个村,惠及5100余户农户,每年每户增收1.2万元。
好法子、金点子,重在复制推广。汝城县坚持每年召开县政府常务会,调度各部门建立项目清单;对无上级资金来源的中小型农业农村需建项目由县财政出资、以工代赈实施。按照“应用尽用、能用尽用”的原则,该县充分整合各领域切块资金,将以工代赈模式应用到政府投资的重点工程项目,挖掘工程潜能,在招投标、施工合同、监理合同等环节明确以工代赈要求。2023年以来,该县推广以工代赈方式项目186个,打造了154个乡村振兴示范点、8个整村推进村、3个示范片,有力加速了乡村振兴进程。
在汝城,以工代赈项目有效撬动企业投资也可圈可点。塔林瑶寨以工代赈项目,撬动了企业投资220万元,用于周边环境改善提质;龙潭桥村发动村内企业捐款100余万元,实施以工代赈项目改善村内环境。产业类以工代赈项目中,汝城县还闯出了村企携手合作互惠的新路子。塔林瑶寨项目建成后,由村集体经济合作社与郴州红色沙洲民俗文化发展有限公司共同开发经营,按中央预算内投资入股分红,构建“企业+村庄+农户”的利益联结机制,村民户均每年可稳定增收3000元。
责任编辑:刘丹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