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巴东茶产业:传承与创新 书写“新茶经”
在湖北的巴东,这片与茶有着深厚渊源的土地上,茶产业正焕发出勃勃生机。巴东是神农氏发现茶的地方,承载着悠久的历史底蕴。如今,全县茶叶面积已达20.6万亩,年产值高达5.2亿元,近4万户茶农在茶产业的带动下走上了增收致富之路,巴东更是先后5次荣登“中国茶业百强县域”榜单,成绩斐然。
然而,进入新时期,面对荆楚大地上“恩施玉露”“利川红”“宜红工夫茶”“赤壁青砖茶”等各大品牌的激烈竞争,巴东深感“标兵渐远,追兵日近”的压力。但巴东并未退缩,在新发展理念的指引下,立足自身实际,面向全省乃至全国,迅速调整发展策略,重新设定目标高度,将茶叶作为践行“两山”理念、推动高质量发展的绿色抓手,成功让以“巴东红”为主要代表的巴东茶实现弯道超车,强势崛起。
2019年3月,一个偶然的契机,时任小神农架村党支部书记的王石先在朋友圈晒出的一组小神农架野茶照片,引起了相关部门的关注。专家实地考察发现,小神农架村的野茶生长于万亩丛林之间,多数茶树树龄超百年,其中800年以上的古茶树有18棵。这些野茶纯天然、无污染,经采样研制,具有香气浓郁、生津回甘、喉韵悠长的独特品质。此后,王石先从村支书“变身”为小神农架村野茶专业合作社负责人。“今年,合作社收购了村民采摘的2万余公斤野茶,定向供应给湖北正山堂巴东红茶业有限责任公司。曾经分文不值的野树叶,如今成了茶叶中的瑰宝。”野茶成为村民的“摇钱树”,每年村民靠采摘、出售野茶户均可收入9万余元。小神农架野茶也是湖北高行茶业有限公司的主打产品之一,其以野茶制作的红茶备受市场青睐,助力该公司挺进巴东茶企第一方阵。
不仅如此,据县志记载,溪丘湾乡“罗圈岩茶”有着1000余年的历史,曾是宋朝皇宫贡茶。溪丘湾乡大力发展茶叶产业,在23个行政村打造了近5万亩茶园,年产值达2亿元。
为进一步建“链”强“链”,2019年,巴东县委、县政府积极招商,引进福建正山堂茶业有限责任公司,与县属国有公司签约组建湖北正山堂巴东红茶业有限责任公司,合作开发“巴东红”品牌。近年来,该公司在巴东县建成特色原料基地3500亩,培植优先正山小种680亩,保护开发小神农架野茶1200亩。通过正山堂金骏眉工艺研制的“巴东红”系列产品一经上市便迅速走红。
“目前,公司已在北京、上海、天津、重庆、武汉等城市设立省级代理商5家、地市级代理商10家、县级经销商19家,分支销售门店超过50家。”湖北正山堂巴东红茶业有限责任公司市场部总监谭政说。
依托强大的品牌效应和基地建设,在第十九届中国茶业经济年会上,正山堂·巴东红品牌成功助力巴东县获评“2023年度茶业投资价值新锐县域”和“2023年度重点产茶县域”两项殊荣。
如今,巴东县凭借20.6万亩的茶叶种植面积和5.2亿元的年产值,以及对近4万户茶农的有力带动,正以“巴东红”为品牌引领,不断谱写着茶产业的“新茶经”,为乡村振兴打造强劲的“绿色引擎”,在茶产业发展的道路上砥砺前行,迈向更加辉煌的未来。(中国发展网)
责任编辑:刘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