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华46年,松下在中国市场“日日新”
摘要:在松下进入中国市场的第46年,本间哲朗强调用创新的思维提供符合时代需求的新产品,深耕中国市场,应对市场竞争,把中国事业做强做大。
“在松下的经营理念中,有一句话是‘日日新’。中国市场飞速变化,松下在华的经营内容和方式也要随之不断改变。”松下控股株式会社全球副总裁、集团中国东北亚总代表本间哲朗日前在接受媒体采访时用流利的中文表达了这一观点。
在松下进入中国市场的第46年,本间哲朗强调用创新的思维提供符合时代需求的新产品,深耕中国市场,应对市场竞争,把中国事业做强做大。
新经营模式:
理解新词汇深入中国市场
在华外企的母国决策者很少能够真正听得懂中文里“内卷”等词汇的意思。本间哲朗说,松下不仅对这些词汇非常熟悉,更理解其背后所折射出的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脉络,而这也得益于松下“中国的事务中国决定”的体系。
2019年4月,松下集团成立了将事业和地域统括职能合二为一的地区事业公司——中国东北亚公司,总部设置在北京。此举标志着松下集团首次在日本以外成立事业公司,并首次将经营决策权放到了海外,打破了以往经营重要决策过程依赖日本总部指导的传统模式。
深入中国市场,并在中国自主地迅速采取行动,这是本间哲朗令众多外企高管羡慕不已之处。
从全球范围看,中国市场无疑独具特色。“对于外企来说,中国市场的吸引力不仅在于庞大的规模,更在于消费者对于新概念和新技术的乐于接受。”本间哲朗解释,相比于日本、美国、欧洲家电市场的保守,中国市场的产品在颜色、外形、功能等方面的变化更为显著。
鉴于中国消费者热衷于操作手机,松下搭载IoT技术的产品往往是在中国市场率先研发并上市。本间哲朗举例说,在中国市场大受欢迎的可以通过手机App操控的松下智能马桶盖,如今尚未在日本市场亮相。
本间哲朗对中国市场有着细致入微的理解。他在新冠疫情时期一直在中国坚守,疫情过后,他观察到中国家电市场的三个新变化——冰箱容量更大了;洗碗机加快进入家庭;烘干机被更多中国消费者接受。
本间哲朗表示,中国市场已经成为外资企业的训练场——在这里培养自身的竞争能力,更快更好地向市场提供所需要的产品与服务。5年前到北京赴任之初,他就提出“接地气”和“一定要向中国的竞争对手学习”,并一直致力于巩固中国业务的本土决策,以中国速度、中国成本、中国模式经营事业。
本间哲朗发现,过去两三年中国企业生产车间的自动化水平得到迅速提升,他认为这值得松下工厂借鉴。在他看来,尽管已经历了5年的“降本”,但是这一过程没有终点,松下需要不断寻找进一步“降本”的空间和机会。
随着思维和工作方式发生变革,成立4年来,松下家电和住宅设备板块在华销售业绩实现了65%的增长。在强手林立的中国家电领域,松下在2020年和2021年实现两位数的业务增长。基于此,松下进一步提出致力于成为中国家电市场第一外资品牌的目标。2023财年,松下全球的销售额达84964亿日元(约4121.35亿元人民币),在中国及东北亚的销售额占比约23%。
2023年,松下控股株式会社集团CEO楠见雄规4次访华,他要求松下以“中国速度”“中国成本”来推进全球业务。
本间哲朗透露,在过去的一年间,松下几乎所有事业部门的高管都曾访问中国,了解市场趋势,寻求合作机会。
新业务:
“住空间”事业被寄予厚望
自1978年与中国结缘,松下从最初的显像管、家电业务,发展到现今的“健康智能住空间”“新能源汽车零部件”“智能制造”三大重点事业,这些板块全部与中国经济社会紧密相连。
本间哲朗表示,健康养老和“住空间”是松下非常重视的领域。日本1970年成为全球最早进入老龄化社会的国家之一。松下在20世纪90年代末便开始部署养老业务,在养老院、养老设施租赁、养老用品制造和销售、适老化改造等领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及技术。
本间哲朗表示,老龄化同样是中国社会面临的挑战,满足老年人的需求是中国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一环。因此,松下愿意为中国老龄化社会提供全面的解决方案。
雅达·松下社区在江苏宜兴亮相是松下在中国“住空间”事业的里程碑。这一容纳1170户的社区全方位导入松下的健康养老理念、技术产品和相关服务。值得注意的是,这一社区不仅配套了松下的电视、洗衣机等家电产品,而且地板、折叠门、厨卫设施、照明、新风系统等几乎所有的住宅设备也都来自松下。
本间哲朗强调,松下不限于销售单一的产品或建材,而是提供综合的规划设计,把卧室、阳台、厨房、卫浴、客厅等不同的综合场景空间价值提供给住户。
在中国,“住空间”事业不断加速。2024年竣工的西安高新地产·天谷雅舍项目1120户住宅应用了松下多品类产品,其中“6恒气候站”相比普通空调节省了58%的运行能耗,也助力该项目成为超低能耗住宅的代表。松下参与的北京建工地产熙华台项目和青岛天泰项目分别于2023年和2024年开工建设。本间哲朗透露,松下正在中国15个城市推进类似社区项目的建设。
对老年人友好的产品越来越多地受到中国客户的关注,在松下“住空间”门真展厅展示的适老化缓冲地板便是其中之一。表面纹路看起来与普通木地板别无二致,但采用PVC材料制成,厚度不到2毫米,铺在地面黑色支撑框架上面,使得脚踩在上面感觉非常结实,而当人摔倒在上面时又具有良好的弹性,这对居家老人起到了很强的保护作用。
令中国很多地方同样感兴趣的是吹田的社区养老模式。2022年,松下在大阪吹田正式运营可持续发展智慧城(吹田SST),整个社区用电全部来自光伏等可再生能源。在这个2.3万多平方米、362户的社区内,按照老人是否需要陪护的需求,分别建立了活力长者公寓、介护养老公寓。老人得到高水平照料的同时,还能感受社区的温度和活力。周边建成的单身租赁公寓、家庭产权公寓供不同年龄层人员共同居住和交流,保育园、健康综合设施和商业综合体也形成了全龄共生的康养社区。
本间哲朗表示,在日本的养老行业内,提供全面养老业务的企业也并不多,松下将通过一系列服务帮助中国居民享受到更健康的生活。他告诉记者,“住空间”业务也在中国加快本土化的步伐,将提供给中国市场的产品放在中国国内进行研发制造,力求贴近中国市场,降低产品成本。松下在此领域不仅坚持“China for China”,也在激烈的中国市场强化竞争力,进一步为日本市场及整个亚洲市场乃至“一带一路”市场贡献更多力量,以实现“China for Global”。
松下在华业务不断取得新的突破和进展。本间哲朗表示,作为连续参加中国进博会的“全勤生”,松下今年也将在这个中外交流的平台上继续展示新品并公布新的投资计划。
新技术:
与中国经济发展同频共振
“技术不断进步,企业一定要为未来的技术和未来的市场做好准备。”本间哲朗表示,中国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加快科技创新,开展“人工智能+”行动,松下紧跟中国发展步伐,持续推广应用新技术,与中国经济发展保持同频共振。
松下的产品和技术在中国多地扎根。唐山松下产业机器有限公司生产的焊接机器人在中国的工业制造领域得到大量应用;杭州松下马达有限公司正在为智能制造作出贡献;松下电子材料(苏州)有限公司导入以半导体电子材料为主的新产线,专注于生产低传导损耗和加工性能强的节能环保型集成电路新材料。随着生成式人工智能的兴起,松下广州工厂生产的电路板材料供不应求,海外工厂生产的电容器、新一代插片机等产品也为产业链提供了有力支撑。
在节能减排方面,松下积极行动,助力中国“双碳”目标的实现。在中国的工厂大量采用光伏发电,更新低能耗设备,并应用新型能源管理系统。目前,松下在中国的零碳工厂已经增至16家。“我们的目标是2030年实现中国大陆所有制造网点的零碳化。”本间哲朗说。
此外,松下还将环保技术和产品引入中国。在无锡电池工厂,松下在全球首次实现纯氢电池燃料的冷热电“三联供”实证实验。2023年12月,与丰田合资的生产车用锂电池的大连泰星能源有限公司的三期工厂开始批量生产。
作为大型跨国企业,松下选择在中国开展哪些业务?“没有一个明确的标准,如果觉得有市场,自然就决定在中国生产新的产品、研发新的技术。”本间哲朗表示,如今松下集团几乎所有业务都在中国开展,几乎所有的事业部都在中国设立了工厂。
中国启动改革开放进程后,松下电器是首个在华投资的日本企业。1979年和1980年,耄耋之年的松下幸之助曾两次访华,在中国各地考察,决定为支持中国的现代化建设做贡献。随后的10多年间,松下幸之助先后在中国45个城市亲自落实了百余个技术合作项目。1987年,北京·松下彩色显象管有限公司成立,成为当时投资规模最大的中日合资企业。松下幸之助给予企业指示——通过合资工厂的新产品和新技术给中国百姓的生活带来新的变化和乐趣,并且要将松下的经营体系带到中国。
在本间哲朗看来,如今中国不仅仅是市场大国和制造大国,也是消费大国、创新大国和工程师大国,松下将按照这种思路在中国市场开展业务,继续与中国经济共创未来。(中国发展改革报社本报记者 崔立勇)
责任编辑:刘维