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驱动新能源企业高质量发展
摘要:近日,欣旺达动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贝特瑞新材料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市赢合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深圳科士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4家深圳市光明区新能源企业入选“2024全球新能源企业500强榜单”,这是该区培育新质生产力、以创新驱动新能源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又一成果体现。
中国发展网讯 聂金秀、张永德、记者罗勉报道 从深圳市有关方面了解到,近日,欣旺达动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贝特瑞新材料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市赢合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深圳科士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4家深圳市光明区新能源企业入选“2024全球新能源企业500强榜单”,这是该区培育新质生产力、以创新驱动新能源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又一成果体现。目前,深圳市光明区一幅以光明科学城为核心,以新能源产业园、智能制造产业园等为载体,以新能源龙头为引领的产业集聚发展蓝图正在逐步显现,接下来将为打造平方公里级新能源新型产业社区、千亿级新能源产业集群持续发力。
坚持自主创新 加大研发投入
截至2023年底,深圳市光明区上下游新能源产业集群拥有254家企业,以企业为主体的自主创新是光明区新能源企业的一个重要特点。
深圳市赢合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锂电装备行业首批上市企业,是目前全球少数能提供锂电池数字化工厂整线解决方案的企业之一。公司建立了完善的研发创新体系,每年投入销售额的6%左右用于研发。目前,公司拥有多个顶尖实验室和400多台实验设备,拥有一批高水平、专业化、高效的研发队伍,研发团队占比20%,其中10年以上行业专家超25%。公司累计拥有知识产权超2600项,先后荣获“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2023年度国家知识产权优势企业”、“2023年国家科技技术进步二等奖”等荣誉。
科士达公司把技术创新视为企业发展的第一推动力,通过持续不断的坚持自主创新,不断提升产品核心竞争力;紧密围绕绿色数据中心、绿色新能源领域,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开展新产品、新技术的攻关;组建由国内知名专家组成的技术顾问委员会,以公司的国家企业技术中心为依托,在公司600多位专业工程师构成的研发团队的共同努力下,公司的研发水平始终保持着行业领先地位,并实现了公司产品全面引领行业技术创新的有利局面。截至报告期末,公司已获632 项各类发明、实用新型专利及软件著作权,参与130多项国家和行业标准制定。
欣旺达动力是一家集电芯、模组、BMS和PACK产销研于一体的全球领先的综合性新能源科技企业,致力于为新能源行业提供具有竞争力、场景化的动力电池解决方案及储能电芯,是中国四家“全球动力电池一级制造商”之一。企业成立以来,大力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其中“动力电池系统安全性关键技术及应用项目”荣获“广东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公司与客户建立产品联合开发机制,公司研发的“闪充电池”、第三代HEV电芯、储能电芯,无论从产品性能还是市场份额等方面都具有行业领先水平,HEV混动汽车电池装机量连续三年位居全国第一,是中国最大的HEV混动汽车电池供应商。
坚持“四链融合” 培育创新沃土
从光伏到储能,从先进材料研发到充换电设施,深圳市光明区已经编织出了一条新能源产业超完整的产业链;从材料、设备到电池,再到储能系统集成,各个‘生态位’都有龙头企业入驻。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优化资金链、完善人才链,坚持“四链融合”的光明区,在新能源材料、新能源装备制造、新能源发电、新能源汽车等众多领域“火力全开”,2023年,新能源产业增加值达132.04亿元,占深圳市新能源产业增加值的12.8%。
光明区培育“创新”沃土,从政策、资金、补贴、场地等多方面为新能源企业提供支持。为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光明区出台《深圳市光明区关于支持新型储能产业加快发展的若干措施》(以下简称“《措施》”),积极推进新型储能技术创新、产品创新、模式创新和应用场景创新;明确对企业开展新型储能领域技术攻关,最高给予2000万元资助。
光明区积极举办各类新能源产业创新大赛和论坛,为企业提供了展示创新成果和交流合作的平台,激发企业的创新活力。
为满足辖区新能源企业的用地需求,在土地供应方面光明区也优先保障新能源产业项目,为企业的创新发展提供了充足的空间。
光明科学城布局众多科技创新载体组成“科研天团”:如材料基因组设施由院士领衔,多校联合建设,为新能源材料研发提供强大技术支撑;中山大学(深圳)先进能源学院、深圳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能源工程学院培养专业人才,为科研创新提供智力支持;国家电动汽车电池及充电系统产业计量测试中心、国家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质量监督检验中心等,为光明区新能源产业提供全方位、全链条的技术支持和保障。
责任编辑:王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