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通渭:深化“河长+”协调机制 催生水清岸绿最靓底色
甘肃通渭,地处黄河一级支流渭河上游,是渭河支流散渡河、葫芦河的重要水源涵养区和补给区。
通渭县牢记殷殷嘱托,自觉担当河湖管理保护的重大责任,强力推行河长制、湖长制,全县河湖面貌和水生态环境持续向好。
水清、岸绿、河畅、景美,已成为“中国书画艺术之乡”的最靓底色。
深耕“责任田” 守护健康河湖
通渭境内有牛谷河、义陇河、常家河等8条主要河流。
水兴则邦盛,邦盛则民安。
实现水兴,河湖需有其“长”,核心是建立健全责任体系。
通渭坚持高位谋划、统筹推动,健全以党政领导负责制为核心的河湖管护责任体系,完善县级河湖长制工作协调机制、河湖长制工作提示通报约谈等制度,深化“河长+”协作机制......
坚如磐石的责任体系,推动河湖长从“有名有实”向“有能有效”转变。
目前,全县设立县乡村三级河湖长615名、县乡级警长29名、巡河员788名,同时发动爱河护河志愿者组织、民间河长等群体主动参与河湖管理保护,实现区域河湖管护全覆盖。
安装“放心锁” 建设智慧河湖
科技赋能,是推进河湖高质量发展的关键。
通渭坚持“一河一策”“一湖一策”,将高科技融入河湖管理,推动水生态高质量发展。
2022年,启动实施智慧水务项目,搭建智慧平台,建立信息系统,安装前端视频监控设备88套,并入省市技术平台,覆盖河湖岸线123公里。
一张水利图、一方编码识别、一组监测数据、一套安全防护体系......
通过智慧水务系统,工作人员对全县8条河流、4座水库等重要数据随时做到了如指掌。
全县河湖管理走向数字化、智慧化、精细化轨道。
共圆“幸福梦” 构筑和谐河湖
一条河流、一汪湖泊,不仅是家门口的风景,更是生态文明的基石。
通渭,因水而灵动。
牛谷河改道取直、穿城而过,沿岸自西向东建成温泉湿地公园、滨水休闲公园、西河湿地公园、秦嘉徐淑公园等“十大公园”,与跌水堰水系景观交相辉映,绘就20里水岸农耕文化风情线。徜徉在水上乐园、水榭亭台、书画长廊,移步换景间独具“不是江南胜江南”的美韵。
和谐河湖建设,让幸福“触手可及”。
围绕“四水同治”,通渭科学谋划实施牛谷河水生态综合治理工程等重点项目15个,总投资31.35亿元。
项目为产业而建,产业因水而兴。
通渭紧扣绿色发展目标,认真落实“四水四定”要求,全域布局打造草畜、果蔬、中药材三大农业现代产业园,依托引洮二期骨干工程,谋划实施12.61亿元的引洮供水二期配套农业灌溉工程,发展农业灌溉面积9.2万亩,已建成5000亩。
2022年,通渭县被水利部命名为全国第五批县域节水型社会建设达标县。
守寸土而怀江海,护滴水以达澄碧。
建设美丽通渭、保护生态环境,是高质量绿色发展、追赶发展的题中之义。
通渭,将以保障全域水清、岸绿、河畅、景美、人和为目标,全力保护河湖生态、涵养河湖生态、改善河湖生态,为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强有力支撑。(中国发展网)
责任编辑:刘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